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齐白石再次上热门,直接原因,是他的画作又拍出了天价。他创作的四条屏作品《福祚繁华》,以9200万高价拍出,一时间,媒体争相报道。

齐白石中年和晚年画(齐白石看上18岁姑娘不假)(1)

一些个人新媒体,也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写出了“齐白石看上18岁的女佣”、“为感媒人恩情,创作作品致谢”的段子,不了解当时情况的人,据此加深了对齐白石“好色”的印象,认为,他做出这样的回馈,理所当然。如果把这儿当一个流行的小段子,似乎也挺有合理性的。

齐白石中年和晚年画(齐白石看上18岁姑娘不假)(2)

但如果对当时的历史和齐白石的掌故多少有点了解的人,对于这样的段子,就不应轻易的相信,并传播开去!

事实果真如个人媒体所敷衍出来的故事那样吗?

说到这里,当年齐白石生活的时代背景,应该稍加了解一番,这样展开论述才更为可靠。

齐白石中年和晚年画(齐白石看上18岁姑娘不假)(3)

1919年,是齐白石个人历史上关键的一年。在此之前,他游历了小半个中国,这一年,他第三次北上北京。第一次在40岁前后,他是应好友之约在北京去游玩的,这时尚是晚清末年。在那里度过了小半年,这也是他个人记载的“五出五归”的第一次远游;第二次是在1917年,齐白石结识了陈诗曾,姚茫父,陈半丁等好友。1919年,这次去北京,齐白石是抱着“定居”的念头的。家乡的“匪乱”——抢劫,绑架,讹诈钱财,几乎天天都有发生——这早已让他烦恼不堪,为了清静、也为了让自己的艺术有进一步的发展,他这次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

既然抱着定居的决心,齐白石也自然对家人做了很多的工作。

齐白石中年和晚年画(齐白石看上18岁姑娘不假)(4)

他特别希望妻子陈春君能来北京陪她,但妻子丢不下家乡的田产和恋旧情结,索性留着儿女在家乡养着。她还通情达理地对齐白石说:你一个人在外,一定感觉不方便,应趁早找一副室(同“小妾”)。以上内容,源自《齐白石回忆录》。

于是,55岁的齐白石只身北上,毕竟是外乡人在北京混,刚起步是非常艰辛的,仅有的那几位好友,也不可能天天来照顾他的生意,一个人生活多少有点孤寂——《齐白石回忆录》写道:每到夜晚,想及父母,妻子,亲戚,朋友,远隔千里,不能聚首,往往通宵睡不着。齐白石问自己:是谁使我父母,妻子别离,朋友不得相见?在这样清冷的条件下,他写了不少诗,以此来排遣忧愤。

不过,这样的日子似乎不算长。断断续续,他的作品开始有人赏识,胡鄂公(胡南湖)就是齐白石在艰难时期认识的朋友。

齐白石中年和晚年画(齐白石看上18岁姑娘不假)(5)

齐白石的这位朋友,一生从政,和齐白石的交集,神奇的定格在1920年代前后。他看齐白石的作品,很有些眼光。只要他喜欢,给出的报酬令人惊异。齐白石在《己未日记》中这样记载:胡南湖见余画扁豆一幅,喜极,正色曰‘君能赠我,当报公以婢’,余即赠之,并作诗以纪其事。”……齐白石这幅画被收藏,他回送给了齐白石四样礼物——其中就包含着婢女胡宝珠——当时女性地位之低,由记载可见一斑。

齐白石中年和晚年画(齐白石看上18岁姑娘不假)(6)

齐白石和胡宝珠结婚的时间,是1919年9月(或7月),由他的正室陈春君张罗主持的。其实,这一年里,陈春君先后来过北京三次,每次待的时间不长,文从沈梦认为,这多少有点像旅游一样,毕竟她是放心不下曾经单身的丈夫。一旦丈夫有了伴儿,她去北京就不那么多了。

看,这幅《福祚繁华》创作时间是1920年5月10日至13日,齐白石用了四天时间就创作了这四条屏。关于这幅作品,齐白石只是记道这四幅画,是“余生平所作之画最稠密”而已,并没有报恩、酬谢之只言片语,不知道个人作者是开怎样的脑洞将此画和齐白石的“感恩”联系起来的。

要专程创作感谢画,从来的道理就是趁早不趁晚,普通人如此,齐白石亦当如此。齐白石从完婚到创作这幅画,中间格了大半年时间,他先后送过数幅画,怎么这么傻、不通人情世故成这样?能将“感谢”作品拖这么长时间才送人?

根本不合情理,也没有这个必要。

齐白石中年和晚年画(齐白石看上18岁姑娘不假)(7)

真实情况是,齐白石似乎并没有一幅作品是专门还这个人情的。如果说有,白石先后送给胡鄂公的作品很多,他也几乎不收钱,这大概就蕴含着这份人情吧。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齐白石的精力过人,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质。在北京混了几十年,功成名就、丰衣足食时,有些“好色”传闻可能是真的。但想想他刚到北京,50多岁的“小老头”会看上18岁的姑娘?

事实大概是确定的,毕竟是孤身一人在北京,确实是应该找个伴儿的。毕竟,在来北京之前,他的老婆就鼓励过他找个副室。在北京立足稳了,齐白石自然也就想到了这事儿,但这是“刚需”,和“好色”不同。

齐白石中年和晚年画(齐白石看上18岁姑娘不假)(8)

和胡鄂公相熟之后,齐白石应该是在胡(或胡家亲戚)家做过客的。就是那一两次的上门,齐白石见到了年方18岁、青春可人的胡宝珠。这是一位生于四川、却被坏人贩卖、几经辗转、进入胡家不到两年的苦命女子,自然是希望出嫁的,当齐白石请求中间人姚石倩提亲后,胡鄂公乐成此事,要了一幅画就把她送了去!

齐白石和胡鄂公的友情,因赠妻之情更亲密了些,齐白石先后送给他的作品超过十幅,但似乎没有特意还人情之作。

就作品价值而言:那一阶段,齐白石先后给不少人送过四屏画卷,不过这些人,皆是达官显贵,名流耆宿——对于普通人,几乎没听说他送这样的作品。

齐白石中年和晚年画(齐白石看上18岁姑娘不假)(9)

说到这里,关于这幅画的一些细节,基本分析清楚。另外再补充两句。

胡鄂公的成人之美,无疑是令人赞叹的。白石老人的贤内助为人聪敏,悉心照料他的起居、寒暖,为他育有四子三女,在结婚25年后,因病辞世。在《齐白石回忆》中这样写道:我本想风烛之年,杖她护持,身后之事,亦必待他料理,不料她方中年,竟先衰翁而去,怎不叫我洒尽老泪……

收藏《福祚繁华》的胡鄂公,在和齐白石几年的交往之后,投身于政治活动中,从此,两人几乎再无交集。

齐白石中年和晚年画(齐白石看上18岁姑娘不假)(10)

1951年,胡鄂公在台北病逝,他随身携带的多种绘画作品,也就开始散落天涯……这幅作品,被香港收藏家张宗宪收藏多年。这一次,刚一露面,就再次让世人大开眼界。

不得不说,“齐白石”的招牌,依旧很受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