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绮华耗费6年时间,用了50多斤绣线,还原《清明上河图》刺绣作品。摄影:梁平
中国十大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不少人都看过。绣出来的《清明上河图》你又见过没有?在佛山九江,一位绣娘耗费6年时间,用十字绣还原了一幅长达22米的《清明上河图》刺绣作品。“平均每天绣8~9小时,6年下来,大概用了50多斤绣线。”作者黄绮华说。
挑战自我的退休人生
今年52岁的黄绮华,是土生土长的九江人。早年经营一家蛋糕店。2008年,黄绮华退休了。闲居家中无所事事,黄绮华决定要做点事。彼时正值乔迁新居,黄绮华在构思房屋装饰的时候突发奇想,为何不试试自己动手,用刺绣作品来点缀新家?
黄绮华选择了更容易上手的十字绣。这种在十字格布,利用交叉针织技巧刺绣出既定图案的刺绣,看似只需要根据坐标逐一穿针引线即可成型,事实上既易又难。黄绮华第一幅刺绣作品是《牡丹花开》。“前后大概花了4个月,手指被扎了无数次,都记不清了。”黄绮华的右手食指、中指,因为长期捏针线,被磨出了厚厚一层茧子。
自此,黄绮华找到了退休人生的新意义———成为一名绣娘。自《牡丹花开》起,前后黄绮华一共绣了45幅刺绣,技巧也在随之不断提升。2012年,黄绮华决定向被十字绣爱好者认为是难度最高之一的《清明上河图》发起挑战。
以身作则弘扬家风
黄绮华说,完成《清明上河图》的过程并不轻松。《清明上河图》以其人物、牲畜以及房屋数量繁多而著名,这也是令不少十字绣爱好者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而黄绮华足足花了6年,开各色绣线200多针,每天刺绣8-9小时才完成作品。黄绮华在刺绣前,用手机比划了一下大小,说:“一天8-9的小时不要以为很多,只能完成这么点。顶多一台手机的面积。”
黄绮华除了日常的家务,每天就一头扎进刺绣当中去。“全画分12段,第10段难度最大。我数过,足足有300多个人物。”黄绮华说。每一个人物的动作、衣服鞋帽颜色不一而足,黄绮华花了4个多月,终于将这一段完成。
完成作品、“收针”的那一刻是深夜,黄绮华看着6年的成果,激动得睡不着觉。
6年时间对于黄绮华来说意味着什么?大概是织布从硬变软。“材料刚到手的时候,织布被浆得很硬,刚开始走线的时候,有时候会‘跳针’,容易扎到自己。6年过去了,揉捏多了,布也逐渐变软了。”黄绮华的手指头,还依稀可以看到几个针孔,据她说,那是扎得比较深的几个针孔,“很难恢复了”。
事实上,刺绣《清明上河图》的过程,也是黄绮华弘扬家风的一种方式。在自家院子里,黄绮华将刺绣成品慢慢铺开、挂起,摸着上面的每一根绣线,回忆起过去6年的每一针一线,黄绮华感慨道:“我想告诉孩子做事要脚踏实地,做人要有始有终,有志者事竟成。我的父母传下来的教导,我也希望让我的孩子能明白这个道理。”( 何国劲 梁平)
南方工报-“工人在线”责编:刘晓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