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片,功夫片和动作片是华语电影献给世界观众的一份“礼物”,也是当年香港电影工业里极其重要的片种类型。为鼓励从业者继续拍出好的类型电影,表彰他们为此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因此从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开始特增设“最佳动作设计奖”(据说这还是大导演张彻给金像奖组委会给的纳谏)。这个“动作设计”,既容纳了功夫片和武侠片中的“武术指导”概念,还涵盖了时装动作片里的“动作指导”概念。总而言之,这个奖项无疑象征了“行业顶尖”,特别在同类电影竞争激烈的八九十年代里,拿到它,便象征着得到了该行业的最高褒奖。那从金像奖设立“最佳动作设计”至今,究竟有又哪几部些功夫电影加冕过“最佳”光环呢?
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之《败家仔》(1981)
获奖者:洪家班
七八十年代,洪金宝将一代咏春名师梁赞的故事两次搬上荧幕,一部是1978年的《赞先生与找钱华》,一部是1981年的《败家仔》。前者讲述的是中年时期的梁赞,后者则聚焦于他的青年时代,而对其形象塑造也延续了《三德和尚与舂米六》的“谐趣小子”路线。影片讲述了自以为打遍天下无敌手殊不知是父亲用钱帮他买通的梁赞被咏春高手梁二娣“教训”后,痛定思痛的他决定拜其为师,后又得隐世高人黄华宝指点终成大器,最后击败了来自满洲的武痴倪飞为师报仇的故事。本片虽是“梁赞电影”,但实际上林正英饰演的梁二娣在戏里更为突出,该角色集温润儒雅,睿智威严于一身,举手投足间随处可见宗师气度。
本片在武打设计上可谓精彩纷呈,绝无冷场。不论是元彪林正英的戏台较量,林正英陈勋奇的比武切磋,元彪刻苦练功以及最后和陈勋奇的大战,均让人过目难忘,这不仅归功于洪家班的用心创造,为本片担任咏春顾问的黎应就也同样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场大战完全是实实在在的打。此外,本片对咏春拳里的“咏春八手”及其训练技巧和打击要领都有较为全面的展示,经典台词“管它什么春,能打倒人的就是好功夫”,难保不是洪金宝看待电影的人生哲学!金像奖第一次颁发最佳动作设计奖,得主便是这部《败家仔》,此后它更成为了人们一说到咏春片,便不能不提的一部名作。
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之《黄飞鸿之壮志凌云》(1991)
获奖者:刘家荣,袁祥仁,袁信义
在徐克版《黄飞鸿》问世之前,香港影坛公认的“黄飞鸿化身”是习粤剧出身的关德兴,他曾因拍过上百部黄飞鸿系列片创造过吉尼斯纪录。而当李连杰甫一登场,无疑让观众对老版本瞬间忘得一干二净。李连杰版的黄飞鸿既不同于关德兴版的威严古板,虽也是青年时期,却又不同于成龙、刘家辉版的顽皮小子风格,他英俊潇洒,气度不凡之余又不乏老成持重;眼界开阔,举棋若定,又夹杂着几分矛盾和迷茫。徐克将黄飞鸿的故事置于两个世纪之交,并借人物之口说出了他对从前和现实的看法,使整个故事连通了古今。而此前一直处于事业低潮期的李连杰,也因出演该片后成功扭转颓势,开始成为家喻户晓的动作巨星。
不过本片的武打风格,舆论界却一直争议不休:刚开始徐克请的是南派功夫片的代表人物,跟黄飞鸿有一定关联的刘家荣来做武指,然而他与徐克两人常常因“打南派还是打北派”发生争执,最后自然是不欢而散,后来徐克又找到习北派武术出身的袁家三兄弟上阵,才让所有动作场面得以完成。“黄飞鸿打出的招,竟没有一点南派功夫的影子”,徐克的这种坚持自然让很多洪拳子弟感到难堪,但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部功夫经典:其打斗风格即有灵动飘逸的武侠风,又保留了传统功夫片的酣畅淋漓。尤其最后的竹梯大战一段,绝对可以载入史册。在第11届金像奖上,本片荣膺最佳动作设计,实至名归。
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之《黄飞鸿2之男儿当自强》(1992)
获奖者:袁和平
