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米医生

昨天肯定很多人刷到这张80岁的”谢丽娟“穿上了防护服奔赴一线当了大白的照片,很快被辟谣了。

抗疫现场实录(回顾历史:1988上海甲肝爆发124万人感染)(1)

照片里的老奶奶其实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

抗疫现场实录(回顾历史:1988上海甲肝爆发124万人感染)(2)

但即便如此,这组照片还是在被不断地评论转发。即便人们知道,自己所说的不是真相。因为现在,她到底是不是谢市长已经不重要了。

回顾历史

1988年,上海肝炎流行,累计病例31万,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甲肝感染者是发病人数的4倍。

而这也就意味着那年上海有124万人被感染。

那时带领大家战胜这一切的,正是谢市长。

抗疫现场实录(回顾历史:1988上海甲肝爆发124万人感染)(3)

1987年10月,江苏启东还有甲肝病毒的毛蚶大量被销往上海。上海人为了追求鲜美,喜欢生吃。无数甲肝病毒通过这些毛蚶进入了上海人的身体。

87年末,卫生局长王道民向谢丽娟汇报,最近腹泻的人特别多。发现事情严重性的谢丽娟立刻亲临医院,挨个询问,发现几乎每个病人都吃过毛蚶。

察觉到不对劲的她怀疑这是肝炎流行的前兆。立马派人将毛蚶和病人的粪便送去检查,同时开始吩咐各家医院腾出床位,做好收治病人的准备。

肝炎的潜伏期有一个月之久,按照现在的形式来看,留给她的时间可能不多了。

1988年初,肝炎果然如她推论的那样爆发了。

一开始只是日增十几人,然后几百人,几千人,最后就成了最高日增1.8w人!人们陷入恐慌,走路都不敢扶着楼梯。

抗疫现场实录(回顾历史:1988上海甲肝爆发124万人感染)(4)

虽然做了准备,但面临如此增长的病患,床位还是不够。要知道那时全市只有5.5w张床位,再加上其他病人,这点床位真的是杯水车薪。

但又能怎么办呢?谢市长知道,对人民负责,她必须收治每一个病人!放任是绝对不可能的,居家隔离也是不可能的!甲肝虽然不能像新冠那样既能通过气溶胶传播又能通过粪口传播,但居家隔离,如果防范不好仅靠粪口也能感染一片人。

知道事情严重性的谢市长立刻着急各区分管领导和卫生防疫部门,要求想尽一切办法,尽一切可能接受病人,多留一个病人在医院外,就是多了一个传染源。要是不收治,任其乱跑,就是在放任疫情增长

但她也知道光说是没有用的,光下命令也是没有用的。最真实的情况来源于底层,不能只是纸上谈兵。为了动员群众,发挥群众积极性。

她自己每天亲自走访基层,了解基层,为各区的区长提出要求,提供解决方案。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不配合,大家依旧不是铁板一块。

不过幸运的是,当时的上海市开了一场动员会统一了思想,明确提出要“打一场扫除甲肝的人民战争”。就此内部再无分歧,大家齐心协力,消灭疫情!

当时正是中小学放寒假的时候,教室空着,就把教室腾出来当病房。企业仓库空着,就把仓库收拾干净,当作病房。颇有现在方舱医院的感觉。就连街边的小旅馆都纷纷关门歇业,承担起了收治病人的工作。

同时为了快速消灭疫情,那时的上海本地电视台和广播也停止一切娱乐节目,只是连续十几个小时地滚动科普:什么是甲肝,有什么症状,如何防止甲肝,如何洗手,如何消毒。同时还派人到社区挨家挨户宣传,生怕有人对此不了解,不落实防范措施。类似做核酸要保持一米距离,口罩随时要戴好这类的知识,所有人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不仅如此,对群众透明,对上级也是透明。因为透明是一剂良药,欲盖弥彰是另一种病毒。每天她都和上级有关部门保持直线联系,汇报病人的数字。下一任市长朱镕基一开始还对数字表示过怀疑,但几次确认后,就完全信任了。

而她,由于每天的休息时间太少,出现了耳鸣甚至重听的现象。连市政府副秘书长都和她说,她太辛苦了。

可正是因为她,这场甲肝疫情得到了控制。在所有人都以为会出现第二波疫情的时候,她硬生生地将发病率按了下去!1988年1-2月爆发,3月已经控制,仅仅用了1个多月,用实际战绩,证明了自己。

最后这场疫情一百多万的实际感染人数,直接的死亡人数只有28个。按照国际标准来说,这是非常低了。

甲肝的死亡率其实并不高,只有0.1%。但谢市长从来不觉得,死亡率低就是松懈的理由,因为一些有慢性病的人得了甲肝还是会死亡的,医疗挤兑也会造成死亡,而她的职责就是避免这一切。

这样的市长,上海人怎么会不怀念呢?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