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辽宁日报客户端

从锦州北镇市向北行驶30公里,当一座造型酷似铁铧犁的大山迎面扑来时,被莽莽医巫闾山环抱的大市镇华山村,就到了。

辽宁丹东古村落(探访辽宁古村落)(1)

龙肚子里的华山村。

华山村村史并不长。据村民们的家谱记载,清顺治年间,山东青州安乐县刘家庄人刘老长、王臣礼逃荒至此,见地平水缓,便留下栖居。因村头这座形似犁地的铁铧子的大山,便为山取名铧子山,这落脚的村子也就自然被唤成铧子山村了。

后来,人们写家书为图方便,总是将村名简称为华山村。再后来,几代清帝经常到闾山脚下的北镇庙降香,随行满人见这村风水颇佳,便纷纷迁居而来。从此,村里人丁兴旺,这华山村的名字也被传开来了。

夏末秋初,伫立在华山村头,环顾四周,人们会强烈地感受到,什么叫“山清水秀”。

辽宁丹东古村落(探访辽宁古村落)(2)

铧子山和山脚下的天仙湖水库。

华山村地处医巫闾山北脉。在东胡语中,医巫闾山是东大山的意思,满语意为翠绿的山。闾山诸峰环村而列,奇峰异石琳琅满目,古木参天山灵竟秀。大山深处,有溪泉飞瀑,奔腾而下,山水汇集而下,至村头成湾,成为小有名气的天然水库。

华山村委会主任刘刚指着连绵的山峰告诉记者:有学者曾登高考察,说华山村的这段山脉,有飞龙盘卧之势。山上,有“天门”连接两段山峰,似仙人所建,而山下的这池水又有仙女沐浴的传说,所以很多人有把远山叫“天门山”,把这水库叫做天仙湖。“传说多,故事多,好多人都说我们村是块真正的风水宝地呢。”

辽宁丹东古村落(探访辽宁古村落)(3)

天门山上年代久远的玄门。

华山村依山势而建,背山面河。本来,为了抵御冬季的寒冷,房子基本都建在向阳的坡面上。但老一辈的村民都说这种建筑格局,是为了住在“龙肚子”里,有福泽庇佑。

虽说居大山深处,生活有诸多不便,但如今看来,华山村的这种建筑特点,或许就因为地处偏远,反而使许多传统风貌得以保存完整。村里共有21处历史建筑,其中清代建筑5栋,民国时期建筑16栋,均为半圆形屋顶的东北囤顶海青房(当地人也常自称海平房),古朴厚重。上百年的古树、古井、石碾、石磨等散布村间,与大自然的壮美浑然天成。

华山村自然景观多且出众。“站在村里,你能看到的医巫闾山都是我们村的,闾山上有100处景点,我们村就有12处。”大手一挥,诸景尽收掌中,刘刚颇为自豪。

有一套顺口溜这样描绘华山村的12处景点:大仙门前站,将军跪母前。犁碗不装水,犁铧不耕田。冰壶长流水,烟筒不冒烟。吕祖庙朝北,大桃在正南。山坡老虎洞,山顶有草原。石沟出观音,石棚住神仙。每句说辞背后都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辽宁丹东古村落(探访辽宁古村落)(4)

传说中“石沟出观音”中的观音石。

华山村人民风淳朴,古道热肠。今年77岁的刘德林是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刚刚住进通过危房改造修缮的新房子里。因为没有什么劳动能力,没有额外收入,平素与老妻俩靠政府的“兜底”的救济金扶贫款等生活。

因为做过20多年的村赤脚医生,刘德林有一手治疗皮肤病的绝技。这些年来,不要说左近的十里八村,便是沈阳、盘锦、阜新、锦州这些远地方,也有病人慕名而来的。经他手治好的病人不少,但老人从来不收钱。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有时间,老人就背上筐子,到山上采集各种中草药材。有时,甚至会爬到崖上、树上采那些诸如野蜂巢、山参等珍贵药材,然后精心研磨,制成药剂,给人治病。

刘德林老人说,药是山上采的,也没啥成本,跟人要啥钱呢,治病救人也是个善事乐事。

华山村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加丰厚,尤以17世纪大规模迁入的满族人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满族文化为重,剪纸艺术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村里,不少年长的满族人都会用剪刀刻画神偶,从前,这些剪纸会用来祈吉辟邪和装点肃穆的祭祀仪式,如今,剪纸成为节日里村民们的一个传统活动,人们更愿意用剪纸点缀墙壁、门窗、房柱等,在美化生活的同时传播着独特的民族文化。

辽宁丹东古村落(探访辽宁古村落)(5)

村民剪纸。

8月23日,记者在华山村采访时,正赶上锦州旅游局的景区设计师在为村子申请3A景区进行勘察,景区的名字就叫“华山古村落景区”。

如需转载,请与辽宁日报联系。未经辽宁日报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