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在1998年上映过一部动画电影,名为《花木兰》。

当时的画风是这样的:

怎样讲花木兰电影(亲子电影调低心理预期)(1)

图片源自百度百科

从总体上来看,故事的完备性要强于画面的“朴实无华”。说实话,我一直没有太能搞明白,为什么迪士尼创作出来的亚洲人都是这样的面容装扮(参见上图左右两侧的三名女性)。如果忽视掉这些细节,去看故事,配合着当年学过的《木兰诗》,多少还能应些景。毕竟是艺术创作,由于文化理念的差异,东西方人对于不少内容的和理解和表达有较大差异。

时隔多年,迪士尼又将这一题材以真人电影的形式搬上了银幕——刘亦菲版的《花木兰》。

怎样讲花木兰电影(亲子电影调低心理预期)(2)

图片源自百度百科

在观看电影之前,我没有留意电影中其他演员都是谁。只知道宣传里提到的主人公是刘亦菲扮演。等到电影开演了,才发现,原来里边的演员阵容不简单:

花木兰——刘亦菲

董荣——甄子丹

仙娘——巩俐

皇帝——李连杰

可汗——张闻天

陈宏辉——安柚鑫

前四个我知道,后两个不认识。好吧,其实这个无关紧要。因为今天是要把这个影片推荐给家庭成员的。孩子们是不会太在意究竟哪个角色究竟是谁在出演,除非ta很喜欢这个人物。

怎样讲花木兰电影(亲子电影调低心理预期)(3)

图片源自百度百科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部电影是在向中国人示好,因为不考虑国籍问题,总之你在银幕上所能看到的的确是在讲一个发生在东方大地上的故事,演员都是黑头发、黄皮肤。所以,相对而言,故事画面有较强的的代入感。这一点要比当年的同名动画电影好很多。

但对于没有接触过动画片的孩子们来说,看热闹的程度会大于喜欢本身。所以,在去看电影之前,不妨给孩子铺垫下与花木兰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样去欣赏电影的意义才会更足。

怎样讲花木兰电影(亲子电影调低心理预期)(4)

图片源于百度百科

至于电影中对于女性人物的妆容表达,电影和动画如出一辙,被沿用到了“完美”的境地。这一点,孩子如果产生疑问,不妨和孩子做一番文化差异与表达上的区别。就好比,西方人眼中的龙是邪恶的,但我们却说自己是龙的传人。西方人印象中的东方人倾向于停留在留辫子、小眼睛、小个子模样。

调低作为大人的心理预期,和孩子一起享受老故事新表达所带来的过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