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丹尼尔·平克,科学作者。

关于本书

这本书的主题是“时机”。有很多书研究“做什么事”和“怎么做事”,这本书研究的是“什么时候做事”。

核心内容

每一件事都有一个“完美时机”。想要科学决策,确定优先级,量化取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道理,更重要的是这个道理的“重要程度”。也就是“时机”的选择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时机”。

人到50晚年幸福与否取决于这四点(人在什么年龄最幸福)(1)

前言

这本书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说的就是:“时机”的真实作用远超我们的想象,学会把握时机是做事成败的关键之一。

这本书是2018年1月9号在美国出版的书,副标题是“完美时机的科学秘密”,作者是科学作家丹尼尔·平克。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想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事情做成,或者做得更好。关于这个问题,市面上已经有很多书在尝试进行解答和指导,比如说《刻意练习》《做事的常识》等等。但是,这些书要么是写“做什么事”“怎么做事”,但是这本书讨论的却是,应该“什么时候做事”?这本书通过大量最新的研究,告诉你在做事的过程中,时机的作用有时候可能超过我们想象。

比如有一句话,叫“一日之计在于晨”,是说早晨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候,这个我们都知道。但是,早晨究竟重要到什么程度,其实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丹尼尔·平克在这本书里就说,早晨的重要性,已经到了你要是敢把会议从上午挪到下午开,就得蒙受经济损失的程度。再比如说,这本书里还写到,一个人的情绪变化,是跟时间有很大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上午出现高峰,下午经历低谷,晚上出现反弹。还有,在工作中,最好的休息方式,不是中午专门拿出一整块时间用于午睡,而是先喝上一杯咖啡,然后小睡25分钟等等。

很多时候,对于很多道理,我们光知道还不行,必须要知道这个道理究竟能起多大作用,以及严重到了什么程度,这就是“科学方法”和传统智慧的差别。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根据道理来确定我们的行动。否则,结果一定是,“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接下来,我就通过三个部分的内容,让你了解,到底是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更对,还是“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更对?这三个部分说起来比较简单,分别是事情开始的时机,过程中的时机以及结束的时机。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说开始的“时机”。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中学生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大约是8点钟开始,但是考虑到早自习,学生通常7点半就到学校。美国没有早自习的说法,中学平均开始上课的时间是8点03分。但是,现在专家认为,这个时间有点太早了,他们建议初中和高中的上课时间,应该在8点30分以后。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学生多睡一会儿。

很多家长都会困惑,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越来越晚习惯晚睡。其实,这并不是个人习惯,也不是他们贪玩不想睡,而可能纯粹是无奈的原因。我们前面说的“一日之计在于晨”,是对上班的成年人适用,但是对中学生并不适用。睡眠不足有可能会导致肥胖、免疫系统失调、情绪不良等等症状。更关键的是,上午没有一个好的开始,全天的事儿就都做不好。

所以,美国有几个州搞了改革,允许学校晚点开始上课。有9000个高中生是改革的受益者,他们的上课时间改到了8:35。研究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出勤率有所上升,逃课率显著下降。而另一个更大规模的研究证明,学校推迟了上学时间,可以让高中毕业率竟然提高了11%。不但如此,研究还发现上课时间晚的高中里,学生们的学习动力、自控能力也增强了,得抑郁症的人数也减少了,情绪是显著改善。

你看,就上课时间这么简单的事情,“时机”都能起到这么重要的作用,别事就更受影响了,比如就业。

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失业率比较低的时候是在6%上下。但在1982和1983年,失业率超过了10%。你可能觉得这两个数字相差不算太大,但是研究结果却超出我们的预料。

有人研究了在1979年到1989年间毕业的大学生,统计他们毕业20年之内的收入状况。对此我们可以预见,1982和1983这两年的毕业生比较难过,理想的工作不好找,起薪可能比较低。但研究结果的惊人之处在于,哪怕毕业十五年之后,82和83这两届毕业生的平均收入都比“正常年份”毕业生的收入要低2.5%,他们要等到毕业二十年之后,才能追上别人的收入水平。

这就等于说如果你22岁毕业那年正好赶上高失业率,哪怕你找到工作了,你的工资也会比早毕业的师兄师姐和晚毕业的师弟师妹低,而且这个效应会一直跟着你到40来岁。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平均而言,你20年的总收入会比别人少10万美元。因为失业率高的时候,整个就业市场的心态都不一样。企业招人会变得很挑剔,你找工作可选的余地就很小,你的起薪会比较低。起薪低,就算每年加薪的比例一样,你还是年年都低。

