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赖明辉 前瞻产业研究院

导读:本文将从国际产业转移现状到国内产业转移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国内产业转移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挖掘了国内三四线城市在承接发展城市产业转移的机遇和优势条件,并提出了在承接产业转移应完善的配套和深圳产业退出的清单。

一、产业转移的含义

我们常说的产业转移一般指的是工业企业的转移,其实产业转移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生产要素的转移,是产业的纵向转移,一般指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或工业劳动力向服务业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二是指产业的区域间转移,即某一产业从产业成熟区域向产业潜力区域转移,它是某一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移动。

产业的区域间转移不仅发生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也发生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及各自内部。其中产业转移是多途径、多元化的,两种产业转移方式一般是相互促进的,以我国为例,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趋势是沿海城市向内陆城市转移、一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转移,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等,产业转移将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提升产业层级,推动科技创新及城市更新发展等。

二、国际产业转移发展现状

1、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向从低端产业往高端产业发展

历史上发生了5次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其中最近的一次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由此我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基地,称为“世界的工厂”。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主要是因为移出国的制造业成本(包含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市场的国际性扩张需求,促使发达国家产业向外转移,而承接国的成本优势和庞大市场则是产业转入的根本动力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以原材料价格低、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多等多方面的优势吸引众多外来投资企业或机构在华投资建设。

长期以来,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制造业领域,但其内涵发生着不断变化。从资源密集度来看,产业转移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过渡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从附加值来看,由低附加值产业(如纺织业)发展到高附加值产业(如集成电路制造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化纤业,到资本密集型的钢铁、造船、炼化行业,再到技术密集型的汽车、机械、电器制造业,直到目前的兼具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微电子和信息技术制造业。这个转移层次阶段的发展,也得益于国内的高端人才越来越多,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内需市场不断增大等。

第四次产业转移有哪些新变化(我国三四线城市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分析)(1)

2、服务外包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板块

在90年代初期,国际产业转移均集中在原材料采购和加工制造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板块。以印度为例,随着印度信息技术人才的激增,当前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其中,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这一现状在我国也显得非常普遍,但我国不仅软件外包方面,还有其他产业板块,涉及产业类型广。

近年来,在国家政府部门一系列支持政策,以及宏观经济快速发展、技术进步,国内企业外包需求和承接外包能力的因素推动下,我国外包服务行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印度的全球第二大服务外包国。2018年我国企业全年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323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执行额9597.4亿元,同比增长12.9%,再创历史新高。从业务来源来看,离岸外包发展迅速,2011-2018年复合增速达20.5%。从业务种类来看,信息技术外包(ITO)仍占据主导地位知识流程外包(KPO)发展迅速。

图2-1 2015-2018年中国服务外包承接合同额和执行额规模

第四次产业转移有哪些新变化(我国三四线城市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分析)(2)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3、我国在国际产业转移发展中的特点

随着我国的中高端人才不断增多,工业体系不断完善,当代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结构高级化、以跨国公司为活动主体、服务业为热点领域、业务外包为主流方式以及产业链整体搬迁等一系列特色,通过国际性的产业转移发展,也加强了我国的国际交流发展,提升了在全球的经济地位。

三、国内产业转移发展现状

1、发达城市产业升级推动产业转移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9.0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1%,与2009年GDP总量34.85万亿元对比,约增加了1.84倍。经济发展预示着众多城市发展建设进一步升级,这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等多方面的稀缺。

以东部沿海城市为例,江浙一带的沿海城市企业不断增加,经济环境日益拥挤,直接后果就是各种生产要素价格的急剧上升,资源、能源供给的日趋紧张,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发展日益失调,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只有把丧失优势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才能轻装上阵,腾出空间和资源发展一些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实现本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非一二线城市产业基础条件逐渐成熟

我国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中西部等内陆城市不断发展,受宏观经济的推动下,我国中西部各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加快,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也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这些非一二线城市的人才不断聚集、产业园区不断开发建设、资本市场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关促进政策也不断出台。在此环境下,也为普通的三四线城市承接一二线城市溢出产业提供了良好的产业转移承接条件。

3、产业转移路径短,中部城市未受益

要将长三角或珠三角的产业顺利转移到中部地区或欠发达的三四线城市,实际情况还是比较难实现的,因为但并不是只要存在产业梯度差,产业转移就会发生。产业转移最终是否会发生,一方面受产业转出地推力和拉力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看产业承接地的推力和拉力作用,正是在这两种力作用强度,决定产业转移最终是否会发生。

以深圳为例,深圳主要是以轻工业为主,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该类产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生态有着较强的粘黏性,分析近几年深圳转移的产业可见,深圳有一大部分企业流向东莞、惠州、河源、汕尾等地,因为这些地区有土地、距离、成本等优势,很多中部内陆城市根本没有机会承接深圳外溢的企业。

4、产业产业集群发展增大产业转移成本

因一二线城市的产业是集群发展的,产业的生态体系完整,具有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能够更好的促进及培育中小企业发展。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有多方面的劣势,比如抵御风险能力差,信誉度一般不高,因此往往也面临融资难题,而产业集群则可以帮助小企业克服这些天生的劣势,众多小企业集聚在一起,可以产生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假如产业承接的城市达不到这些配套基础,中小型企业将在这些地方产生更大的经营成本,且存活率下降,由于这类情况也影响或限制了一线城市的产业转移发生。

