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晚,武汉人葛蕾在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被挡在登机口。她曾于1月24日在二连浩特市确诊,一度被列为重症,但已于2月6日出院,并接受医学隔离观察至3月9日。她计划回海南家中休息,有关部门为她提供了治愈出院证明等10份证明健康状态的文件。然而,航空公司工作人员不认这些,仅因她的健康码是红色而拒绝让其登机。

10份证明文件抵不过1个健康码,这件事暴露的问题值得重视。疫情暴发以来,各地纷纷推出健康码系统,意欲通过数字化、人群分类提高防控效率。但前述案例表明,一些地方的防疫工作简单依赖健康码,而又不及时更新数据,存在思维僵化、本末倒置、简单生硬等问题,给民众出行添堵。

据记者了解,在中国民航旅客健康申明填报系统、海南省健康一码通系统中,葛蕾的二维码均为红色。然而,3月11日距离她治愈出院已经过去30多天,而且她的医学隔离观察也已于3月9日解除。这意味着,这些数据库可能存在病例情况更新不同步、不及时等问题。

健康码可以作为健康证明吗 抵不过1个过时的健康码(1)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

借助大数据手段防疫的思路很好,但有一点值得注意:有效开展大数据防疫工作,一个重要前提是各种数据都能准确、及时反映最新实际。数据不仅要“多跑路”,更要“快跑路”这样才能让群众少受累、不遭罪。一定不能让陈旧的数据,成为群众正常出行的“拦路虎”。

有人认为,专家会诊同意解除隔离措施证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等文件可能造假,而健康码造假难度更高。应该说,文件造假的可能性确实无法完全排除,但是,遇到极个别有争议的乘客,还是有办法核对文件真伪的。“一刀切”地只看健康码,自己工作方便了,却让乘客堵了心。

机械地只认健康码,还有一个弊端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发现葛蕾的健康码显示为“确诊”状态,采取的行动仅是拒绝让其登机,他们没有通知任何其他部门。作风不严不实,可见一斑。据记者了解,最终是她自己辗转联系到内蒙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才被安置在一家酒店。试想,如果她真是确诊病例,将给防疫带来多大麻烦?

健康码可以作为健康证明吗 抵不过1个过时的健康码(2)

健康码。图片与本文无关。来源:海口日报

另外,数据更新不及时,意味着可能将已解除观察的民众误认为“确诊”,也可能将密切接触者、疑似患者和刚确诊的患者误认为“正常”,这无疑是一个防控漏洞。

当前,很多地方已初步呈现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近期可能会有不少像葛蕾这样的人,具有复工、返岗、出行的需求。希望各地各部门及时更新数据,堵塞防控漏洞,多一些实事求是的服务意识,少一些为图省事的“一刀切”,别让“10份证明文件抵不过1个健康码”的情况再次出现。(葛蕾为化名)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