更重要的是,通常人们不会第一份工作就是最满意的工作,可能刚毕业要跳槽几次才能找到最适合的。而如果那几年的就业形势不好,你就没有跳槽的自由,你就更难匹配到最好的工作,所以是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还有更严重的情况,美国有一些所谓“教学医院”,一般是大学医学院开设的,一边行医一边教学。研究发现这种医院有个“七月效应”,每年的七月份的医疗事故明显比别的月份多。这是因为七月份是新出炉的医生到医院的月份,这些医生经验严重不足,他们需要练手,可是病人就遭殃了。统计表明,七月份明确因为医疗事故而死的病人数要比其他月份高出10%。如果把不管是不是因为事故,所有死于手术的病人都算上,那七月份的死亡率要比四、五月份高出41%。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开始时小小的差距,后来都会有那么大的不同,那如果开始的差距就很大呢?比如中国的经济形势变化比美国快得多,一个公认的事实是70后面临的境遇要比80后好得多。80后开始工作的时候,好工作岗位已经被70后占了,好房子已经被70后买了。那么此后20年,这两拨人的差距会有多大呢?

大学毕业和高中上课的时间都是我们自己左右不了的,但是有些事儿你可以自己决定。当你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你有多么想做这件事,这件事是你多年以来的什么情怀,你应该仔细考虑,现在是不是开始这件事的时机。

这是我们说开始的“时机”,接下来我们说第二部分的内容,也就是中途的时机。

第二部分

我理解“见机”,就是要对时机保持敏感,上午意味着什么?下午意味着什么?开始的时候意味着什么?事先做到心中有数才好积极应对。那么一件事发展到中场,意味着什么呢?咱们先说说人生的中场,也就是“中年”。

最近流行一个词叫“中年油腻”,大约是形容那些要么就不修边幅,要么就自恋,要么就爱摆谱的中年人,反正是让人反感。“中年油腻”是个非常新的词,以前人们提到中年首先想到的是“中年危机”,有很多电影和小说描述中年危机,说人到了中年就会面临家庭、事业一系列的问题,是力不从心、回天无力。

其实中年危机这个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各种大规模研究调查都没有发现中年危机的证据。这本书中就提到,2010年,有一项针对34万人的调查,让不同年龄段的人给自己当前生活的幸福度打分,结果是中年人打的分数最低。从18岁开始,整个人生的幸福感是一条 U 型曲线。20多岁的人幸福感都很高,3、40岁开始下滑。平均到52.9岁的时候,幸福感到了人生最低点。接下来,幸福感会回升,随着步入老年你会越来越感到幸福。

这个研究被人重复过,结果相当可靠。有人在72个国家,对不同文化风俗的人分别做调查,结果都有这个 U 型曲线。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53岁是人生的一个劫数吗?

一种理论认为,中年低落是因为失望。年轻人就算过得不好也总觉得未来还有希望;等到53岁的时候,人们终于意识到有些愿望是这辈子都实现不了,肯定非常沮丧。而53岁之后,他们就习惯了。期望值没有那么高了,幸福度就会上升。但是这个理论解释不了,为什么连大猩猩都有中年低谷。有人让养猩猩的工作人员评估了一下各个年龄段大猩猩的状况,发现也是中年的大猩猩最不快乐。总不至于说大猩猩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期望吧?

也许这个所谓的低谷并没有那么复杂,可能任何事物到了中间阶段都是低谷。如果你把眼光放远,考虑做任何事情的整个过程,其实 U 型曲线无处不在。

平克举了个有意思的例子。犹太教有个节日叫光明节,光明节一共要过八天。光明节的习俗,除了家庭聚会和吃传统食物以外,还有一个重要仪式,是点蜡烛。点光明节蜡烛是有讲究的:有专门的烛台,每次要拿着一根蜡烛去点别的蜡烛,第一天点2根,第二天点3根,一直到第八天点9根蜡烛——这样你总共要点44根蜡烛。所以光明节蜡烛都是44根一个包装。但实际情况是这44根蜡烛基本上都用不完,因为人们并没有做到每天都点蜡烛。如果你看每天点蜡烛的人的比例,它也是一个 U 型曲线。

第一天和第八天点蜡烛的人最多,中间这几天很多人就松懈了。不但普通人松懈,宗教信仰特别强烈的人也松懈。所谓信仰强,也只是第一天和第八天比别人更可能点蜡烛而已,中间大家都差不多。第一天和第八天是光明节开始和结束的日子,仪式感很强,而且很可能要和别人一起过,我们自然比较重视。中间这几天可能就无所谓了。

