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小花园,应该大部分人都知道吧,可能现在没以前那么出名了。以前我上学那会,从经开区的学校坐235路公交车,底站就是小花园,下车往前走一点就是步行街,所以是逛街购物吃饭的好选择。

合肥长丰最美地标(合肥地名释义合肥小花园)(1)

合肥小花园作为一个地名的专有名词,特指从淮河路桥到长江中路、顺着南淝河一河而建的狭长型公园,公园面积很小,但名气很大,你在小花园总能遇到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人。现在的小花园因为很多公交车都改道了,不像以前有那么多年轻人从这下车,昨天我去看公交站牌,目前只有123和132路在此停靠。现在小花园已经是老年人的天下了。

合肥长丰最美地标(合肥地名释义合肥小花园)(2)

合肥长丰最美地标(合肥地名释义合肥小花园)(3)

小花园属于合肥环城公园的一部分,往南就是九狮苑,现在叫九狮广场,因为地处老城区,所以都是以老年人锻炼休闲为主,尤其是小花园,因为历史原因,现在年轻人几乎不会去小花园散个步,都是一群老爷子老太太在那里。为什么我说是历史原因呢,下面就来介绍下关于小花园的一段历史。

合肥长丰最美地标(合肥地名释义合肥小花园)(4)

因为小花园地处合肥老城区内,又临南淝河,天然是个休闲聚会的好地方。早在清末民初时,这里就是合肥的“江湖之地”。白天,很多走江湖的人都汇聚于此,做做生意,比如卖大力丸的、耍把戏的、耍猴的,各自聚拢一帮看热闹的,于是乎小花园就成了各路江湖人士聚集之地。到了傍晚时分,城里人吃好晚饭出来散步,这里又有人唱戏说书,又是娱乐消遣的好地方。

解放后,因为城区的扩建和道路整修,在淮河路步行街口新建了一座桥,那时候叫“东门大桥”,也就是如今的“淮河路桥”。由于桥南临河的这片花园确实面积比较小,老合肥人就叫做“小花园”,一叫就叫到现在。

在建国之后,小花园成了繁华的露天交易市场。刚建国时,大家都是一穷二白,又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很多人都饿肚子了,物资十分匮乏,老百姓难以为继。而当时政府又施行“统供统销”的粮食政策,粮食是不准上市交易的。城市居民的吃粮,则是凭购粮本和粮票,计口、按人口大小、不同工种等售粮、购粮的,人们往往吃不饱肚子。大概是从1962年初开始,安徽部分农村地区私下里实行“包产到户”,刮起“单干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所提高,粮食产量也有所增长,部分农民的手里也有了一点余粮,于是,“小花园”这一带沿河的地方,就出现了粮食买卖的交易场所。

合肥长丰最美地标(合肥地名释义合肥小花园)(5)

先是家里有余粮的拉到小花园来贩卖,后来看需大于供,就有人从周边的农村收购农民的粮食,然后骑着二八大杠来小花园售卖,自己赚个差价,做起了二道贩子。因为很多老城区的市民分到的粮食不够吃,就纷纷来小花园买私米,至少解决了当时没饭吃的窘境。

随着小花园粮食交易红火起来,周边的居民也做起了商贩的生意,比如商贩在此售卖,总得吃饭喝水啊,周边就有人做起了小吃买卖,早上稀饭豆浆,中午晚上烧几个菜,供卖米的商贩消费。一时,人们称这个地方叫“小花园自由市场”。

后来,随着粮食增产和农民大包干,粮食供应的问题解决了,老百姓不需要再去小花园买私米了,小花园这个“自由市场”才消失。如今的小花园,是老年人的“自由天堂”。

合肥长丰最美地标(合肥地名释义合肥小花园)(6)

如果你漫步在小花园,肯定会发现立在园内的两个石碑,一个叫“威武门”,一个叫“时雍门”,都是“合肥市重要历史文化遗迹”。这两个门都跟古庐州城的七大城门有关。

大家都知道地铁公交有个站点叫“大东门”,一号线二号线可在大东门站换乘,每天人流量可不少呢。而这个大东门是现在的叫法,在以前大东门就是七个城门中的“威武门”。合肥七个大门,按照方位来分,北门就是“拱辰门”;西门有“西平门”,是大门,还有个小门叫“水西门”,所以西边有2门;南边也有2门,大门叫“德胜门”,小门叫“南熏门”;东边也是有2门,大门就是“威武门”,小门就是“时雍门”。一共七大城门,现在都有迹可循的。

小花园门就立着当时老庐州城的2个东边城门,这个“威武门”可不得了。根据史书记载,威武门是七个城门中最大最威武的,主城楼两层、五楹、二尺,月城有楼三楹,城门外有陷马坑,“方丈,深倍之,上布石作道”。其中主城楼又叫做“五凤楼”,唐代天佑中(904—907)由杨行密部将张崇所建,落成时有五色鸟集聚其上得名。明代崇祯十八年(1635),庐州知府吴大朴放火以应对城外流贼,“风不顺,拜风,风回,贼遂推”,然后改名“回风楼”。

另外合肥民间还流传着一句俗语,叫“出威武,进德胜”。意思就是如果要出征打仗就从威武门出发,威武门便是“出征门”,而德胜门是在外打了胜仗,凯旋而归就从此门进城,德胜门便是“凯旋门”。

合肥长丰最美地标(合肥地名释义合肥小花园)(7)

然后我们说说小东门“时雍门”,“时雍”的意思就是风调雨顺,时节雍和,确保粮食丰收。旧时时雍门,有楼三楹,前有月城,顶有石台。

合肥长丰最美地标(合肥地名释义合肥小花园)(8)

在小花园的南端,就是长江路十字路口那,现在立着一座纪念塔,这座纪念塔可是合肥市区唯一一座革命烈士纪念塔,恐怕很多人见过但不知道背后的那段历史。这座塔高4米的纪念塔,纪念的是辛亥革命广州庚戌新军起义牺牲的合肥籍烈士倪映典,牺牲时年仅26岁,根据重建碑记上的内容,倪映典是合肥长丰吴店人,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是同盟会早期会员。于庚戌年1910年正月初六在广州起义,但不幸起义失败,倪映典壮烈牺牲。咱合肥还有延乔路,也是为了纪念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而命名的道路。

合肥长丰最美地标(合肥地名释义合肥小花园)(9)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觉得小花园蛮有神奇色彩的。现代的小花园神奇色彩,大部分人都将其归功到这一带的“半仙大师”身上了。不过现在经过劝导,已经看不到那些看一脸就知你命的老年人了。但现在小花园依然是很多流浪汉、看不起不正常的人的集结地,总给人不安全的感觉。我查询资料发现在2007年小花园就发生过命案,说是一对年轻男女吵架,声音大了吵到正在亭子里睡觉的流浪汉,流浪汉很生气就跟女生吵了几句,后又拿刀把女生给捅死了,最终流浪汉伏法归案,判了死刑。我也曾在小花园看到两个老年男女在打架,手中也是一把水果刀,好在被旁边人拉开,没有酿成大的事故。可见,小花园的治安还是一大问题。

如果你对小花园还有什么印象,欢迎在下面评论区一起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