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连接你我,让我们在岁月中同行。

老子推崇的人生态度 杂谈老子八章舍己为人(1)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在上一章中,老子讲了天地之所以能长久的道,是因为天地的只付出,不索取。这一章,老子用水比做道,“上善若水”,进一步解释道的“不争”之意。

用水比道,是老子学说中的一个特点。这里主要是因为水自身的三个特点。一是水的柔。水是无形的,不刚不硬,有柔韧性。二是水的处下。水都是从高处向低处流的。三是水的不争。水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

水的这些性质,正是符合了老子对道的描述,守柔、处下、不争。


老子推崇的人生态度 杂谈老子八章舍己为人(2)

老子“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上善的人,就像水一样,是有道的”。也就是说,上善之人,其实说的就是从与道者,最善于使用道的人。

那么最擅长使用道的人是什么样的呢?老子做了详细的列举。要按照道的方式选择居所要简单,涵养心灵要沉静,与人交往要真诚,和人交谈要守信,治理社会要从简,解决问题要立足自身,开始行动要把握时机。

可以说,老子的这些关于“善人”的描述,即使放在今天,对于我们如何生活、工作和社交,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见老子思想的光辉和生命力。

这里提到的每一条都有深刻的内涵和现实的意义,在后面的讨论中,我们会一一说明。


老子推崇的人生态度 杂谈老子八章舍己为人(3)

接下来老子又讲到,水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守柔、处下、不争,才没有烦恼和困惑。这和老子在前几章所说的以其不争,无人能与之争相对应。既然没有人能和他相争,自然也就没有烦恼了。

人们的很多烦恼都是应为非要与人争个高下而凭添而来的,当回过头来在看一看,很多纷争都是没有意义的。

当你不去担心自己会失去什么的时候,你也就自然不会担心失去什么了。

当做事的时候,没有功利之心的时候,就会守住底线,把握原则,就会公平公正的对待所有的人,就会主动的帮助别人。


老子推崇的人生态度 杂谈老子八章舍己为人(4)

水的性格是他天生的本性,什么时候都不会改变。而人的性格,有天生的成分,但很大程度上需要我们后天的学习和养成。

不与人争,甘于奉献,甘为人后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是非常不容易的,但并不是做不到的,古往今来有很多杰出的人,都是这方面的楷模,真正可以称得上“圣人”。这里就不一一列举赘述了。

老子在说明水的特性的同时,也就描绘出了真正有道之人的画像,在心态上、行为上,都应该以水为师。用我们现在人的话来说就是做一头“老黄牛”,能够忍辱负重,默默贡献,不与人争。

而这样的人,页一定不是为了争名争利,但又有谁不去尊敬他呢。


老子推崇的人生态度 杂谈老子八章舍己为人(5)

传承国学经典,欢迎阅存“杂谈《老子》”。

原创文章,图片来自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