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可以说是中医的最权威著作。其中的很多观点也经历了几千年的验证发现确实正确。但可能由于年代久远,误抄误传等因素的影响之下,内容上也有一些不对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观点出现。

黄帝内经错误百出(如何看待黄帝内经中自相矛盾的理论)(1)

当然有些疑问被后世的历代医家补充解释,但有些观点却始终让人难以信服。

拿 五畜对应五行 举例,

内经中记载: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

黄帝内经错误百出(如何看待黄帝内经中自相矛盾的理论)(2)

因此,从这条经文中可以理解,东方 对应春季, 对应 肝, 对应 鸡。 五味为酸。

这里就有两个问题:

第一,酸味真的对应肝吗? 中医认为,同气相求,万事万物,共象者同质。东方 ,日出东方,阳气渐生,春天者,万物复苏,百草回芽,也是阳气升腾的象,因此 东方者,对应与春季。 而五脏之肝,主生发,主调达,如春天里树枝一样伸展外放,所以同象,因此肝为春之气 ,也是对的。

然而,春天,肝 都是外放,都是积极上升的特性,而酸味,学过中医的都知道是收敛,内收的特性。与春的气息正好相反。反观五味之辛,辛辣之物,主散,主升阳,反而和肝气,春天之气,相应,何以到这里突然不按照之前的逻辑来归纳总结?后世医家也有很多解释,但我觉得还是略过于牵强。大家有没有觉得我们的中医文化有一点不如西方科学的就是对于以前的一些权威或者经典敢于质疑和证伪?

黄帝内经错误百出(如何看待黄帝内经中自相矛盾的理论)(3)

第二 鸡 又为何对应春季? 刚才说春季对应酸味的,我觉得有些疑问,肯定会有人举出例子来加以反驳。比如灵枢 五味 中 提到,五谷,谷味酸,先走肝。。但就是同样在一篇之中的记载: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那这时候就会看到 鸡是对应辛的,而犬是对应酸的。而如果按照上面内经中提到的对应关系, 鸡应该对应的是肺。秋, 西方, 而不是对应东方的 春天和肝。因为按照上面内经中的 记载, 辛入肺,而酸入肝。

第三, 在八卦中, 离卦为对应南方, 四象对应 朱雀。 而辅行诀中也曾经验证过,伤寒论中的黄连阿胶汤对应的是朱雀汤。而其中有一个成分是鸡子黄。就是鸡蛋黄, 也正因为如此,为朱雀汤。所以按照这种对应关系,鸡似乎也和南方对应,对应与心。

总结, 其实我觉得历代医家去辩解和争论这个就像讨论鲁迅的文章里到底是一些通假字还是错别字一样,每个人随着自己的认识都有着不同的理解。 但是中医其实应该属于一种经验医学,很多时候不需要那么多的理论, 疗效才是检验正确与否的第一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