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远国,恩施市新塘乡人,今年40岁,被誉为恩施的“发明大王”。2003年,他制造出全州第一台豆皮机,从此便投入机械发明一发不可收拾。同年,他又发明了生物质高效节能热水器。2006年,谢远国的两项发明分别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和国家知识产权专利。2015年4月,他带着他发明的豆皮机荣登央视《我爱发明》节目,获得广泛好评。

湖北牛人发明榨油机多少钱(恩施豆皮机第一人)(1)

谢远国工作照。(资料图片)

机缘巧合搞发明

7月26日,记者初见谢远国,他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肃刻板,相反,更像一个邻家大男孩儿。

“机械发明,兴趣、灵感和知识缺一不可。”谢远国说,他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小学、初中多次参加全州物理竞赛并斩获一等奖,虽然后来因种种原因辍学打工,但在此期间,他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一边接触机械制造一边学习计算机制图。就这样,谢远国掌握了一些相关专业知识,对机械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我在江苏打工时,弟弟曾来探望我,顺带了几斤家乡的豆皮,工友们都说好吃,那时起我就萌生了做豆皮机的想法。”经考察,谢远国发现当时恩施州没有豆皮机,而这恰恰是商机,于是,2003年他带着一些零件回到恩施,在一间出租屋里夜以继日、不舍昼夜地忙碌,终于在当年发明了全州第一台豆皮机,只为让恩施人吃到最安全、最放心的豆皮。

然而,谢远国的发明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途中经历了不少困难,但他从未放弃。“就拿简单的切割板子来说,那时候恩施还比较落后,没有激光切割,有时为裁到一块合适的板子得忙一天,机器做出来后还得反反复复试验,一丁点儿不对就要从头再来。”谢远国背后既没有强大的团队,也没有高精尖的技术支持,更没有雄厚的资金,全凭自己,用双手摸索,靠大脑分析。

技术设计对很多人来说是头疼、枯燥的,但在谢远国看来却格外有趣。“从机器的零部件到整体设计都是我独立完成的,它就像艺术创作一样让我爱不释手。”谢远国言语之间无不透露出自豪。2006年,他发明的豆皮机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至此,谢远国的名字就和恩施豆皮紧紧缠绕在了一起,烙进每一碗香气四溢的豆皮里。

创意之路不停歇

“做的是机器,用的是一颗手工匠人般的精细之心。”这是朋友们对谢远国的评价。

10多年来,谢远国一直致力于怎么把豆皮机做得本土化,从最初的滚筒式外形到盘式外形,从单一使用电能到煤、电、天然气多种能源并用,从半自动到全自动,这些看似简单的革新,谢远国都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和脑力,对他来说,只有不断革新,一项发明才能永葆生命力。

在完成豆皮机基础性改良后,谢远国又盘算着让产品更加精细化、智能化,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豆皮机不仅能自动控温,还加入了蒸汽发生器,这样做出来的豆皮就有了“下酥上嫩”的口感。而最新款的豆皮机,更成为了集制作水晶包子、煎饺、汽水粑粑、豆皮于一体的综合型食品制造机。但是,谢远国对此并不满足,他想继续革新,增加“带馅儿豆皮”的新功能。

湖北牛人发明榨油机多少钱(恩施豆皮机第一人)(2)

半自动豆皮机。

小豆皮藏大梦想

把代表恩施特色的豆皮推向全国,是谢远国发明豆皮机后的唯一追求。

“在我看来,豆皮是最接地气、最能体现我们恩施特色的食品,要提高恩施的知名度,豆皮是一个重要‘媒介’。”谢远国不仅是一位接地气的发明家,更是一个高瞻远瞩、有情怀有担当的恩施人,他敏锐地意识到利用我州发展全域旅游的契机,将豆皮作为特产推向全国,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并进而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未来我想通过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DIY体验式消费’,让自己的发明吸引外来游客,为进一步提高恩施旅游城市的知名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展望未来,谢远国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