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能补脑”一直是妈妈们的专属热搜,主要是因为鱼的脂肪中含有丰富的DHA,尤其是海鱼。

DHA能促进孩子大脑和视力的发育。有一说一,鱼确实是好东西。

但有很多妈妈就有点“走火入魔”,觉得鱼哪儿哪儿都好,鱼是上帝遗落世间的明珠,鱼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但有些鱼不能随便乱吃。

所以今天就好好地说说关于吃鱼的事儿。

给孩子多吃鱼有哪些好处(孩子吃鱼更聪明)(1)

鱼肉的营养优势

好消化:鱼肉组织结构疏松、细腻,很好消化。

低脂高蛋白:鱼肉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60%,主要存在于皮下和脏器周围,肌肉组织中含量甚少,如果不想食用很方便剔除,所以鱼肉是孩子食物蛋白质非常好的一个来源。

别给娃吃这几种鱼

对于吃货来说,这世上只有两种鱼,一种是能吃的,一种是想想办法也能吃的。

但是下面这几种鱼,可别给孩子吃。

汞含量高的鱼

汞含量高的鱼,像方头鱼、鲨鱼、旗鱼、剑鱼、金目鲷、胸棘鲷等汞含量较高的鱼,不建议给孩子吃。

不过大家也别担心,市场上很少会出现这些鱼,但妈妈们一定要了解。

刺多的鱼

刺多的鱼别说给孩子了,大人吃就要格外小心,总有某些小刺在放松警惕往下咽的那一瞬间,扎你个措手不及。

如果孩子不下心卡了鱼刺,不要喝醋不要吃东西,能顺下去靠的都是侥幸,大概率会越卡越深,甚至还有可能刺伤食道。

最好的办法就是啥都不要做,及时止损,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医生小灯一照,小镊子一夹,比啥都来得快。

腌制烧烤的鱼

给孩子吃的鱼要以清蒸水煮为主,既健康也能最大程度保留鱼的营养成分。

腌制煎炸烧烤处理过的鱼“罪恶重重”, 营养物质损失大、钠含量高、脂肪含量高、容易产生致癌物质。

野生、生长周期长的鱼

野生的鱼如果生存环境不达标,鱼体内就会富集有毒有害的物质,所以大家别太盲目追求野生鱼。

鱼野,有毒有害物质更野。而生长周期长的鱼,因为活得时间很久,所以体内富集的有害物质也多。

选择什么样的鱼更好?

我们常吃的食用鱼按生活习性可分为淡水鱼和海鱼。

淡水鱼常见的有鲤鱼、草鱼、鲢鱼、鲫鱼、武昌鱼、罗非鱼、鲈鱼、鳝鱼等;

海鱼则包括带鱼、金枪鱼、大黄花鱼、小黄花鱼、鲅鱼、海鲈鱼、三文鱼、多宝鱼等。

在选择鱼肉时,最好选择刺少、易去除的种类,如鲈鱼、武昌鱼、罗非鱼、带鱼、黄花鱼和三文鱼等。

淡水鱼和海鱼营养成分差不多,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深海鱼部分营养素含量比淡水鱼高一点,如DHA,但深海鱼不得不考虑重金属污染的问题,所以每周吃1-2次即可。

孩子每天要吃多少鱼?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提出:

7~12月龄:每天摄入肉禽鱼50g;

13~24月龄:每天摄入肉禽鱼75g;尽量保证一周给孩子吃2~3次的鱼,至少1次是富含DHA的鱼。

2~3岁的孩子,FDA建议孩子每周要吃1~2次富含DHA的鱼,每次约30g。

如何挑选新鲜的鱼?

挑鱼也是十分讲究的,要想买到新鲜优质的鱼,小技巧不能少。

1. 一闻:首先,作为一条鱼,有鱼腥味可以理解,但不能有酸臭味儿、氨水味儿,那种一闻就宛如置身厕所的鱼,别买!

2. 二看:看鱼的眼睛是不是清澈透亮,微微发凸的,就真正的“死鱼眼”该有的样子。如果眼睛浑浊,眼珠凹陷,别买!

3. 三撩:撩起鱼鳃,鱼鳃要是红色的才新鲜,如果鱼鳃发暗,别买!

4. 四弹:弹弹鱼背上的肌肉,看是不是Q弹的,如果是软塌塌的,别买!

当然,如果大家买速冻鱼的话,就挑日期比较近的、大超市里卖的、颜色没有发黑发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