丹麦哥本哈根的一条街叫宽街Bredgade.这条街见证了哥本哈根的发展历史。

丹麦哥本哈根的生态城市(丹麦哥本哈根的宽街变迁史)(1)

这条街离丹麦王宫阿美莲堡很近,边上是著名的新港。十七世纪丹麦国王腓特烈五世时期由于受法国的影响,特地设计了这条巴洛克风格的城区,里面建筑是当时最现代化的。国王命名为腓特烈城。

丹麦哥本哈根的生态城市(丹麦哥本哈根的宽街变迁史)(2)

宽街的路口的建筑曾是皮草店

丹麦哥本哈根的生态城市(丹麦哥本哈根的宽街变迁史)(3)

坎讷诺夫皮草店1905年重新维修

宽街靠近新港这部分,是当年商业繁华的地带,商铺主要是为当地富人的比较豪华奢侈品,比如皮草。其中坎讷诺夫皮草店最有名气,当年的皮草以狐狸皮大衣,黄狼皮帽,还有水貂披肩,羊羔皮手套为主。顾客大部分非富即贵,对质量要求很高。由于离皇家舞剧院,国王新广场比较近,而且毗邻新港,是当时最繁华的地区。

丹麦哥本哈根的生态城市(丹麦哥本哈根的宽街变迁史)(4)

宽街以前是双向通车,二战期间德军占领时为了方便德军的军队改为单行线。

丹麦哥本哈根的生态城市(丹麦哥本哈根的宽街变迁史)(5)

有轨电车六路经过圣安娜广场,这里曾是宽街的一个比较大的广场。

现在圣安娜广场,安徒生曾经在这里散步,并且现在的金满庭餐厅楼上,安徒生拍过几次标准像。现在的国王克里斯替安十世的雕像是后来五十年代才有的。

丹麦哥本哈根的生态城市(丹麦哥本哈根的宽街变迁史)(6)

荣军教堂

荣军教堂是十六世纪初,由于哥本哈根是个军事要塞,需要大量的军人驻扎,教堂主要为军队服务。后来荣军教堂一直是哥本哈根市区内一所重要的教堂,很多名人死后葬在这里。

丹麦哥本哈根的生态城市(丹麦哥本哈根的宽街变迁史)(7)

六十年代初贫民还住在这样屋子里

丹麦哥本哈根的生态城市(丹麦哥本哈根的宽街变迁史)(8)

五十年代末期,一直到六十年代初砖木结构住房在街的后院还有一些。

虽然宽街是非富即贵的街,但在后院也有老式的砖木结构,生活在这里的人、一部分是穷人。丹麦经济高速发展是六十年代,才逐渐消除贫困。想想当年这种砖木结构房没有自己的洗手间和洗澡设施,厕所是在院内的公共区域。

丹麦哥本哈根的生态城市(丹麦哥本哈根的宽街变迁史)(9)

英国酒店是最好的酒店二战中被德军征用,是德军指挥总部。

照片是二战后期,美女们在防空洞边上席地而坐。国王新广场是二战时期疏散本地居民的集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