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抹去的一家》——北九州连环监禁杀人案

历经77次的审判,骇人听闻,残忍离奇,一个家庭的自相残杀,肢解尸体

破除受害者的自尊心,完成受害者的自我规训,操控第一步,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被质问同一件事…

第一次看到残暴场面时,震惊,下巴惊掉……就我,一个普通读者,在刚开始读到被虐待的场面时,都在恨的牙痒痒,震惊…但是第二次,看到这些场面时,有点平和……直至最后看到杀害两个孩子时,也只在默默的想着,那么小的孩子,都要杀…而对手段…因为重复性的问题…冲击不那么大了……突然不自觉的联想到受害者一直以来,一直以来的日常

残暴的画面:

在纯子身上的烙印太字,用烟头,安全别针,墨水,在胸部,大腿内侧

电击,各部位(想到的想不到的),体育蹲睡觉姿态,冬天盖报纸睡觉,被控制排便——

碎块煮,打碎,碎末…曲奇罐,扔进大海

对受害者实行虐待后,会对受害者说,辛苦了

对贵子三岁女儿通电把孩子倒着拎起来

在家庭集体被虐待的同时,上到61岁,下到三岁,都同时又是竞争对手

让十岁的孩子,参与肢解,并向他植入罪恶感…

关于纯子,关于暴力事件中的女人

为了孩子——纯子如果没被捕的情况下,理想是自杀,和她的孩子们一起。为了孩子,松永控制纯子的一个手段,即使在被捕以后,也向纯子传达,为了孩子,保持缄默,纯子也确实这么做了

同情施暴者——纯子,面对松永的假死,即使在为青志的死感到内疚时,还在同情松永,因为自己离开了松永,松永才会自杀!!

罪恶感——面对稍微有点意外的情况,都是因为自己,才会怎么样。纯子面对松永太的妻子的罪恶感,忘了他自己也是受害者

没看到最后时,看到一审的结果时,那种百蚁挠心的感觉,以共同犯判纯子和松永死刑…若论犯罪行为和结果,两个人,都罪有应得,但是鉴于纯子受到的虐待与暴力,而又应该被区别对待……在一审中,法官更倾向于事件的完整性,还原案件发生过程,忽略了松永与纯子的关系……对于一审结果,隐隐在想法律和人的关系…是怎么维持和联系的呢?

受害者的心理,感谢那些人的付出,看到了纯子被虐待,被操纵的精神状态…成了二审转无期的契机…

松永的诡辩,像是,不对,应该是,一个控制欲操纵欲极强的人,事前编撰了人物的故事,在电击等虐待行为中,灌输给受害者,受害者在其压迫下按照其话语背后的意思行事,一方面满足着,一方面又把编撰的故事情节,当事实上演…但是真实性也无从考证——

松永的诡辩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就是,我没有参与,我完全没有参与…同时,在诡辩中还加入对受害者的利用价值…

几个衷心的建议,或许你没有遭受暴力或者正在遭受,或曾经遭受过暴力对待,请一定要:

1.面对暴力对待时,请死守住你最开始不接受暴力的想法!!并坚持到底…不要因为施暴者而怀疑自己…

2.在面对施暴者的关系中,要学会憎恨施暴者,而不是自我责难…

3.发现有异常时,请家里人,父母,给与受害者溺爱的保护…即使有辱家风,但是,或许他是被逼的呢?他没有办法的呢?请给他一个选择,给他一个家的后盾…#读书有感#​#译文纪实系列#​#每日书评#​

街头暴力对待女性(暴力事件中的女人没有特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