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一出,亲女儿白浪饰演年轻郎平引起了不少的讨论。郎平的一段综艺视频也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视频中,郎平表示对女儿想要打排球这件事“完全支持”,但是如果让她描绘女儿在这条路上的前途,郎平说:
“我觉得你没有前途”、“你不会成为世界级的选手”、“我是真的觉得就不要浪费时间了,好好学习吧”。
乍一听简直就是打击三连。
可是仔细思考就能发现郎平的智慧。
郎平不仅能够做到完全尊重孩子的人生选择,更做到了接受孩子可能无法成为最好。
做父母,最先需要明白的就是,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成龙成凤。
今天的快乐养育
是明天的悔不当初
不指望孩子成为人中龙凤,不代表要放任孩子野蛮生长。
《家有儿女》中刘星就曾埋怨妈妈刘梅没有在小的时候给自己报兴趣班。
“如果从小培养我,我也会弹钢琴,或者拉小提琴,或者吹小号……”
刘梅觉得委屈“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刘星这时候一番话怼得刘梅无话可说。
“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您就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教育我。”
确实如此,孩子小时候不懂事,认为学习又苦又累。可是做家长的却没有这样“不懂事”的权利,因为家长远比孩子更明白学习和吃苦的价值。
《虎妈猫爸》中的罗茜茜,爷爷奶奶对她溺爱至极,认为她的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直到要上小学之前,妈妈毕胜男才了解到自己的女儿已经比同龄的孩子落下了一大截。
快乐养育的结果并不快乐,不要等孩子长大了来埋怨自己时,才后悔当初的心软与放任。
作为父母,要学会接受孩子可能无法出人头地,却不能放任孩子变得一无是处。
刘欢夫妇对待女儿一直奉行“快乐教育”“放养教育”,但是在一次歌手的后采中,刘欢却表示出了后悔之情。
作为专业人士,刘欢其实可以看出女儿具有一般人没有的音乐天赋。可当初女儿不愿意练琴,刘欢却选择听之任之,现在回想,难免心生悔恨。
“从小没有迫使她学音乐,我觉得有点后悔。其实你迫使她练一练,她可能就很好。有这方面天赋的孩子,还是可以推一把。”
比按照孩子意愿进行放养更可惜的,是浪费孩子难得的天赋。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后悔药可吃,今天的快乐养育,就是明天的悔不当初。
“都是为你好”不一定真的“对你好”
中国的小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噩梦,叫做“我都是为了你好,长大你就明白了”。
很多父母,给孩子规划了无数的道路,唯独没有孩子自己想走的那一条。
《少年派》中,面对林妙妙难看的成绩,妈妈王胜男先是让林妙妙退出她喜爱的广播站,“学生以学习为主”,又不断否定述林妙妙画画的爱好,“那些你做得再好也没毛用,考试又不考!”
提到文理分科时,林妙妙认为自己文科好理科差,决定扬长避短学文科来提高成绩。王胜男却更加生气,认为学理科更有前途,更好就业,态度强硬不允许林妙妙学文。
好在有爸爸林大为从旁劝说,林妙妙最后还是选择了自己更适合的文科。
《小欢喜》中,面对方一凡偶然契机想学习艺术,妈妈童文洁的态度一开始也是强硬拒绝,认为学艺术难有成就,后来是在爸爸方圆的疏导中才选择了尊重孩子。
显然,林妙妙学历大概率会继续成绩垫底,方一凡不学艺术可能也难上本科。
可现实不是影视剧,实际生活中有多少孩子在文理科、学艺术还是文化课上不得不听从父母所谓“过来人”的安排呢?
其实有时候,孩子并不像父母想得那么幼稚,与经验之谈相比,身心的实际感受更能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在《亲爱的,热爱的》中,戴风的母亲就因为自己对网络职业的误解而反对儿子留在战队,要他去“干点正事”,结果差一点因为自己的偏见断送了儿子的职业前途。
这些家长眼中,理科比文科好就业,文化课比艺术道路更可靠,男孩子学一门技术,女孩子当个老师,就是最好的人生了。
“现在你不理解,将来就会感谢我们”,其实在未来,父母们哪里知道孩子对被选择的感激更多,还是对不反抗的悔恨更多呢?
纪伯伦在《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中对父母们说:“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多少父母以爱之名束缚孩子而不自知。
盲目的为孩子选择道路,反而会限制孩子的发展。
最高级的教育要回归孩子本身
如何养育好一个孩子是父母亲永恒的课题。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可孩子的人生却不允许试错。
因此,懂得如何对不同的孩子因材施教就格外重要。
首先,做父母,要找寻孩子的个性,扬长避短。
就像世上没有两片同样的叶子,世上也没有两个同样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或许内敛或许热情,可能沉稳也可能活泼。
一个细致耐心的孩子也许数学成绩很差,但是不妨碍她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
著名的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就是一个羞涩至极的人,却取得无数令人瞩目科学成就。
想像一下,如果他的父母在幼时要求他一定要成为一名口若悬河的演讲家,将是人类多么大的损失啊。
第二,父母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天赋。
有一句话这样说“真正努力过的人才知道天赋有多重要”。
深以为然,天赋是世界赠予孩子的礼物,浪费一分足够悔恨十年。
周杰伦的妈妈是一名美术老师,但是她发现了自己孩子的音乐天赋。
那时周杰伦家里条件很普通,但是妈妈叶惠美愿意一下子拿出好几万给儿子买钢琴、报补习班,在周杰伦对音乐厌烦时,又能狠下心来强迫孩子,甚至不惜拿着藤条监督他。
就是在这样严厉的管教中,周杰伦的音乐天赋一点也没有浪费,最终取得了华语乐坛“天王”的称号。
(童年周杰伦与妈妈合照)
著名钢琴家郎朗的爸爸也拥有同样一双慧眼。
郎朗两岁半时就能跟着动画片弹奏基本旋律,在此之前完全没人教过。
爸爸在发现这一点后,果断决定了儿子未来的音乐道路,开始逼迫郎朗学钢琴,无比严格,任何时候都没有一点放松。
也正是这样的选择和方式造就了郎朗。
养育孩子没有捷径,要靠每对父母一点点摸索,以经验为导向的固有思维要打破,一味放养快乐教育的谎言也不能听信。
每个孩子都是一棵树,也许不能都参天般高大,但挺拔与否,关键在于父母能不能给予合适的阳光和养料。
不放任、不盲目,回归孩子本身,找到真正适合孩子的路,才是最高级的教育应有的样子。
成长的道路需要父母和孩子一同走过,愿每对父母和孩子都收获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