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邢台日报-邢台网】

《开学在即,你准备好了吗?》系列报道之2

“花式”暑假作业 “实践 劳动”让孩子们直呼过瘾

暑假就要结束,学生们就要开启新学期。暑假作业,你做好了吗?8月28日,本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学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双减”

政策落地后的首个暑假,孩子们的作业完成得怎么样,又有哪些新变化和新收获?

□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英文/图

晒假期特色暑假作业(花式暑假作业实践)(1)

新变化:多元作业,有趣且有料

这个暑假,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再沉浸在“题海”、奔波于各类补习机构,而是在更多元的实践作业中收获惊喜。

“小小朗读者”“阅读小达人”“未来小作家”“书法小能手”……在南陈村小学的“暑假大礼包”中,“劳动实践课”成为孩子们暑期里一项重要作业内容。同学们可以和父母“互换身份”,通过扫一间屋、换一天岗、做一道菜等方式体会父母的辛苦、感恩父母的付出;“小专家生态研究课”作业中,同学们种植自己喜爱的植物,每日观察植物生长状况,并拍下照片或视频与朋友一起分享“植物的生长日记”。

“这个暑假真过瘾,作业量不大,但都很有意义。”南陈村小学六年级学生任宜佳在做完作业后,有更多时间研究美食。在暑假,她学会了做最喜欢吃的美食——馄饨。“第一次做馄饨,从准备到完成花了近一个小时。厨房里很热,但是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现在我对做馄饨的流程已经非常熟悉啦!”任宜佳跟记者说。

“暑假作业多元化,让学生们的作业有趣且有料。”南陈村小学副校长溪校长说,通过完成暑假劳动和实践作业,学生不仅增长了见识,也深刻感受到家长的辛苦。

晒假期特色暑假作业(花式暑假作业实践)(2)

新收获:“实践 课本”,学习有动力

以往的暑假中,“补课”是很多家长和孩子的关键词。不过,记者采访了解到,从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两个月暑假中孩子真正应该“补习”的课程其实是阅读、体育、劳动这样能锻炼综合素质的课程。

“给环卫工人送清凉”“宣传垃圾分类”“给社区独居老人送爱心”……暑假期间,金华实验小学把作业安排到了“田间地头”,他们组织学生代表一起走进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保利农业道地酸枣产业园,开展暑期枣叶采摘制作主题劳动实践暨项目式学习(PBL)研学旅行活动。

在茶园中,学生们在聆听完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后,按照“一芽两叶”的要领细致采摘。之后,师生们走进枣叶茶加工厂,在做茶师傅的指导下,体验了枣叶茶制作的筛选、揉捻、烘干等工序,全程体验枣叶茶的加工制作流程。并在知识竞赛、作品创作等成果展示环节后,完成暑期枣叶采摘制作主题劳动实践研学活动。

“通过亲身体验中国茶文化以及茶的制作、加工过程,学生们将课堂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深刻领悟到劳动的艰辛,增强了热爱劳动、热爱家乡之情。”该学校负责人表示。

“实践 课本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更有动力。目前,孩子无论是动手能力、自理能力,还是在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一位家长说。

晒假期特色暑假作业(花式暑假作业实践)(3)

新启示:把生活变成教材,助力孩子成长

不同于以往,今年“双减”以后的暑假作业更注重人文、素质和个性,机械性的笔头作业比重下降。

“学习有时是在窗外的,不仅仅局限于一本语文书、数学书。安排好暑期生活,在校外实践活动中学习,把生活变成教材,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邢台市第五中学一名老师介绍,暑假时,该学校高二年级化地社团的学生代表和指导老师们一起走进邢台学院进行研学考察活动。在这次研学之旅中,他们为学生们安排了校史馆、化工实验实训室、邢窑文化园、地质标本馆、自然科学馆、基础实验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天文台等实地参观项目,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采访中,记者发现,暑假接近尾声,赶作业的现象少了,孩子们的快乐更多了!对于这样的现象,二年级学生家长林杰的妈妈觉得自己更有发言权,因为大儿子现在读初三了,回想起他小学的暑假作业,“孩子总是要在开学前几天‘恶补’,孩子很烦,家长更烦。二宝现在二年级的暑假作业主要是阅读和劳动体验,孩子自己就很主动去完成,不需要家长催促。”

“把生活变成教材,更有利孩子的成长。”林杰妈妈说,这个暑假,孩子们减少了课外培训,但是增加的却是发掘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本文来自【邢台日报-邢台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