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落户雄安含金量(未来雄安户籍含金量超北京)(1)

被称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自4月1日横空出世至今已两月有余,全国上下关注雄安发展的人们和生活在新区的人们,已经从最初的兴奋乃至沸腾,逐渐恢复了平静。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近期的一则新闻又引发了新的喧腾。5月17日召开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研究决定,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送审稿)》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其间,由于不少文章将总体规划中的“一区”解读为雄安新区,而且此说影响很大,遂引来了北京市规划国土委专门辟谣,称“这是错误解读”。

官方的辟谣至少传递出这样的信息:“雄安”不属于北京。如果这个判断正确,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雄安新区作为国家在河北设立的一个高规格国家级新区,和北京究竟是什么关系?雄安和北京又该保持什么关系才更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

资料图:雄安新区白洋淀,垂钓人坐成一排。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但是,央企子公司进驻雄安并非只是口号,已经有所行动了。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央企子公司或地方国企均已在容城县城内开设临时指挥中心或者准备进驻容城。

中国五矿在迁企入冀上也有动作,其旗下的中冶管廊公司、高新建设公司、中冶建研院等3家五矿子公司将作为第一批企业率先注册迁入雄安新区。

仅是央企的子公司迁入雄安新区,是否意味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得不够彻底?

李国平不这样认为,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北京非首都功能需要疏解,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非首都功能都要疏解,北京作为一个大城市,也有城市功能,也要承担一部分非首都功能,“而且北京的四个中心,不仅仅有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这两个偏政治功能的,还有科技创新中心,本身就具备城市功能。事实上,如果北京不那么拥挤了,北京的大城市病解决了,就不需要更多的疏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