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该游览道宫了。论说龙虎山道观殿宇不少,可真正存留一些古迹的还只有上清镇上的天师府。

天师府布局图(天师府始建于宋徽宗崇宁四年)(1)

天师府位于上清古镇中部,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呈八卦型结构,殿堂巍峨,气势壮观。

天师府始建于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系宋徽宗赵佶赐予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的私宅。后于元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由第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迁建于今址。天师府历代皆有修葺增补,方延续至今。

在公元1949-1982年的三十余年中,天师府先后被上饶地区教师进修学校、上清师范、贵溪三中所占用(也许正是被占用,天师府因祸得福,才免遭历次运动,尤其是在文革中被毁的厄运)。直至1983年国务院确定嗣汉天师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才开始重新修复天师府。

现在的天师府大门、二门(二门原为清同治六年所建,可在1995年不知为何却改成了钢筋水泥门)以及玉皇殿都是新建的。能看到原迹的是玉皇殿前的“灵泉井”,此井系南宋五祖之一白玉蟾大师与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共同开凿的。

天师府布局图(天师府始建于宋徽宗崇宁四年)(2)

玉皇殿东面的院中有十余株绿荫如冠,树龄在七百年以上的古樟树,其中有七株排列成北斗七星状,玄妙异常。在古树之间,有一尊由赵孟頫书写的《玄教大宗师碑》,迄今己有六百八十余年历史。

天师殿原名“三省堂”,建于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是天师生活起居之所。殿内祀奉着祖天师张道陵及各主要有功天师,殿堂上悬挂着宋徽宗、明太祖、清乾隆的御赐匾额。

上清宫在1930年被大火焚毁后,被辟为上清林场。公元1969年,上清

天师府布局图(天师府始建于宋徽宗崇宁四年)(3)

宫所有存留的断垣残壁悉数被摧毁,屋基甬道条石被用作建上清大桥桥墩。因为洪太尉己经放出了一百单八位魔头,因此只有镇妖井还残存。由于上清宫所有建筑都是公元2000年新建的,我们己经没有了游览的兴致。

被称为上清古镇的老街,早己不复存在了。如今小街两边的房屋大多为新建的二、三层小楼,尽管都建成了仿古的模样,但古香古色的真正韵味,岂是模仿得出的?或许,只有那临河的麻石码埠还能依稀忆起些许旧时古街的时光。

天师府布局图(天师府始建于宋徽宗崇宁四年)(4)

上清镇码头

天师府布局图(天师府始建于宋徽宗崇宁四年)(5)

袁世凯书“道契崆峒”

天师府布局图(天师府始建于宋徽宗崇宁四年)(6)

天师府道士

天师府布局图(天师府始建于宋徽宗崇宁四年)(7)

七百年古樟七星阵

天师府布局图(天师府始建于宋徽宗崇宁四年)(8)

元代赵孟頫书《玄教大宗师碑》

天师府布局图(天师府始建于宋徽宗崇宁四年)(9)

玉皇殿

天师府布局图(天师府始建于宋徽宗崇宁四年)(10)

上图:嬗变中的上清古镇 下图:龙虎山与泸溪河

天师府布局图(天师府始建于宋徽宗崇宁四年)(11)

(本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