《黄飞鸿》首部曲的成功,给了徐克充足的底气和信心推出续集《男儿当自强》。本片不仅在品质上打破了“续集不及第一部”的怪圈,气势反更加磅礴恢宏,而在票房成绩方面也超过了第一集。在本片里,徐克继续将故事和人物放在了中西文明碰撞以及守旧和变革交汇的大潮之中进行探讨,并通过理性的视角去看待西方人在这场变革中起到的作用,同时也借“白莲教”事件深入讽刺了当时国人愚昧落后的劣根性。本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甄子丹饰演的大反派清廷鹰犬纳兰元述,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但因为对朝廷愚忠,所以走到了黄飞鸿等人的对立面,终成死敌,最后他死在黄飞鸿手中,多少还是带有些悲情色彩。
由于徐克在上一集中已经确立了自己想要的武打风格,于是这一次他让袁和平完全放开手脚来做(动作设计)。因此本片的武打不仅劲道非凡,且想象力十足,前后风格也是高度统一。其中又以李连杰与甄子丹的压轴巷战最为人津津乐道,这场戏无疑是上一部“竹棍大战”的延续,但袁和平又以此为基础将创意放大,将沾水的布变成了威力大到能够凿穿石壁的坚硬布棍,教人瞠目结舌。此外他又将威亚尽可能用到最小,让两人在有限的空间里尽情施展身体和动作美感。在其极具视觉艺术感染力的创造下,人们对该系列关于南北派武术的争议也就此告一段落,而袁和平也助两部《黄飞鸿》连续两年蝉联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奖。
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之《方世玉》(1993)
获奖者:元奎,元德
由李连杰创办的“正东电影”在影史长河中只能算是电光火石,但也不失为一颗闪耀的星,因为由其制作的几部功夫片都已成为华语影坛不可磨灭的经典之作,其中一部就有93年的《方世玉》。本片是正东成立后所制作的首部电影,虽然它同样走当时颇为流行的清装功夫片路线,但和《黄飞鸿》系列相比已有了明显的不同:第一,方世玉的形象不再像黄飞鸿一样老成持重,变得更活泼顽皮;其二,影片剧本不仅请来了擅长编写喜剧的刘镇伟操刀,而萧芳芳陈松勇等人的加盟,也为影片注入了更轻快的幽默风格。虽然戏里的李连杰也摆出了黄飞鸿的招牌动作,但只是以此作为玩笑罢了,这也说明本片想要极力摆脱掉黄飞鸿的影子。
而本片的武打场面,则是元奎和元德这对师兄弟合力完成的结晶:从方世玉在运动会上施展的“草上飞轻功”,苗翠花和方世玉在比武招亲上的“踩人头功夫”,再到后来方世玉和九门提督初次交手时的长棍对打,以及最后两人在法场的抢名册大战,可以说每一场打戏均处理得很有张力,令人赏心悦目。要知道,本片里的动作设计可是在第1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击败过《黄飞鸿之狮王争霸》、《东方三侠》、《重案组》和《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的!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本片虽是元奎和李连杰首次合作,但两者之间却配合得十分默契,一个设计思路开阔敏捷,一个打得行云流水,真不愧是功夫动作片里的“黄金组合”。
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之《醉拳2》(1994)
获奖者:成家班、刘家良
1978年的《醉拳》是成龙真正扬威影坛之作,不过其续集却时隔16年之后才推出,不过它并没有让久等多年的影迷们失望:虽然该片不再由袁和平执导,但成龙却拉来了南派武术电影领域的佼佼者刘家良共同合作,最终造就了这样一部既有传统功夫又有惊险特技的新派功夫喜剧。本片的故事情节其实并没有多复杂,它的看点几乎全在武打场面上,第一场火车底的打斗展现的是兵器用法,第二场“黄飞鸿斗卖鱼灿”充分体现出了醉拳的防守能力,第三场是喝醉黄飞鸿的自创招数群战小喽啰,第四场酒楼大战则有着横扫千军的威力,压轴打斗则诠释了什么是醉拳里的“无招胜有招”,每一场都打出了不同风格,不同味道。
