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0日,广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五分部30-28#工作井盾构顺利贯通,工人们在深达34米的作业井下拉起横幅庆祝,自2021年3月19日开工以来,为期一年多的盾构施工终于顺利完工。

广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广州中心城区综合管廊芳村段约2.1公里贯通)(1)

中铁广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管廊公司总经理王树伟,中铁广投总工程师何晓春,中铁广投安全总监李晓飞,中铁广州综合管廊经理部项目经理徐德军、党委副书记郭世凯,三处公司党委书记张洪涛、公司副总经理黎峰,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广东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此次贯通仪式。

广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是国家试点项目,也是广州市重大民生工程。主要用于运营市政管网,铺设高压电缆、给水管、通信光缆等。30-28#标段工作井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芳村,盾构隧道全长约2161m。

盾构区间贯通标志着由中国中铁(隧道局集团)承建的广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项目五分部盾构标段已全部完成,预计明年5月投入运营,这是中心城区综合管廊全线首个盾构区间全部完成的标段。

广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广州中心城区综合管廊芳村段约2.1公里贯通)(2)

30-28#工作井区间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掘进施工,从位于塞坝口的30#工作井始发掘进,到达29#工作井后过井继续掘进至芳村地铁站附近的28#工作井接收。中铁隧道局三处广州综合管廊五分部项目经理易文介绍,该区间综合管廊与广州地铁11号线部分线路重合,为避让地铁工程,综合管廊地下盾构比预期更深,面临的地质环境也愈加复杂。

此外,该标段3次下穿河涌(花地河1次、塞坝涌2次),3次下穿老旧房屋群,2次穿越风化凹槽地质段,1次下穿运营铁路等重大风险源。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连续4次克服250~350m小半径曲线掘进技术难题,解决了40‰大纵坡水平运输风险。

管廊区间全程采用盾构法施工,结构形式为圆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衬砌,内径5.4米、外径6米,采用上下分舱断面形式,上部为电力舱,下部为给水、通信舱。从施工前期策划、盾构机选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论证、盾构施工参数控制、现场监控量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技术保障措施,保障30-28#工作井盾构区间顺利贯通。

王树伟表示,综合管廊集民生所需,是统筹燃气、电力、通信、供水等资源的多功能空间,可以连接分散在城市不同区域的水厂、发电厂等供给源,在某地发生故障维修时通过管廊调集其他区域资源,让老百姓不会再因故障维修导致生活中停水、停电。

广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广州中心城区综合管廊芳村段约2.1公里贯通)(3)

中铁广州综合管廊经理部项目经理徐德军介绍,管廊建成后将对广州市政管网运营给予保障,特别是二次维修免于开挖,降低了工程成本与环境影响,是一项百年利民工程。

2022年6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里子”工程,投资潜力大、带动能力强,是一举多得的代表性项目。各地应结合已部署的城市老旧管网改造,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广州市综合管廊全部建成后,不仅可以提高广州市中心城区的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需求,而且可以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对于拉动经济发展,改善城市面貌,保障城市安全等具有重要作用。

【南方日报记者】郎慧

【摄影】梁文祥

【通讯员】陈文兵 杨晶晶

【作者】 郎慧;梁文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