四、国内三四线城市产业转移机遇分析

1、人才回流为产业承接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至2010年左右,随着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不断提速,中西部地区人口大规模向出口导向型的沿海发达地区流动,形成“孔雀东南飞”格局。到2010年以后,随着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以及老一代农民工老化,部分人口逐渐回流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人口开始负增长。在这一趋势下,珠三角、长三角、京津2018年的经济份额为36.4%、较2010年下滑1.3个百分点;2018年人口占比为22.4%,仅提高0.4个百分点,表明人口仍在集聚但已放缓。这也表明中西部农民工输出大省常住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四川、湖北、贵州等之前人口一度负增长的地区逐渐重回正增长。

由此可见,人才回流为产业承接地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近几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成为热潮,也为三四线城市的产业发展提供动力。

图4-1 2016-2018年全国人口流入流出地图

第四次产业转移有哪些新变化(我国三四线城市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分析)(3)

资料来源:恒大研究院

2、三四线城市的城镇化将是未来城镇化主动力

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且将主要是国内三四线城市拉动,截止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达57.35%。在人才返流、人才转移的背景下,且我国可转移的农村人口多数分布在三四线城市下辖区域,这将为三四线城镇化进程提供发展动力;在人口跨省跨市流动减少的背景下,人口流动将以省内为主,考虑到省会承载力有限,三四线城市的本地城镇化将是未来城镇化主动力。三四线城市的城镇化建设将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基础条件,未来三四线城市将成为承接一线城市溢出产业的主要对象,这为三四线城市创造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3、承接产业生态体系的构建同时促进区域企业发展

三四线城市想要吸引和承接来自发达城市的产业转移,需要构建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和政策保障,以湖南郴州为例,郴州市为了承接来自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发布了《关于支持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措施》,将在产业配套、建设用地、项目融资等多个维度搭建好产业生态体系,通过产业园区和配套产业的建设也将促进区域企业的发展,因此,该体系建设是具有双重效应的,对承接引进的企业和本地企业都有促进作用。

4、一二线城市开始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进行产业转移,当时主要是属于政府主导的产业转移,当前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是发达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城市用地稀缺驱动的,近年来,东部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加工工业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腾笼换鸟”成为发达城市的必然趋势。

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从产值上估计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未来转出的产值还会加大,这将给国内三四线城市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难得的机遇。2018年广东省发布了关于《2018年度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将进一步加速了广东省对能耗、环保、安全技术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淘汰类产能的关停退出,评估的指标包含能耗方面、环保方面、技术方面等方面。此外,以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均规划了退出落后产能的机制。

五、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策略

为了更好的实现承接产业转移,三四线城市应为承接的产业搭建精准招商平台和配套体系,对接各类产业园区,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氛围等,主要围绕以下四大板块:

1、搭建高效的承接产业转移平台

三四线城市的产业基础较为一般,而且大部分为农业城市或资源型城市,缺乏竞争力,承接产业转移应搭建产业转移平台,通过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通过构建招商平台,对接港澳、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在韩、新加坡的经贸招商活动,力争多引进大项目、大公司,起到龙头引导作用。平台服务后期要落实和跟踪企业动态,为企业及时解决发展问题。通过平台联动区域内的各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做好承接服务作用。在产业空间布局上应与市县开发区协商共建,龙头与配套优势互补。

2、承接产业转移与自身产业体系融合

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承接地应充分利用好当地农业、工业、资源、旅游、交通等方面的优势,制定长远的产业发展规划,选择适合本地区特点的重点产业。在产业承接中,要将现有的产业基础发挥作用,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发展。也可以通过吸纳外部的资金、管理方法、经营理念、高新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形成本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和新机制,也为未来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打下基础。

3、创新承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

随着三四线城市的人才返乡成为趋势,部分城市且具有良好的人才技术资源,在承接产业转移不应只局限于低端的产能或企业,应该全方位的承接。汽车、化工投资已经向中西部集中,集成电路、计算机和通信等高科技产品以及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基地逐步向中西部转移趋势显现。三四线城市应该早作筹划,既要大力吸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投资,同时也要大力吸引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投资,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培育一批创新性突出、成长性强、易于产业化的科技项目。

4、大力改善商贸流通环境,为企业送市场送发展

发达城市的企业已经瞄准了日益增长的三四线城市城镇化发展需求,希望把生产能力转移到当地,靠近市场,靠近消费者。为了让这些优质企业进入并投资建设,需要开放当地市场,完善和提供配套的物流和商贸条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快铁路、公路、航空和沿江通道建设,方便交通运输,加快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发展,发展储运、配送等现代物流,降低物流成本。为了满足市场流通需求仍需完善商贸流通网络,加快建设综合性市场和专业性市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这样将促进更多优质企业转移进驻。以湘西凤凰县为例,为了吸引产业转移,配合产业发展,在流通渠道、商贸物流和旅游开发上加强了投资建设,为企业创良好的市场环境,更好的吸引企业进入。

六、深圳产业退出清单及承接机遇

国内众多三四线城市都把深圳作为重要的招商的重要对象,是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城市之一,随着北京、上海等城市都出台了当地的落后产能退出计划。2019年5月,深圳市也公布了2019年度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具体产业名单,包括:能耗退出12类、环保退出12类、质量退出12类、工艺装备退出12类、以及安全退出类,共计12个产业大类。

第四次产业转移有哪些新变化(我国三四线城市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分析)(4)

第四次产业转移有哪些新变化(我国三四线城市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分析)(5)

第四次产业转移有哪些新变化(我国三四线城市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分析)(6)

第四次产业转移有哪些新变化(我国三四线城市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分析)(7)

第四次产业转移有哪些新变化(我国三四线城市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分析)(8)

第四次产业转移有哪些新变化(我国三四线城市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分析)(9)

第四次产业转移有哪些新变化(我国三四线城市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分析)(10)

第四次产业转移有哪些新变化(我国三四线城市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分析)(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