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作品有一个特点:实力越高,修炼高深武功的速度越快。

明教无上心法名为“乾坤大挪移”,杨逍苦练数十年,只能停留在第二层,阳顶天研究了一生,却只能达到第四层,然而张无忌因为有“九阳神功”的帮助,所以数个时辰内便练成了这套神功。《九阴真经》号称天下武学总纲,然而黄药师却研究了数月不得要领,王重阳苦思数日却能将诸多疑难问题解决,原因就在于王重阳的武学境界远高于黄药师。

所以对于武林绝顶高手来说,他们学习新武功的速度与自己的武功修为成正比,即实力越高,修炼绝顶武功的速度越快。明白这一点后,咱们便可以来说说今日这位主人公。

金庸笔下易筋经描述(金庸笔下第一战神)(1)

一、《易筋经》的难度

《易筋经》乃少林镇派绝技,然而纵观金庸全书,少林寺中能够练成《易筋经》的高手寥寥无几,这套神功究竟有多难练呢?来看看原文描写:

这易筋经实是武学中至高无上的宝典,只是修习的法门甚为不易,须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少林寺过去数百年来,修习易筋经的高僧着实不少,但穷年累月的用功,往往一所得......

这正是扫地僧所讲的佛门“武学障”与道家的“知见障”,金庸笔下能够突破这两种障碍的人物少之又少,鸠摩智、萧远山、慕容博等人武功不输萧峰,却依然突破不了,可见“武学障”与“知见障”和自身武功修为成正比,所以扫地僧可以轻松突破,这三人却不行,这一点十分重要。

金庸笔下易筋经描述(金庸笔下第一战神)(2)

二、金庸笔下真正的战神

很多人将萧峰作为“战神”看待,只因萧峰聚贤庄、少室山两场战斗的表现过于惊艳,然而实际上金庸笔下的真正的战神另有其人,此人就是《笑傲江湖》中提到的唐朝卫国公——李靖。李靖的战绩有多强呢?笔者认为跟他相比,《倚天屠龙记》中的常遇春、徐达都不算什么,甚至连岳飞都不如他,原因在于李靖的战斗从来都是速战速决的单方面屠杀!结果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他把别人国家消灭了,人们却还没有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啥!

金庸笔下易筋经描述(金庸笔下第一战神)(3)

第一:他用两个月时间便平定了南平萧铣,萧铣拥兵40万,怎么看,这场仗都需要打个一年半载,然而李靖只用了两个月。

第二:他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便消灭了东突厥,这场战斗他的表现更加惊人,先用3000骑兵,偷袭了突厥首都定襄城,结果在浑河遇到了逃亡的颉利可汗,一顿猛打,而这位东突厥老大居然被打怕了,一路逃亡,结果跑到长安城向李世民投降了。

第三:四个月平定吐谷浑,此时李靖已经64岁,一个64岁的老头爬上了青藏高原,还把吐谷浑给搞定了,令人惊叹。

此等作战实力,霍去病、岳飞、常遇春、徐达等人都有所不及,注意,李靖大都为长途跋涉作战,这极其考验他的作战能力,在金庸笔下所有人物中,他足以称得上“第一战神”。

金庸笔下易筋经描述(金庸笔下第一战神)(4)

三、身负绝艺的李靖

众所周知,李靖是个传奇人物,他也与红拂女、虬髯客一起被评为风尘三侠,红拂女何许人也?在评书小说中,她可以随意改变自己身体的大小!当然,这比较夸张,不过金庸先生却给了李靖另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三天领悟《易筋经》:

“......十二年后,二祖在长安道上遇上一位精通武功的年轻人,谈论三日三晚,才将《易筋经》中的武学秘奥,尽数领悟......那位年轻人,便是唐朝开国大功臣,后来辅佐太宗,平定突厥,出将入相,爵封卫公的李靖。”

众所周知,《易筋经》乃达摩祖师所创,二祖慧可禅师乃是达摩祖师的亲传弟子,所学本领均源于达摩祖师,然而这位朝夕跟随在达摩祖师身边的高手居然无法领悟《易筋经》,还需要李靖的帮助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足以看出李靖这个人十分不简单。

金庸笔下易筋经描述(金庸笔下第一战神)(5)

樊少皇版慧可

前文提到,一个人武功越高,练武速度越快,《易筋经》难度极高,所以要想在极短时间内勘破《易筋经》中的奥秘,这个人的实力必然要达到绝顶水平,且李靖、慧可禅师均没有出现“武学障”的阻碍,那么李靖的修为必然与扫地僧一样,处于同样一种水平状态,这样的境界,自然非萧峰、鸠摩智、萧远山、慕容博等人可比。

又因在金庸笔下,唐朝属于武学盛世,所以李靖这个人武功水平不会在扫地僧之下,萧峰在他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坚持原创,我是阿阔,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