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之初

(作者之初,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媒体人,青年评论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电视剧《亲爱的小孩》一播出就频频引发交锋与争鸣,收官之后在社交媒体上依然讨论不断。

在这部剧中,“丧偶式育儿”“婚内出轨”“婆媳关系”等婚姻与生育话题被铺开来呈现。有人觉得夸张、狗血,是在刻意制造焦虑、激化矛盾;也有人觉得很真实,很多育龄女性表示感同身受,甚至直言现实更残酷。

亲爱的孩子你会孤单吗(困境与温暖同在的现实物语)(1)

这部剧改编自王小帅的电影《左右》,由《隐秘的角落》原班人马打造。秦昊、任素汐、聂远等“老戏骨”“演技派”,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赋予观众很强的代入感。以任素汐饰演的方一诺为例,她看到卸妆后自己满脸妊娠斑的无奈和委屈,她生产时满头冷汗用力咬紧牙关,她生产后大小便失禁被丈夫揭露的难堪,她得知孩子得了黄疸时的手足无措与恐慌害怕……女性在育儿这一路上的状态,都通过这些入微的表演细节,直观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亲爱的孩子你会孤单吗(困境与温暖同在的现实物语)(2)

方一诺的丈夫肖路,因为喝多酒错过了妻子分娩,孩子出生后既不带娃也不体谅妻子,半夜喂奶的妻子想喝水而他沉沉大睡,下班后宁愿呆在车里也不早回家,在妻子和母亲发生争执时永远是端水大师,后面甚至和客户谈生意谈到出轨。最终,这对夫妻劳燕分飞,方一诺离婚后带着女儿嫁给了头婚的谢天华,肖路也再次成家。但命运弄人,女儿身患白血病,这对前夫前妻被迫要再生一个孩子,用脐带血进行骨髓配对。这其中充满人情和伦理的考验,两个家庭的命运也因此转折。

亲爱的孩子你会孤单吗(困境与温暖同在的现实物语)(3)

《亲爱的小孩》之所以能够引发群体性共鸣,本质上还是因为拿捏到了女性在当下社会中真实的生存现状,切中了女性群体无法言说的痛楚。站在女性视角,这部剧通过纪录片式的描摹,将女性在生育前中后期身体和心理发生的变化进行了本色还原,甚至剥露出生活的“骨肉”,也因此看上去令人觉得残忍。没有貌美如花的现世安稳,多的是婚姻生活的摩擦、育儿的鸡飞狗跳,这些并不是部分人所说的贩卖焦虑,而是真真切切负压在女性身心之上的重量。

亲爱的孩子你会孤单吗(困境与温暖同在的现实物语)(4)

一个新生儿即将到来的欣喜,在产床上声嘶力竭走一趟鬼门关的艰险,甚至伴随一生的后遗症,个中滋味,唯有亲历者知晓。《亲爱的小孩》为我们打开一个窗口,看见女性群体正在承受的生命之重。即便我们无法切身处地感受,也不该举重若轻地认为其付出和牺牲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我们该意识到,女性首先是她自己,其次才是一位母亲、妻子。撕掉婚姻的外皮,摘下光环与枷锁,还原一个女性在婚姻和孕育中的人生轨迹,这是关于无数个“她”的现实物语。透过这部剧,不少年轻人对于婚姻和生育也都有了新的思考与认知。

亲爱的孩子你会孤单吗(困境与温暖同在的现实物语)(5)

《亲爱的小孩》的故事设置戏剧化,冲突也强烈,却不会让人觉得悬浮虚假。当然,剧中所示不只焦虑、艰难与残酷,温暖仍然时时都在,“恐婚”“恐育”情绪也大可不必。正如编剧孙浩洋所说,“它除了是一个写作课题之外,也很像是一个人生课题,你开始去关注你身边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甚至是医患关系”。话题投射到现实中,引发更多人关注和深思,这样的启迪意义才更可贵。

来源: 荔枝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