如此说来,也许 U 型曲线的根本原因是松懈。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做事总是开始的时候很兴奋,结束的时候很郑重,中间比较放松。你不太可能永远精神抖擞毫不懈怠,放松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中间点最大的危险,就是它会让人懈怠。但是,并不是所有中间点都是懈怠点,它也有可能是一个爆发点。

平克提到一项有关团队合作的研究。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召集平时不在一起工作的人临时组成一个团队,大家一起做一个什么项目。医院要组织全体医生出去旅游,可能会找一些医生代表开个会研究去哪里玩。银行要开展一项新业务,可能要召集各部门的员工讨论制定计划。公司临时要上一个新项目,可能召集程序员们集体攻关。

这些团队的特点是一群以前彼此并不熟悉的人,为了同一个目标,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研究者发现,这种团队项目的进展过程有个共同的模式:一开始都是长时间的无进展。大家刚见面都比较客气,互相认识,沟通想法,慢慢地会发生各种矛盾,总之是只有扯皮没有进展。但是到了规定时间的中间点的时候,团队会突然意识到时间已经用了一半了,得抓紧了。结果中间点就成了一个爆发点。人们会改变工作方式,结束扯皮,变得非常有效率,一直到把项目做完。

研究者们跟踪了不同的团队,发现这个转变几乎总是发生在中间点。而且这个规律也有实验支持。所以,中间点可以是一个爆发点,但这个爆发显然是有条件的。项目时间进行到一半,这是一个“不努力不行了,而努力一下还有机会”的局面。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人生幸福感是一条 U 型曲线。

刚从学校出来进入社会的时候,人们都非常积极努力。你对自己要求高,别人给你的评价也好,你常常有进步的感觉,很幸福。等到了中年,人们会松懈下来,各种缺点就出来了。你的各种社会角色已经很稳定,没人约束你,也没人对你有更高的期望了,你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就降低了。有些人到这一步,就变成了“中年油腻男”。你表现得松懈,社会就会给你相应的反馈,你就会觉得自己也确实不像样,你的情绪就会变得低落,到53岁的时候达到最低谷。

但中年毕竟是思想最成熟,考虑问题最全面的时候。你反思之后,会觉得生活还是值得好好过的,你可能会换一个活法,从此之后幸福感越来越强。那么,在中途部分就有一个关键词叫“懈怠”。当任何事情进行到一半儿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想到这个词。如果你把中场的哨声当作一个提醒,中场就是一个爆发的机会。想想也是,不懈怠的中年人哪里会有什么油腻感?

这是我们说在做事的过程中,时机的影响。接下来我们来说第三部分,结局的“时机”。

第三部分

很多人喜欢跑马拉松,他们中一部分人跑马拉松不是为了竞技也不是为了锻炼,而是情怀,为了证明自己跑过马拉松。有人统计了那些第一次跑马拉松的人,发现他们的年龄是以9结尾的居多,比如29岁、39岁、49岁。29岁跑人生第一次马拉松的人是在所有年龄段中最多的,比28岁、30岁的人多出一倍。

道理很简单,年龄逢9,是人生一个阶段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个29岁的人可能会有一种紧迫感,他一定要在30岁之前跑一次马拉松。我看现在有很多人给自己的人生制定清单,什么多少岁之前一定要去的十个地方,多少岁之前一定要做的二十件事之类,好像清单没做完这个人生阶段就不完整。这种对完美结局的追求,会让我们在临近里程碑的时候再拼一把,就好像跑步运动员在终点之前加速。当然这些都是比较正面的例子,还有一些负面的例子,比如根据统计年龄逢9的男人更容易出轨,而贪官里也有个“59岁现象”,一个从来不受贿的人,决定退休之前捞一把。

所以,我们对结局的重视,往往超出我们对预期。有一个故事,是说有老张和老李两个老板,他们都事业有成。老张是个大方的人,他给员工的工资很高,可是到了快退休的时候,老张的性格突然变了,动不动就克扣员工工资,人们越来越不喜欢他。结果过了半年之后,老张就生病去世了。

老李正好相反,几十年都是个很小气的人,人们都不喜欢他。可是到了快退休的时候,老李幡然醒悟,给员工提供很好的福利,人们都觉得重新认识了老李。半年之后,老李也突然生病去世了。

老张,几十年来都是好人,最后半年变成了坏人。老李,几十年都是坏人,最后半年是个好人。那么请问,你如何评价老张和老李这两个人?调查研究的结果是,人们对老张和老李的评价都不是绝对的好人或者坏人,两个人的得分,几乎一样。你看,当一辈子好人和只当六个月好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居然竟然是一样的,这就是结局的作用。结局实在太重要了,完美结局几乎就是成功的全部。

