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电影

有时候,许多电影爆满,我和老公陪儿子去看《熊出没之原始时代》。

演播厅里孩子比大人多,不时伴随着尖叫、欢笑,除了电影里的声音,还有“画外音”。

看完电影出来,老公苦笑着说:这群熊孩子,尖叫声比电影声音都大。

我纠正老公:他们尖叫是因为高兴,不是捣乱,不能成为熊孩子。

说完自己先愣住了,无意地给别人造成困恼就不算熊孩子吗?

我想起了电影里的情节:

熊大着急和熊二、光头强汇合,但是在竹林里碰到了一群小熊猫。

小熊猫们可爱,也有些调皮。为了不让熊大离开,伴着熊大到处跑。

熊大做什么动作,小熊猫们跟着学什么动作。熊大一筹莫展。

还是依靠小狼飞飞地帮助熊大才能离开。

这样的一群熊孩子是恶意的吗?

不是!只是为了好玩!

熊出没原始时代有几个人(熊出没之原始时代)(1)

为了好玩而捣乱算是熊孩子吗?

我想:应该用捣乱造成的后果来判断吧。

过年期间,就有一个熊孩子,因为调皮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放鞭炮烧掉一栋房。

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一个贪玩的孩子放鞭炮引起房子着火,消防员赶赴现场时整个房子已经坍塌了。

户主家中所有的财产都付之一炬,损失超过20万元。

从视频中看到,熊熊大火借风燃烧,只看到断壁残垣,已经看不到房子原来的样子。

据说屋主还不在家,可以想见当屋主回家后会是怎样的伤心痛苦,老房子,烧掉的除了财产可能还有回忆。

这样的熊孩子造成的不仅是困恼,还有财产的损失。这就是大家眼中难以忍受的熊孩子。

小小的困恼大家可以原谅,一旦越界,忍耐瞬间为零。

熊出没原始时代有几个人(熊出没之原始时代)(2)

02 熊孩子

随着网络的连线,似乎生活中的熊孩子越来越多,同时出现的还有熊家长。

知乎上有一个网友讲述自己遇到熊孩子的故事。

网友犯支气管炎了,不停的咳嗽,一说话就断断续续的咳,只好去诊所输液。

网友在输液的过程中拿出自己的手机看动画片,吸引了同样来看病的一个小男孩。

小男孩看了一会儿跑回去跟妈妈说妈妈我要看动画片。

男孩妈妈看了看网友说那你就去哥哥那里看吧。

男孩继续到网友身边看动画片,当一集看完,男孩大声说想玩手机,网友没有理会后,男孩直接上手抢了。

网友迅速抢回自己手机并向男孩妈妈喊话,让她管管孩子。

熊出没原始时代有几个人(熊出没之原始时代)(3)

男孩的妈妈只是不耐烦地叫了两声宝宝到妈妈这里来,但是男孩不听话时,妈妈说自己没办法。

男孩在地上大呼小叫,哭天喊地,妈妈还没反应。

男孩跳起猛拍了网友扎针的左手,还想扯网友的输液管。

网友忍无可忍把男孩拽到了旁边的座位上让他无法动弹。

孩子妈妈不依了,大吼大叫来质问网友为什么欺负她家小孩子。

网友说:你但凡尽到了你监护人的责任,我也不会无缘无故对你孩子动手动脚,你刚刚是咋做妈的你心里没点数么?

经典育儿书籍《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中说:真正的爱是帮助孩子学会在这个世界上与他人和平、尊重地相处。

熊孩子虽然可恶,但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更让人难以忍受。

孩子就如同春天栽下的树苗,需要浇水、施肥,需要修剪枝叶,同一片树林里的树苗还需要留出彼此的空间。

如果一味地放纵,长出的树苗不仅不能成才,反而可能因为枝叶太多营养不足,或者枯萎,或者平庸。

03 引导

幼年的孩子总免不了调皮,如何保证孩子不会因为调皮而长成熊孩子呢?家长的引导很关键。

  • 做错事一定要批评

在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中曾有一段讲述钱媛小时候犯“混”的故事:

由于年岁不够,钱媛不能直接上清华附中的初二,只能先上初一。

不想浪费一年时间,钱媛的身体又不太好,遂决定让她休学一年,在家休养。

这一年,父母对钱媛的要求并不高:

每天练墨笔字两页,每周学点英语文法并做练习,读熟一篇英语课文,由爸爸钱钟书定期检查。

每天的自由时间很多,钱媛便去清华的音乐楼学弹琴。

弹琴弹的高兴了,就不愿意做功课。

有一天钱媛发现部分大字上爸爸没有批改,怀着侥幸心理当成新写的交给爸爸。

有一就有二,到了第三次的时候,被爸爸发现了,爸爸批评钱媛弄虚作假,是品德问题。

妈妈也狠狠地批评了她,还责令她把爸爸生气时损坏的书籍补好。

从此以后钱媛不再犯“混”。

年少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错。当发现孩子第一次犯错的时候决不姑息,严厉的批评让孩子知错,才能后改。

熊出没原始时代有几个人(熊出没之原始时代)(4)

  • 做错事要承担后果

前段时间,8岁孩童捡垃圾的视频在微博上热传:

8岁的小李有些调皮,经常损坏班级公物。

这次小李又弄坏了班上的班牌,老师要求小李赔偿。

以前都是爸妈赔偿,这次妈妈告诉小李自己没钱赔偿,需要他自己去捡垃圾卖钱,自己赔偿。

就有了小李趴在垃圾桶里捡塑料瓶的视频,8岁的孩子背着一个大大的袋子,有些沉重,不仅是物品,还有孩子做错事需要承担的责任。

原来的小李,一只铅笔只能用两天,不是自己买的东西,损坏没有感觉,也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这次损坏公物,需要自己承担责任,要一直不停地捡垃圾,小李说自己累,脚也酸了,他已经体会到了挣钱的辛苦和不易。

亲身经历了捡垃圾的辛苦,知道了钱不好挣,下次再损坏公物,弄坏学习用品的时候,就会想想:这些需要付出多少辛苦才能换来呢。

只有亲身经历了处罚后,孩子才知道自己有多错。熊孩子就要为自己“熊”所导致的后果负责。

熊出没原始时代有几个人(熊出没之原始时代)(5)

  • 父母要以身作则

如果少点“熊家长”,世间会少很多“熊孩子”。

熊孩子身后不一定有熊家长,但熊家长培养出来的多数是熊孩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只有父母做到,孩子才能做到。

在《少年说》中来自高一17班的李浩然问爸爸:你为什么总是拿你做不到的事情来要求我呢?

李浩然爸爸叼着烟教育孩子不能抽烟。

李浩然爸爸因为小事暴跳如雷却教育孩子要学会控制情绪。

李浩然跟爸爸说:育子要言传和身教有机结合起来。

背道而驰的行为不可取,李浩然希望爸爸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他树立一个可以努力的榜样和前进的方向。

李浩然一句句问话都让父亲反思:

当我以后有了自己的儿子,我生活压力大的时候会不会走上你的旧路吗?难道我也要言传我的儿子吗?我也要做一个鲜活的反面教材吗?

沉默后的父亲许诺:到年底的时候一根烟也不抽了,发脾气也要改。

李浩然也说会按照爸爸正确的榜样去做。

“身教”比“言传”重要得多。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何塑造,孩子的性格就以何种形式展现。

让我们严于律己,给孩子做一个正确的榜样,用爱来教养孩子,让“熊孩子”成为好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