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至草的植物学特点
1,名称和分类地位
夏至草是正式中名;别名在《滇南本草》中记载为夏枯草;在江苏叫灯笼棵;在云南各地叫白花夏枯、白花益母;在一些地方还叫风轮草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唇形科夏至草属植物。
2,分布和生长环境
夏至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浙江、安徽、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通常生长在路旁、荒野,为一种杂草。
3,外形特点
为多年生草本,披散地面或上升生长,主根圆锥形;茎高15-35公分,四棱形,表面有沟槽,带紫红色,密生微柔毛,通常从基部分枝;叶轮廓圆形,先端圆形,基部心形,3深裂,裂片有圆齿,偶尔叶片为卵圆形,3浅裂或深裂,叶两面都是绿色,叶边有纤毛,掌状脉3-5出,叶柄长2-3公分;
轮伞花序花朵稀疏,在枝条上部比较密集,在下部比较稀少;小苞片长4毫米左右,弯曲,刺状;花萼管状钟形,萼齿5个,花冠二唇形,白色,个别粉红色,上唇直伸,全缘,下唇斜展,3浅裂,雄蕊4个,3-4月开花;
小坚果长卵形,长1毫米左右,褐色,5-6月果实成熟。
二,夏至草的主要用途
夏至草的干燥全草药用,根据资料记载其味微苦,性平,有小毒,具有活血调经等功能。民间认为药效超过益母草。主要含有齐墩果酸、胡萝卜苷、二十酸十八醇酯、棕榈酸、谷甾醇等有效成分。药用时请遵医嘱。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供参考。
(图片引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