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商务信息网讯 宋先生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耳疾老人,2013年7月25日上午,高温炎热,宋先生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如皋市消费纠纷调解服务中心的调解大厅,神情激愤地向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反映:一位远到而来的亲属,为了表示对老人的孝心,于2013年7月16日在如皋某助听器经营部购买了一只价值2480元的西门子数字型耳背式助听器相赠因为对医疗器材缺少认识,所以该亲属根据店里销售人员的推荐,购买了此款助听器,同时还按照销售人员的嘱咐,让老人一周左右到店里去调试适配但是,老人前去调试时,销售人员调试了很久,老人佩戴后仍感觉极为不适,耳朵里一直出现啸叫耳鸣并伴有头晕等症状,极为难受后再经过店里专业人员继续调试了近两个小时,还是未能解决问题因此,宋先生一家提出退货他们原以为,像西门子这样的大品牌一定会从消费者实际出发,妥善解决退货问题不料,该经营商却以“公司总部规定只许加价更换更高档型号,不许退货”为由,断然拒绝对此,宋先生一家人感到十分困惑无奈之下,他们来到消协进行投诉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西门子一过保修期就坏?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西门子一过保修期就坏(如皋七旬耳疾老人与大品牌西门子退货维权的较量)

西门子一过保修期就坏

如皋商务信息网讯 宋先生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耳疾老人,2013年7月25日上午,高温炎热,宋先生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如皋市消费纠纷调解服务中心的调解大厅,神情激愤地向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反映:一位远到而来的亲属,为了表示对老人的孝心,于2013年7月16日在如皋某助听器经营部购买了一只价值2480元的西门子数字型耳背式助听器相赠。因为对医疗器材缺少认识,所以该亲属根据店里销售人员的推荐,购买了此款助听器,同时还按照销售人员的嘱咐,让老人一周左右到店里去调试适配。但是,老人前去调试时,销售人员调试了很久,老人佩戴后仍感觉极为不适,耳朵里一直出现啸叫耳鸣并伴有头晕等症状,极为难受。后再经过店里专业人员继续调试了近两个小时,还是未能解决问题。因此,宋先生一家提出退货。他们原以为,像西门子这样的大品牌一定会从消费者实际出发,妥善解决退货问题。不料,该经营商却以“公司总部规定只许加价更换更高档型号,不许退货”为由,断然拒绝。对此,宋先生一家人感到十分困惑。无奈之下,他们来到消协进行投诉。

接到投诉,调解人员按照程序将双方当事人召集到调解服务大厅,慎重组成了调解庭。经过询问,了解到之所以宋先生极其不适应该型号助听器,是因为其亲属购买该助听器时,并不是根据老人听力实际受损情况进行选定的,而是根据销售人员的热情推荐才购买的该型号助听器。但是,经过店里多次调试后,老人始终未能适应该助听器。询问中,双方当事人各持己见。消费者一方愤怒地表示:由于该助听器经过店里专业人士多次调试后,老人佩戴仍感觉十分难受,不但增添了老人的烦恼,还让家人也伤透了脑筋,对该品牌助听器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坚决要求退货。而经营者却表示:该助听器已经调试到最佳状态,老人佩戴后应该没有问题,只是不习惯而已。公司有规定,商品一经售出,若无产品质量问题,只可加价更换更高档的型号,但绝不可以退货。退货?还是加价更换?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

调解人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助听器作为凭许可证经营的二类医疗器械,不属于普通商品。如果只是佩戴不习惯,应该不会出现啸叫耳鸣并伴有头晕等强烈的生理反应,佩戴者需要的是改善听力的效果。既然允许消费者加价更换更高档型号,那就说明收回该助听器并不影响二次销售。调解人员建议经营者通融一下,作退货处理。同时,调解人员还耐心劝说经营者,要从同情弱者的角度出发,消费者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耳疾老人,天气又如此炎热,老人行动很不方便,让双方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视耳疾老人如同自己的父母。虽然调解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反复劝导。但经营者仍然强调公司有规定拒绝退货。眼看着调解陷入僵局。调解人员让经营者向公司总部请示以后,再择日进行调解。

数日后,经营者答复调解人员,经过请求地处苏州的公司总部,仍然坚持原先“只加价换,不退货”的处理方案。这种根本不顾及消费者利益和剥夺消费者选择权的做法,再次令消费者非常激愤。在得到回复后当天,宋先生一家又来到经营者店里说理,引起周围不少群众围观,110工作人员也出现在了现场。

经营者的霸王做法也激发了调解人员心中的义愤。于是,调解人员联系了当地合作维权的电视台记者,告知了该起消费纠纷的全部事实经过。按照《消法》的规定,媒体也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力量。记者在得知此情况后,立即到该店采访,提出让经营者和消费者对着摄像镜头就此事进行讨论。得知电视台也关注这一消费纠纷,经营者慌了手脚,又一次与公司总部负责人联系汇报。先得到公司总部答复:要求消费者贴补200元才能办理退货。对此,消协调解人员明确答复此举属于无理要求,消协和消费者都不可能答应。无奈之下,经营者再次请示公司总部后,终于同意了消费者的无条件退货要求。

这起维权故事十分典型。助听器之类的医疗器械的销售模式跟一般的医疗器械不同,具有其特殊性。经营者是凭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经营的,对于消费者是否适合佩戴,完全拥有明确的已知专业,而消费者恰恰相反。同时,目前法律尚无助听器类的相关“三包”规定,如果产品无质量问题,确实没有“无条件退货”的规定。消协只能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来进行调解。主张让经营者退货处理也的确没有法规可循,只是在情理上说得通。正是因为缺少法规的强有力约束,经营者在起初对这起消费纠纷的处理才会十分强硬和霸道。

西门子作为世界知名品牌,仅凭消费者一个人的力量,确实无法与之对抗。但是,正所谓“失道者寡助”,消协联合媒体,将经营者的霸王行径向社会公众披露,这种舆论监督力量足以让经营者胆战心惊,促动其沿着社会和谐和遵守公共准则的方向作取舍,这也最终促成了宋先生奋力抗争国际大品牌的消费维权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