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够,信息成本太高,数据不够,无法监督,执政者目标函数不一定是社会利益最大,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计划经济最大的优点?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计划经济最大的优点(为何计划经济效率如此低)

计划经济最大的优点

信息不够,信息成本太高,数据不够,无法监督,执政者目标函数不一定是社会利益最大。

计划经济原理上是通过命令规划,绕过市场机制来1)配给资源、2)指挥生产、3)分配生产产品。仅就从第一步来说,就需要决策机构精确知道多少公斤煤、多少度电、多少水、多少个工人、多少台设备,在河北某地一天能炼多少吨钢材。这些事关生产的真实信息在相当长的时间政府都是不知道的。

中国在1973年才编出第一张实物表,而真正能帮助科学决策生产的投入产出表1987年才编出来,这时候计划经济早都被市场经济取代了。所以相当长时间中国都是在进行没有科学计划的计划经济。到底要用多少设备原来人力,全靠实际生产部门打报告 上边批条子。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各种信息上的扭曲、人情、部门利益交易。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国企养闲人。实际上本质就是因为决策部门不知道劳动力与产出的关系。

当然,计划经济还要假设执政者目标是社会利益最大。这个假设是否是真的就不知道了。从执政者角度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在政权上面待的越久越好。所以若是威胁自己的政权,增进社会利益的经济改革是不可能推进下去。经济改革不能威胁到政权稳固,于是不能操之过急,经济改革须要有助于政权稳固,于是不能停滞不前。

计划经济理论可能证明资源能够达到最优配置和有效利用,问题是仅仅是理论上,它忽略了执行中“人”这个要素。

苏联末年民怨沸腾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消费品危机,实际上,就算是吏治腐败、意识形态混乱,不涉及百姓民生问题太多,百姓有不满也会忍着,毕竟不算太影响生活,如同本朝一样。但是消费品危机这属于苏东社会主义体制本身的弊端最终导致的一个恶果,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就会导致不满情绪快速上升了。

记不清看过哪本书了,讲述几个中国学生在苏联末年时期去苏联留学的所见所闻,书中有一个情节印象非常深刻:几个留学生计划在宿舍里面自己做中式饮食,可是按照宿舍规定宿舍里面不准插大功率电源,怎么办呢?好吧,私下给宿舍管理员塞点钱,人家就不管了(不塞肯定管)。这边搞定后,几个人去商店排了半天队终于到了柜台,要买电锅,可是人家售货员表示没有货,哥几个悻悻只好准备回去,这时售货员突然叫住他们,从柜台下面拿出一个电锅,表示还有存货,但是价格要翻倍,就卖给他们,几个留学生只好让售货员宰一刀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关于苏联排长队购物的政治笑话,其实那种现象主要是集中在苏联后期,上面讲的故事只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那个时候苏联的百姓普遍遭遇那种情况,也因此黑市才会横行,也因此苏联百姓对苏联党国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