前面咱们讲了 U 型曲线,说人到了53岁之后,心态会变得越来越好,到了七八十岁的时候心态就是非常好, 这是因为我们的探索结束了,要好好享受生活,这是主动安排结局。

其实不一定等年老,我们平时做事也是最重视结局体验。

有人在街头做实验,给行人发巧克力。你吃一块巧克力,研究者就会问你这巧克力怎么样,让你打个分。你吃完一块,研究者会再给你一块。吃到第五块的时候,研究者就暗自把人分成了两组。对一组人,研究者说“这是你的下一块巧克力”。他们正常吃完,正常打分。对另一组人,研究者说的是“这是给你的最后一块巧克力”。这组人会很用心地品味这块巧克力,然后会打一个很高的分数,比前面吃的四块的分数都要高得多。这其实也是在主动安排结局。我们想让它完美,就会感觉到它完美。

还有一个情况是,别人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消息?绝大多数人都选择先听坏消息,先苦后甜。这些行为,都是在精心维护一个完美的结局。可是,愿望清单上打满了勾的完美结局,真的是最好的结局吗?当然不一定是。比如电影编剧就不喜欢完美结局,因为完美结局实在太俗了。影片一开始主人公想要什么东西,影片结束的时候主人公得到了这个东西,这种套路已经过时了。

平克采访了皮克斯公司的一个资深编剧。这位编剧说,要什么有什么的结局任何人都能编出来,艺术家可不能这么编。编剧们心目中的好剧情是这样的:一开始你想要一个东西,你一番努力奋斗,而到结局的时候,你发现你之前想要的东西已经不重要了。你得到的是你真正需要的东西。你获得一个意外的洞见,你会学到一个道理。

比如说皮克斯的《飞屋环游记》。一个老人年轻的时候跟妻子有个梦想,要一起环游世界。后来妻子先去世了,而他的房子还要被拆迁。他就在房子上绑满了气球,想要坐着房子去环游世界,完成愿望清单。可是他的计划充满了意外:先是来了个小男孩非要一起去,没办法只好带上小男孩;探险的过程中,终于遇到了年轻时候崇拜的探险家,结果发现那个探险家原来不是什么好人。影片的结局不是老人完成了平生的梦想,而是他收获了一些更好的东西,一些之前根本没想到的东西。

想要完美结局是一个合理的心理需求,但也可能是一种心理偏见。所以,如果事情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结局就只是一个时间点。如果精心维护都维护不了一个完美结局,还不如期待一个什么惊喜。

这就是我们说的,结局中“时机”的影响和作用。

总结

内容相对简单,就是在各个阶段,时机的作用,和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时机。不过,在最后,我想借此提出一个概念,叫“能量管理”。

以前特别流行一个概念叫“时间管理”,是说碎片化的时间怎么用,不受打扰的时间怎么用,任务列表怎么设,单任务还是多任务之类的问题,总之就是争分夺秒提高效率。有时间是一回事,人的状态是另一回事。《见机》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就是我们还应该从能量角度考虑问题。

我们知道马比人跑得快,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古代行军一个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在长途,人走得比马快。马的爆发力强,更适合在作战中冲锋和追击,但是跑一会儿就累了。每天走几十里地的长途行军,马搞不好就累死了,而人可以走很远很远。所以士兵有句话叫“养马力”,骑兵经常牵着马不骑自己走路。为的就是让马先休息好,养养马力,走到地方能马上投入战斗。这就是对马的能量管理。

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你不仅要管理好时间,你还需要确保在需要输出的时候高能量输出。有的人好不容易有点精神头就去看电视,真正工作连25分钟都坚持不了。高手得能在关键时刻坐得住、跟得上、使上劲儿,还不怕干扰。别人拖拖拉拉一个星期没干完,你得能坐那不吃不喝三个小时交差。

大招不能连续放,大脑不能一直 high,创造性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的沉默和短期的爆发。你得把握节奏感,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这是一个功夫,得练。目标,在潜意识之中,就是个一锤子买卖。你应该不惜代价想方设法地完成一个目标,得讲究长期的高质量输出,而不是哪个具体项目的成败。只有简单,你才能长期坚持。

所以重视能量管理的人都怕麻烦。麻烦消耗能量,麻烦解决不了大事儿,麻烦让人恼火,而你的恼火,还会进一步消耗周围人的能量。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要留着到省电模式去做。如果老板整天拿鸡毛蒜皮消耗你的能量,你应该换个工作。

时间管理属于所有人,能量管理属于需要高能量的人。

撰稿:万维钢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资料来源:得到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