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奇瑞,许多人可能都有一个疑问:

销量尚未回归一线,总部所在地芜湖科研氛围也比不上北上广深,但奇瑞为什么总是能拿出“地表最强1.6T”、全铝轻量化平台、雄狮智云系统这些让业界侧目的研发成果呢?

11月8日,在芜湖举办的2020“聚智•创赢”新一代汽车电子高峰论坛上,从奇瑞宣布的好几项战略合作里,我们或许能够看懂“技术奇瑞”的一部分玄机。

关键词:产学研

在此次论坛上,奇瑞宣布了三项重大战略合作举措。

首先就是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再次牵手,签约合作成立工作站。据介绍,工作站将利用院士的研发资源优势,结合奇瑞成熟的量产车开发平台,共同进行智能网联汽车和大数据分析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和量产开发。

奇瑞投入研发(深耕产学研的奇瑞会成为汽车圈的华为吗)(1)

同时,奇瑞还分别与浙江大学、中科院微电子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向8名兼职专家发放了聘书,未来将在智慧大灯等汽车光学投影技术、汽车电子芯片、全景系统、汽车电子开放平台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此外,奇瑞作为理事长单位、已有45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相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加入的“安徽自贸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联盟”也在此次论坛上正式揭牌。该联盟旨在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实现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融合,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在眼花缭乱的技术词汇背后,核心的关键词其实只有三个字:产学研。

第三条路的魅力

在很多人眼里,企业的技术研发,要么是外包给第三方,比如国内很多家电企业所采用的ODM“贴牌”模式,要么就是完全依靠自己公司的研发人员来实现。其实不然,除了这两种模式,还有第三条路可走,那就是“产学研”。

所谓“产”指的是企业,“学”“研”则分别代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产学研,其实就是企业和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合作的一种研发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发挥产学研三方各自的优势。

奇瑞投入研发(深耕产学研的奇瑞会成为汽车圈的华为吗)(2)

比如企业最大的优势是面向市场,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通过对现有技术储备的灵活运用和优化提升来打造热销的产品,但是企业在研发方面也有短板——对于领先市场好几年的前沿技术,企业不太可能在内部投入同样大的人力和物力去做研发,只能进行一些预研工作,这个时候,学校和科研院校的优势就可以发挥出来。

相对独立的体制,强大的科研人才储备让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可以心无旁骛地进行一些前瞻性技术的理论和基础性研发,而不需要像企业那样时刻考虑某项技术短期的盈利性等问题,很好地弥补企业的短板。

以奇瑞和杨善林院士多年的合作为例,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院士和他的科研团队所擅长的研究方向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论研究与系统开发工作,相对而言比较偏向理论基础研究方向。

在双方多次擦出技术火花的情况下,早在2013年,杨善林院士开始与奇瑞汽车共同开展“智能互联环境下汽 车产品设计方法与应用”项目研究,奠定了奇瑞在智能网联技术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奇瑞投入研发(深耕产学研的奇瑞会成为汽车圈的华为吗)(3)

当然,杨善林院士和奇瑞的合作并不等同于雇佣的关系,在与奇瑞进行合作的同时,杨善林院士团队还开发了搭载于“辽宁号”航空母舰、运20改装的大型医疗运输机上的智能微创诊疗装备系统等,今年疫情期间,其研发的新冠肺炎防控远程交互服务系统就被应用在了抗疫一线。

正是这种相对独立又紧密合作产学研模式,让奇瑞可以在打造产品的同时,可以对许多前瞻性的技术提前布局。

在此次论坛现场,奇瑞就展示了基于产学研模式的诸多科研转化成果,包括峰值功率65kW、峰值扭矩700Nm的“轴向磁通轮毂电机驱动系统”、氢燃料电池汽车及测试平台、多材料融合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平台、新一代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及相关域控制器以及智能驾驶系统集成设备、高精度定位系统、驾驶员监测系统、夜视系统等智能驾驶关键设备。

奇瑞投入研发(深耕产学研的奇瑞会成为汽车圈的华为吗)(4)

与此同时,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也可以拥有难得的将理论和基础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机会,同时可以利用企业提供的机会和资源培养后备科研人才。

这就是产学研模式最大的魅力。

为什么是奇瑞?

作为一种先进的研发模式,产学研目前被许多科技型企业运用到的研发工作中,比如华为的成长壮大,就离不开产学研模式的助力。在中国汽车工业里,奇瑞在产学研的深度整合方面可以说是走的最早,也走的最远,这与奇瑞自身对自主核心技术研发的重视密不可分。

据了解,奇瑞每年都会投入销售收入的5%-7%用于技术研发,目前已经在全球建立了包括芜湖总部、上海、欧洲、北美、中东以及巴西的全球研发基地布局,拥有一支来自10余个不同国家、5500余名设计师和工程师组成的全球化研发团队,奇瑞集团内部也建立了近30个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技术中心和实验室。

奇瑞投入研发(深耕产学研的奇瑞会成为汽车圈的华为吗)(5)

早在2008年,奇瑞就专门成立了前瞻技术研究院,确立智能车、车联网、新能源、大数据与智能出行、智能线控和分布式驱动、汽车电子、轻量化和新材料七大技术方向。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瞄准未来3-10年整车先进技术进行前瞻性布局。奇瑞内部还有一个被称为“黑屋子”的试验室,重点研发未来2-3年可量产应用的技术。由此,形成了“应用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技术研发布局。

截至目前,奇瑞已累计申请专利19826件,累计授权12790件,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次,10余次荣获“中国大陆创新企业百强”“中国品牌创新引领企业”等荣誉。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汽车专利创新指数”排名中,奇瑞在最具“含金量”的专利质量评价方面位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第一,在代表前沿技术的智能网联领域跻身全球20强,位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第一。

这些,都是奇瑞玩转产学研模式的底蕴所在。

总结

今年,奇瑞可以说是守得花开见月明,刚刚过去的10月份,奇瑞销量和出口量都实现了同比大增,这样的成绩,与奇瑞在技术研发方面多年的坚持无疑密不可分。

在论坛现场,尹同跃强调“我们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个“我们”,是奇瑞,更是中国。正是华为、奇瑞这样的企业对关键技术研发的坚持,才让中国可以对外部的封锁和讹诈勇敢说“不”。

相信在对产学研这种“没有围墙的研究院”模式的深度整合下,奇瑞未来还会在核心技术研发领域取得更多突破,给我们,也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更大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