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自幼聪慧,少有才名,踌躇满志的李商隐自视甚高。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李商隐确有匡国济时的抱负,奈何却夙愿难期,一生困顿失意。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早年的李商隐常有生不逢时的慨叹,他甚至将自己的不幸归咎于令狐绹的冷眼旁观。

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直到人生暮年,他才敢真正地面对现实,心平气和地重新审视自己这一生。

“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而这,就是他的人生感悟,既是表达自己的悲戚和无奈,也是给予世人的警醒,语浅意深,引人深思。

李商隐最有争议性的一首诗(李商隐用自己的人生经历)(1)

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

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 ——唐 李商隐《有感》

简译:

如果自己一直勤奋苦读,然后参加科考,结果可能比预期的要好,可自古以来,才干和命运总是相违背。

劝您不要做画蛇添足的傻事,那多此一举不仅浪费了时间,还让您错失品尝美酒的机会,真是得不偿失。

李商隐最有争议性的一首诗(李商隐用自己的人生经历)(2)

赏析:

李商隐出身仕宦之家,但到他这一辈时家道已经中落,在其10岁左右父亲就去世了,作为家中的长子,他担负起了支撑门户的重任,为了补贴家用,他曾为人“抄书贩舂”,过早地尝尽了生活的苦楚。

能为古文,不喜偶对”,苦难的生活成了激励他上进的动力,他渴望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所以,早慧的他学习尤为刻苦,16岁时就能写出《才论》和《圣论》这样优秀的文章,使得其声名远扬。

古代的人们从仕为官大多走科举和举荐两条路,十年寒窗,一朝入仕,科举应试是一条常规之路,也是大多数学子的首选之路。

此外,恩荫(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也是一条入仕之路,李商隐尽管曾多次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是,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实质性的利益。

李商隐最有争议性的一首诗(李商隐用自己的人生经历)(3)

李商隐人生的转折从16岁开始,这一年他得到了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不仅将其聘为幕僚,还教他写骈文,资助其家庭生活,成为他生命中的贵人。

对李商隐来讲,令狐楚不仅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甚至还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因为,在多次科考落第后,是令狐楚父子的介入和提携,他才得以考中进士。

但是,多年后回忆过往,他却宁肯当初没有这段人生经历,因为如果自己不走这条捷径,就会和其他学子一样,勤勤恳恳地读书,老老实实地参加科举考试,可能也会有衣锦还乡的机会。

可是,人生这条单行线,从来就不给你重新来过的机会,一切的如果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假设,而后,才华横溢的李商隐不仅得到了令狐楚的栽培,还得到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赏识。

而这,也成了他不幸人生的开始,不经意间被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漩涡,使其成了zhengzhi上的牺牲品,牛党排挤他,李党也不欢迎他,他活成了夹缝中人,宦海沉浮,仕进难成。

李商隐最有争议性的一首诗(李商隐用自己的人生经历)(4)

纵观他短暂的一生,只在朝中做过两届微不足道的小官,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沉沦下僚,辗转各地,极不得志,原来所谓的良好开端,并未给予他美好的人生,和仕途的顺遂。

这就是人生的际遇吧,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总有那么多的无可奈何,只要开始了,就难以停下来,更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只是,当明白过来的时候,早已是千帆历尽,一切都来不及了。

所以,痛定思痛的李商隐,用自己过来人的人生经验警醒世人:“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即别做画蛇添足的傻事,那样只会如自己这般得不偿失。

安蛇足”是化用画蛇添足的典故,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弄巧成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结果,还会把事情弄糟,“芳醪”指美酒,此诗中代指美好的生活。

欲速则不达。人生的每一步都不白走,因为每一站都有其独特的风景,放平心态,循序渐进,踏实前行,该拥有的都会到来,即便是达不到自己想要的高度,也不会给将来的自己留遗憾。

李商隐此诗语言质朴,蕴含深刻的道理,如果说“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是作者的切身感受,那么“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则是其给予世人的真诚警醒,字字珠玑,引人深思。

李商隐最有争议性的一首诗(李商隐用自己的人生经历)(5)

写在后面:

流莺舞蝶两相欺,不取花芳正结时。

他日未开今日谢,嘉辰长短是参差。——唐 李商隐《樱桃花下》

他日来时花未开,今日重来花已谢,人生往往就是这样,不是太早,就是太晚,不如意十之八九,总难恰逢其时。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正如歌中唱的那样,想要的得不到,不想要的却来了,其实,凡事都不必苛求和执着,顺其自然就好。

因为,有些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越希望得到,就越是难以企及,所以,我们要拥有一颗平常心,花开花谢一样珍惜,荣辱得失一样对待。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只有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前行,才会企及人生的深度和广度,捷径看似轻松,有时候却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回顾一生,诗人做出了最深刻地剖析,似乎,这觉醒来得太迟,可是,只要能给予世人以警醒,令人不重蹈其覆辙,意义就足够深远。

李商隐最有争议性的一首诗(李商隐用自己的人生经历)(6)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于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