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17日讯(记者龚萍 通讯员段宏杰 吴坤)在武汉下线的国内首条磁浮空轨车辆“兴国号”将于下周运往江西,用于江西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示范线。15日,长江日报记者在位于江夏的中铁科工轨道装备基地车间见到,这辆“身着”红色外衣的空轨车辆,正在进行“出发”前的最后准备工作。

在江夏的中铁科工轨道装备基地车间,长江日报记者进入空轨车厢,感受这种被称作“缩小版轻轨”和“超大版缆车”的新型轨道交通工具。

第一次乘坐空轨车辆,记者紧张又兴奋,毕竟空轨是悬挂在空中,和平时乘坐的轻轨还不太一样,有种在旅游景点即将乘坐高空缆车的心情。

轻轨 (记者乘车体验缩小版轻轨)(1)

中铁科工轨道装备基地的空轨试验线。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蓝白色空轨车辆从车间缓缓驶出,稳稳地停在移动手扶楼梯的前侧。车门自动开启,记者顺着手扶楼梯走进车厢。

记者刚进去时,觉得空间和地铁相比有一点小,但同样明亮整洁,还有显示屏播放新闻、节目等,不一会就完全适应。

多待一会便发现,其实空轨就像是“缩小版轻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灯光、座椅、扶手等都设置得很合适,坐在座椅上,望着车窗外的风景,顿觉视野开阔、心情也放松不少。

车辆启动时因为速度不太快,乘坐时都没多大感觉,很平稳,也没有悬在高空的晃动感。

位于车辆两端的驾驶室,仅容驾驶员一人,其余空间便全部是各种操作设备和摁键。车辆分为手动和自动驾驶,两种驾驶方式技术都已过关。

中铁科工集团中铁空轨事业部总经理陈扬介绍,为了全方位研究车辆技术,试验线专门设置了千分之五十的坡度和曲线半径50米的急转弯,来验证空轨的适应性和舒适性。

从试验线的起点到终点,1公里左右的距离,坐在车厢里的感受就是平稳,车厢环境堪比地铁,平稳性也让乘客增添安全感。记者在下车之后,才发现原来轨道是有坡度和转角的,乘坐其中完全无感。

据称,中铁科工集团已完全掌握空轨系统成套技术,在武汉建立的试验线已安全平稳运行7000公里,申请国家专利10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3项,并参与制定了行业标准《悬挂式单轨交通技术标准》,2020年底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