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一种奇怪习俗做寿木的手艺人不给自己做?

关山听风

做寿木手艺人有什么讲究(农村有一种奇怪习俗)(1)

农村做寿木的手艺人为什么不给自已做寿木,这种习俗看起来有点奇怪,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农村有百行百艺,各行各艺自有他们的行矩。

寿木,又叫棺材、老木、老屋、寿材等,是过去人走到终点时要带走的最后一件世上的东西,现在就不一定了,殡葬改革有了新的选择。旧时,农村做寿木是非常有仪式感的一件大事,各方面都十分讲究,其禁忌也比较多。比如动工的时间一般选在上元节(正月十五,亦称元霄节)和中元节(七月十五,又称七月半、鬼节),这两天是不用看日子。如果在其他的月份和日子动工,是要请算命先生挑选吉日。又如,做寿木正式动工时,防止有哭闹声,以为不祥之兆。农村做寿木有一个规矩,做寿木的手艺人不给自已做寿木,这是历史上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禁忌。

做寿木手艺人有什么讲究(农村有一种奇怪习俗)(2)

鲁班行内规矩

事实上,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习俗,并非寿木的手艺人不给自已做寿木,只是一些主要的环节自己不能做而已。寿木之所以称老屋,民间认为也是一种住人房子,木工制作的规矩和修建房屋的规矩是相同的。做寿木也好,修建房屋也好,木料(旧时大多数地方是木房或砖混结构房子)备齐以后,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动工,民间称“发墨”。修建房屋时,挑选吉日吉时,在一根正柱上用墨笔划线,并在柱子上打墨线,然后动一下斧子和刨子,木工师傅一边做一边讲一些祝福的行内吉言。做寿木也是一样,挑一根寿木底板正中的一根木材(一般底板由三根木头拼成),用墨笔划线、打墨线、动斧子、下刨子、讲吉言等。“发墨”就等于正式动工了,如果木工师傅生意好,接的事多,只要是主人家的房子和寿木不急着要,可以空一段再来做也无妨,无需另选日子,木工师傅可随时入场。

做寿木手艺人有什么讲究(农村有一种奇怪习俗)(3)

民间把“发墨”的木工师傅称为掌墨师傅,只有获得掌墨师傅的资格的人,才能算是鲁班师祖的真正传人,称为鲁班弟子。按鲁班行内规矩,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鲁班弟子自家的修房屋和做寿木,“发墨”自己不能做,必须要其他的鲁班弟子来做,不然就是蔑视鲁班行内无人,不讲行规,抢其他鲁班弟子的生意之嫌。从此以后,这样的鲁班弟子在行内威信全无,民间也不信任,自己也就无活可干,无法再靠手艺维持生活。

请别的鲁班弟子“发墨”,鲁班弟子是可以参加自家修房屋和做寿木的木工活,即使你的手艺再好,在行内的威望再高,也只能当下手,也就是帮忙。民间木工行内有句俗语:棺材轮流做,他年到我家。

做寿木手艺人有什么讲究(农村有一种奇怪习俗)(4)

民间孝道讲究

百善孝为先,孝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旧时,农村认为父母在世的最后需要,应由儿女来操办,这就体现了孝,也是民间约定俗成的一种礼制。寿木和寿衣服、寿被等父母百年后事的准备,理应以儿女为主操办,如自己准备,人们认为只有无后的人才这样做,对子女的预兆不好,也恐被迫人讥笑。

儿女给父母百年后事的准备是有明确分工的。儿子主外,即负责为父母做寿木及墓地的选择,女儿主内,即负责为父母做寿衣服、寿被、寿鞋帽等寿木内的东西。旧时,农村做寿木时,一般过了四十五可准备木材,过了寿年即可以做寿木了,也就是说满五十岁后就可以做寿木,妻子从丈夫,一般是夫妻的寿木一起做,哪怕妻子小十多岁也是如此。而现实中,很多儿子不太管事,或者儿子小不太懂事,做寿木时,实际是自己筹划和操作,但做的时候还是以儿子的名义。这也就是为什么鲁班弟子不给自己做寿木,而是请木工师傅做的原因之一。鲁班弟子给自己做寿木,人们认为他无后,民间称“自己死了自己埋”,只有鳏夫才有这样悲惨的结局,这是旧时人们最忌讳的事。

做寿木手艺人有什么讲究(农村有一种奇怪习俗)(5)

同样的道理,旧时,寿衣服、寿被、寿鞋帽等都是女儿亲手缝制出来的(现在可购买,过去农村则要自己做),母亲也不能亲手缝制。如果没有女儿,就由儿媳妇缝制。因些,旧时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更多的人还是希望自己儿女双全,认为这样才算最圆满的家庭。这也就是一些地方农村,迎亲、给新娘铺婚床时,讲究一定要儿女、夫妻双全的人来做,或者父母、儿女、夫妻三全的人来做。

农村做寿木的手艺人随着时代的变化,习俗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地方也开始自已做寿木了。这种变化主要是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实行殡葬制度改革后,各地丧葬习俗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固守传统思想。因此,如果现在一些地方的木工师傅自己给自己做寿木,就像过去木工师傅自己不能给自己做寿木一样,一点也不奇怪。

做寿木手艺人有什么讲究(农村有一种奇怪习俗)(6)

来源:古苗疆那些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