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 邓玲 陈蕴康)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一座开放的城市,需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海外人才就像是已经长成的“大树”,通过交流与引进,将其“移栽”到南宁,给本土科技创新、转型发展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帮助。

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人才特区(南宁市打造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成效初显)(1)

2021年4月,中国小伙陈栩把“家”从泰国曼谷搬到了广西南宁——在南宁综试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成立了广西山藏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始了他的“再次创业”。

“我感觉南宁的政府服务非常好,特别支持创新创业。”陈栩告诉记者,该公司2018年在泰国曼谷成立,2021年受南宁综试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邀请,他回到南宁成立办事处,立志以南宁东盟跨境电商的丰富资源,开拓更多国家的跨境电商贸易市场。据悉,南宁综试区离岸基地自成立以来,累计引进符合条件的海外项目、企业11家,引进海外人才15人,正在洽谈、有意向入驻项目2家。

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人才特区(南宁市打造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成效初显)(2)

陈栩上电商培训课。记者 邓玲 摄

据了解,为了让国际人才安心创业创新,近年来,南宁市不断优化海外人才服务环境。高新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运营负责人、南宁北部湾人才金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超告诉记者,基地的建立,为海外人才打造了一个在广西干事创业的平台,来自全球十来个国家的海外人才都聚集在这里进行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成果转移。据他透露,近期有个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就把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带到广西转化。这个项目主要是生物芯片的研发,主要解决了目前生物医药领域的检测的问题,填补了检验检测领域的小型化、便利化、方便化的技术问题。该项目产品样品在医院已做临床试验,计划今年3月份投入使用。

对人才,“引进来”是基础,“留得住”“用得好”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南宁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潘智嫦告诉记者,自2019年起,南宁市科协陆续在南宁高新区、综合保税区、青秀区打造了南宁市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据介绍,南宁市科协贯彻落实“1 6”人才政策,发挥优势,打造不同特色的离岸创新创业载体,成功创建中国科协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打造“一平台三基地 N”的模式,离岸引进海外人才和项目。

“一平台”指2020年在广西率先创建了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搭建了服务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的国家级平台;“三基地”是在南宁高新区、综合保税区、青秀区分别打造南宁市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为“离岸基地”),为海外人才提供创新创业场所和项目孵化、成果转化服务。“N”是指将其他相关的各种平台、政策、项目资源整合在一起,为海外人才实现离岸创新创业、海外创新成果落地南宁提供支持保障。

记者了解到,为了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由市级财政和属地财政按1:1分级承担,给予基地100万元一次性建设经费,连续三年每年50万元运营经费补贴,支撑离岸基地建成初期良好运营发展。入驻离岸基地的企业,享受南宁综合保税区的优惠物流保税服务,以及广西—东盟区域(南宁)外贸一体化综合体通关平台的外贸便捷服务。

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建成5600㎡的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服务空间,引进29个离岸创新创业项目入驻,其中部分是曾获省、市创新创业大赛奖的高质量创新项目,项目涵盖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跨境电商等产业领域,为我市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产业链赋能聚力。

柔性引进海外人才60多人,其中包括俄罗斯医学科学院院士团队专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团队专家,为南宁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人才高地提供人才支撑。海外人才在离岸基地内设立企业(含注册、迁入)26家,其中9家企业面向东盟开展跨境业务,推动“南宁渠道”越走越宽。

编辑:韦玮

值班编审:卢超

(作者:黄登 邓玲 陈蕴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