由于刘家良属于传统派武术指导,而成龙想要的又是弱化招式套路的动作设计,重点凸出的是黄飞鸿饮酒后越打越狂的豪放气势,因此两人在片场难免有些小摩擦。实际上在拍摄最后的钢铁厂决战时,刘家良的导演和武指职位已被“架空”,而是由成龙带着成家班的兄弟们完成的,所以在第14届金像奖上,刘家良和成家班一同获得最佳动作设计提名。用今天的话来说,当年众片争夺最佳动作设计的情况就是“神仙打架”:和《醉拳2》同场竞争的《东邪西毒》,《中南海保镖》,《精武英雄》和《洪熙官》,哪一部不是动作设计的典范之作?不过《醉拳2》是为武师公会筹款而拍,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最后拿奖不足为奇。
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之《功夫》(2004)
获奖者:袁和平
功夫一词因李小龙被写进了各国词典,后来又有无数电影人为了弘扬“功夫文化”前赴后继呕心沥血,终造就了它的辉煌时代。但在影史上,从没有一部电影直接命名为《功夫》,但周星驰就这么做了。也许影片并不能代表“功夫”的全部,但算得上是周星驰写给功夫片的一封情书,从粤语残片《如来神掌》,《六指琴魔》,再到《龙争虎斗》、《马永贞》、《少林五祖》等等,包括港漫《龙虎门》,本片都一并进行了恶搞和致敬。影片讲述了周星驰饰演的斧头帮小混混为拯救“神雕侠侣”夫妇,得罪了火云邪神并被其弄得筋脉尽断,结果阴差阳错中任督二脉被打通,最终成为了将如来神掌运用的出神入化的绝世高手的故事。
主人公先是受尽磨难,后来脱壳重生大仇得报的剧情模式是香港功夫电影的“典型套路”,这一精髓和灵魂在《功夫》里也得以继续传承。不过因为这是周星驰作品,自然并非是传统功夫片,所以我们在影片中所看见的除了大量无厘头元素之外,还有很多幻想和童话色彩,而功夫场面的打造也进行了适当的夸张化和漫画化处理。本片刚开始请来的武指原本是洪金宝,但后来出于种种原因离开剧组,后来改为袁和平上马。彼时的他刚刚在好莱坞拍完《黑客帝国》,对周星驰想要的“特效功夫”驾轻就熟,在两人联手合作下一出动作视觉奇观便因此诞生。在次年金像奖上本片大出风头,拿下最佳动作设计奖是顺理成章之事。
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之《霍元甲》(2006)
获奖者:袁和平
描写霍元甲的影视剧曾数次重拍,而06年由李连杰主演的同名电影应该算是其中角度上饶有新意的一部,它对该人物性格和形象的塑造跳出了“侠者必须完美”这个框框,展现出了他个性“黑暗”的一面,尤其前半段,青年时期霍元甲的行事风格完全可以用暴戾来形容,不过这也是为他后来经过心灵洗涤后性格转变所埋下的伏笔。但这种将霍元甲还为人的改编与旧版相比无疑属于离经叛道,因为剧中对于霍元甲的指向性其实并不明确,他也可以是黄飞鸿或者是苏乞儿。因此,与其说这是一部描写霍元甲生平的电影,不如说是李连杰借该片在讲述自己对人生和功夫的感悟。事实上他不止一次表示过本片就是他的一部借物抒怀之作。
所以李连杰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揣摩霍元甲这个人物,并在思想情感上和他之间形成某种连接:习武之人应该都有一个相似的经历,那就是从接触功夫认识功夫到最后完全了解了功夫背后的奥义,就像人到中年的霍元甲最后领悟到了将武字拆开,便是“止干戈”,相信这也是李连杰的见解。为本片担任武指工作的仍是李连杰的老搭档袁和平,他贴合着霍元甲一前一后的不同心性设计出了两种风格泾渭分明的打斗方式,一种显得凌厉无比气势凶狠,到后来则变成了收放自如刚柔并济,象征着霍元甲武学境界和思想境界的提升过程。这种将打斗变成辅助讲述故事和表达主题的高明手段,也助袁和平再次斩获了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奖。
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之《叶问》(2008)
获奖者:洪金宝、梁小熊
2008年,黄百鸣、叶伟信和甄子丹这支“铁三角“将近代咏春名师叶问的故事改编成电影,这预示着华语影坛从此又多了一个类似《黄飞鸿》这样的人物传记类功夫电影系列。本片作为整个系列的开篇之作,要如何树立起叶问给观众深刻的第一印象自然是头等大事,所以影片文戏比武戏多,但正因如此,叶问的影视形象却显得非常丰满:和黄飞鸿、霍元甲等传统英雄不同的是,叶问虽然武艺超绝,但他为人低调谦卑,大部分时候不会主动替人出头打抱不平,只想关起门来过着犹如闲云野鹤的平静日子,只是在关键时刻,才表现出他的勇气责任和担当,这样一个带着几分平民化色彩的民族英雄形象,无疑更加真实。
