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和文字给了我们交流的条件,而书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一种载体,在人类的文化交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能够记载下来的并流传下去的传播介质总比口口相传要靠谱得多。尤其是在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书就是最好的表达作者观点,甚至展示不同文明的平台。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不论是哪一种人类文明,书都是象征自身文明水平的标志物。一部好的著作不仅可以让作者出名,甚至可以通过自己的著作开启一个时代。比如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的书,就是其中代表。没错,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所以我要给大家带来一点不一样的推荐。我要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准确来说是一系列书,《哈利·波特》全套。

《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是英国作家J·K·罗琳(J. K. Rowling)于1997~2007年所著的魔幻文学系列小说,共7部。其中前六部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Hogwarts School of Witchcraft and Wizardry)为主要舞台,描写的是主人公——年轻的巫师学生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前后六年的学习生活和冒险故事;第七本描写的是哈利·波特在第二次魔法界大战中在外寻找魂器并消灭伏地魔的故事。

哈利波特读书分享内容(第一次在图书馆借到的哈利)(1)

我第一次接触的是凤凰社

第一次阅读《哈利·波特》系列书籍,大概是在我上小学6年级的时候。那个时候,哈利波特系列还只有六部,虽然第七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相关消息已经传出来了,但还没有出版。起因大概是因为在学校领到了电影院发放的《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优惠券,凭券观影家长全价儿童免费。看过电影之后,觉得不够过瘾的我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哈利·波特的故事。可是当时经济条件有限,再加上害怕买回来新书之后会因为与预想的不一样而束之高阁,于是去图书馆借书就成为了首选项。

哈利波特读书分享内容(第一次在图书馆借到的哈利)(2)

电影《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也许是因为哈利波特在当时变得火爆起来的缘故,第一次借到的并不是剧情连续的两本书,而是系列第一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和第五册《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之后,我又陆续借阅了其他几本系列丛书,终于在进入初二年级之前把七本书都看完了。小时候的我想象力一定比现在要好得多,因为在阅读这些书的时候,整个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都逐渐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所有人物、场景都随着阅读内容的增长而从空洞变得生动。换做现在,我很难有那么庞大而又不失细节的想象了。也许是受到了电影的一部分影响,现在的我脑海里印象最深的除了最后阅读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之外,还有凤凰社的相关情节。

哈利波特读书分享内容(第一次在图书馆借到的哈利)(3)

新版封面

电影对提高原著知名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但是电影并不能代替原著书籍的作用。有时候,读者自己的想象比电影所呈现的画面要精彩多了。至今我都觉得小时候通过阅读产生的想象出的魔法世界,比电影里所呈现出来的魔法世界要更加真实,更加令人向往。好的书籍对开发想象力有着极佳的启发与推动作用。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把书里所描绘的世界在自己的大脑中重新构建。

哈利波特读书分享内容(第一次在图书馆借到的哈利)(4)

电影《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哈利·波特》的世界观相当庞大,毕竟这一系列有《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一共七本书。如果你对这本书感兴趣的话,不妨先看看相关百科,对作品背景有一个基础的了解。这套书从各种意义上来讲,都会成为经典。不论是写作时代与时间跨度、作品设定与术语,还是作品的火爆销量以及对世界带来的影响,都注定了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书籍。

哈利波特读书分享内容(第一次在图书馆借到的哈利)(5)

《哈利波特》系列丛书封面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刚看到一则央视刊发的新闻,《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入选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的小学5-6学段推荐书目。这说明作为优质课外读物,《哈利·波特》已经得到了认可。所以,如果你对这本书感兴趣的话,不要再犹豫了,就是现在,通过各种途径去阅读它吧。

哈利波特读书分享内容(第一次在图书馆借到的哈利)(6)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其实还有不少关于“书”的话题想要写出来,分享给大家。不过因篇幅与时间所限,今天就先到这里了。我们下次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