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

尽管已经立秋,但炎热并未立即消退。近期天气炎热,新闻中暑事件频发,因此,了解中暑急救方法很重要。中暑有哪些表现?遇到中暑如何采取急救?近日,北京市卫健委网站发布急救话题,提醒网民了解中暑的急救。下面,中国经济网生活频道带你了解。

高温中暑预防与急救常识(天气炎热中暑事件频发)(1)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欧云海/摄

中暑有哪些表现?

中暑就是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机能出现障碍而发生的一组综合征。处在高热、高湿、低风速状况下,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会失调,极易导致一系列不适反应而中暑。

在生活中,以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较为多见。先兆中暑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但体温不超过37.5℃。

轻度中暑表现为面色潮红或苍白、气短、大汗、皮肤灼热或湿冷、心率增快、脉搏细弱。中暑可分为轻症和重症中暑。轻症中暑表现为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重症中暑如何急救?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痉挛的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

热痉挛:应让病人静坐在凉爽的地方休息;饮用果汁或运动饮料;如果病人有心脏病史或1小时后热痉挛的状况还没有消退,要赶紧就医。

热衰竭:起病迅速,患者常出现眩晕、呕吐、痉挛、昏厥等症状,要给病人喝凉爽且不含酒精的饮料;洗凉水澡或擦拭身体;开空调;换上轻便的衣服。如症状严重,伴有心脏疾病或高血压,要立即就医。

热射病:表现多样,头晕、恶心、极高的体温(口腔体温大于39.5摄氏度)、皮肤红热且干燥无汗、怕冷等。应将病人移到阴凉的地方,用凉水擦拭身体等方式迅速给病人降温;不要给病人大量喝水,可服用少量糖盐水;要迅速拨打120。

如何预防中暑?

1、脱离“热”环境。预防中暑和热射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脱离“热”环境。对于高温下作业者出现早期症状,及时撤离高温现场,避免高温下、通风不良处强体力劳动,避免穿不透气的衣服劳动。

2、体外降温。在有阴凉的地方、室内,甚至用冰块或凉毛巾擦拭肘窝、腘窝、腋窝等血流充分的地方都可以使体温降低。对患者来说最有效的降温方法,就是脱去患者衣服,吹送凉风并喷以凉水或以凉湿床单包裹全身。

3、补充水和电解质。当出汗多的时候,多喝水,特别是含盐的运动饮料或糖盐水对防止出现中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