由于叶问生活的年代距今过去并未太久,因此在武打动作方面,洪金宝和梁小熊不仅尽量结合着叶问的性格特质进行设计,同时也考虑到了时代背景等等,所以不追求什么夸张,也不讲求什么大开大合,而是重点凸出咏春拳进攻时的快速和有效性,在攻防转换中其步伐的灵活性,以及叶问将“打木桩“多年的经验运用于实战中那种灵活多变的动作使用,这一点在影片最后叶问和三浦的大战中也进行了特别的强调。本片在第28届金像奖上斩获最佳动作设计(同时也是最佳电影),不仅仅因为它以咏春拳作为主题,毕竟叶问对于港人来说有份特别的情怀,再加上他又是功夫巨星李小龙的授业恩师,可谓是综合因素决定。
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之《叶问2之宗师传奇》(2010)
获奖者:洪金宝
《叶问》第一部在收获了良好的口碑之后,原班人马又打造出续集《宗师传奇》完全是意料中事。其故事紧密承接上集,讲述了叶问因在比武中打死了三浦军官,被迫从佛山逃往香港之后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事。本片除了延续上一部的爱国和民族主义情怀(上一集是叶问大战日本军官,这一集是叶问挑战英国拳手,为国人争光)以外,还加入了叶问为了生计开馆授徒,以及在开馆过程中与当地的武馆产生的一系列恩怨等等情节,总体而言,其内容要比第一部要更为丰富。但其“模式化”和“套路化”的情节设定,还是被不少观众所诟病,但无可否认的是本片的武打场面仍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也再次斩获了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奖。
在本集中洪金宝独自担起了动作设计的大梁,他最擅长的就是根据不同场景设计出不同的武打风格:开场黄晓明饰演的黄梁与叶问的讲手切磋,镜头以近距离捕捉下了更多的实战细节,显得凌厉无比;而众人在鱼栏中的群战则以手提摇镜和加格手法进行呈现,打造出了极其“爆裂”的效果。而到了叶问与四门师傅比武切磋一段,则让人想起了九十年代那些极富浪漫色彩的武侠功夫片:特别是洪金宝和甄子丹在断了一脚的圆桌上打斗,两人通过极强的身体控制力维持平衡一幕仍能让人叹为观止。而影片最后的擂台战则是拳拳重击,招招致命,很难想象这些构思都出自洪金宝一个人。
金像奖最佳设计之《一代宗师》(2013)
获奖者:袁和平
不少人都以为王家卫执导的《一代宗师》是《叶问》电影热潮下的跟风产物,其实不然。早在2001年他便买下了叶问故事的改编权,并注册了该片的剧本,只不过王家卫向来是“慢工出细活”,所以本片从筹备开机再到上映总共耗时十几年。而在此期间,王家卫遍访各地民间功夫宗师和武林门派,精心搜集资料也花费了不少功夫,最终也使本片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和深度:作为一个“影像诗人”,王家卫电影很少会有戏剧性的叙事方式,功夫片亦然。所以它所要表述思想的不仅仅只停留于叶问和“咏春”,而是借此一窥叶问那个时代的武林全貌以及武林人士们的心态,以及领悟“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生命哲学。
为了拍好本片,饰演叶问的梁朝伟,饰演宫二的章子怡和饰演一线天的张震在开拍前各自苦练咏春、八卦掌和八极拳(其中张震还拿到了八极拳比赛的套路组冠军),这无疑让角色们的打斗水准有了基本保证,而武指袁和平的加盟,更是为全片的武打赋予了一种诗意的美感:在传统的功夫片里,袁和平的动作设计强调的是人物的击打效果,而在王家卫的武侠世界里,功夫只是暗藏于内涵表达下的展示,所以十分内敛。尤其叶问以一敌众和和宫二马三之间的对打时,人物脚步挪动,以及肢体在空中划出漂亮弧度的特写镜头非常多,这更能使观众看清其中章法,领略功夫奥义。因此它拿下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真是“舍我其谁”。
如果喜欢本文或有不同意见,请在评论区下方给笔者留言。敬请期待下期《金像奖历届最佳动作设计·动作电影篇》的盘点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