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是我们读书学习,认识文字,理解文章等等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我认为现代字典其实存在很多明显的错误另外,在这个甲骨文横行的年代,我认为有必要去纠正一些乱讲甲骨文的现象下面是我对一些字典的解释的怀疑,并说说个人的看法,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男说文解字甲骨文演变?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男说文解字甲骨文演变(现代字典的错误解释)

男说文解字甲骨文演变

字典是我们读书学习,认识文字,理解文章等等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我认为现代字典其实存在很多明显的错误。另外,在这个甲骨文横行的年代,我认为有必要去纠正一些乱讲甲骨文的现象。下面是我对一些字典的解释的怀疑,并说说个人的看法。

寒,在现代字典有个解释是害怕,用的例句是,寒心。我真不知道这些个编辑字典的人是不是小学没毕业,还是从来没用过这个词语,还是从来没经历过生活。寒心,指的是害怕吗?你随便问问一个路人,你看看是不是害怕的意思?什么是寒心?是心灰意冷,是失望,失落。不是害怕。比如,某些军官平时喊口号喊的很响,激情昂扬,但是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却灰溜溜地逃跑了,让战士们感到寒心。这里的寒心是害怕吗?并不是,是失望。这个时候战士已经不是害怕长官了。再比如,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养大,但到了老了病了,子女却不来看望父母,让父母感到寒心,这里的寒心是害怕吗?父母用得着去害怕自己的子女吗?这里的寒心也不是害怕,是失望。

为什么用寒心呢?因为寒是这个时候的真实感受,有句话说心感到拔凉拔凉的,说明我们的心是会感受到温度,只不过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凉,是寒了。

我们再来看【福】字,现代字典里面有个解释,把【福】字解释为,祭祀的酒肉,例句为,福酒,福肉。福怎么会有酒肉的意思呢?纯属扯淡。照这么说,福字还有袋子的意思,比如福袋。福字还有田地的意思,比如福田福地,还有面相的意思咯,比如福相。照这么解释,福字会有无穷无尽的解释跑出来。现代字典很多字的解释根本就不是解释汉字,是解释词语。只有英文才会去解释单词。汉字是和英文不同的,汉字是字。汉字并不是有很多意思的,你不要解释一个词语就变成一种意思出来。其实每个字准确来说就只有一个意思,只是有时候可以衍生出一些和它类似的意思出来。福酒并不是说是祭祀的酒肉,福和祭祀本来并没有关系,只是祭祀主要是祈求上天降福。所以才叫做福酒,福肉,要解释为是“作福用的酒肉”,而不能解释为“祭祀用的酒肉”。

所以【福】字还是其本意,但可惜的是,现代字典连它的本义也没解释清楚,什么是【福】,【示】字旁表示的是神圣的美好的东西。右边的【畐】字呢,是饱满之义。比如带【畐】的富字,就是饱满之象,还有其他带有【畐】的字也是饱满之象。所以【福】是什么意思?是神圣的美好的东西非常地多,饱满。

同样,现代字典在解释【巴】的字的时候,把【巴】字解释成了【蛇】,因为有【巴蛇】这个词,当然,在《山海经》里面确实有说到【巴蛇食象】,但一个词语就能说明【巴】的本义是蛇吗?还有个词叫做【下里巴人】呢,难道【巴】也可以指人?【巴山】难道巴的本义也是山?这些解释简直惨不忍睹,漏洞百出。

还有就是哪个名人说了这句话它就变成有这个意思,比如许慎说【巴】的意思是“食象蛇”,就一堆人认为它的意思就是蛇,在解释甲骨文的时候也认为,巴字长的像蛇,其实根本不像蛇,只是我们主观臆断地认为,既然许慎都这么说了,它肯定是蛇的意思。诶,一看甲骨文,这个字还挺像蛇的,所以认为这个字就是巴字。还有些人认为,巴蜀之所以叫做巴蜀是因为蜀山有很多蛇......

天啊,这就是一些所谓的专家的逻辑吗?这简直就是对逻辑的践踏啊!蛇很多的地方多了去了,比如人家云南就很多玩蛇的,广西和海南的蛇也很多,它们为什么不叫做巴?因为【巴】根本就不是“蛇”的意思,说文不是神仙写的,许慎也会有许多错误的地方,也会有许多认识的局限性,权威可以参考但不能迷信。还有所谓的甲骨文中的【巴】字根本就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它就是甲骨文中的【巴】。只是某些专家认为它是,所以就很多人盲目相信。其实所谓的甲骨文的证明存在非常非常多的争议,现在基本就是哪个人的权威大,就相信哪个人的,哪个人比较出名哪个人就正确。请问有谁能够真正去证明甲骨文中的【巴】字呢?

即使【巴】的意思真的是蛇,又有什么意义呢?说明【巴】字可以当蛇字使用?说明【巴】有毒?能组词为【巴毒】?实际上毫无意义,这不仅不会指导我们阅读古籍,阅读现代文,还会误人子弟,把【巴】字看成是蛇字来看待,但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巴】字有“蛇”的意思。

那么【巴】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实际上它只是一个象,什么是象,就是抽象,印象。抽象出来的概念,这个概念来源于形,但是又从形中脱离出来了。所以倒回“形”去解释汉字没有意义。什么意思呢?就跟我们前面章节中讲到的【扁】字一样,【扁】是指扁担吗?不是。扁是指牌匾吗?也不是。扁是指鳊鱼吗?也不是。【扁】只是一种象,扁扁的这种象。它不是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当然,没有它们扁也不是扁。我们在解释【扁】字的时候会把【扁】字倒回到“扁担”去解释吗?肯定不会,因为如果用扁担去解释【扁】字,那么扁字就有了扁担的其他意义。比如扁担是比较长的,扁担是挑东西的,但是【扁】字有“长”的意思吗?有“挑东西”的意思吗?完全没有。

同理,我们去解释【巴】字的时候能够把【巴】解释为“蛇”吗?这样解释【巴】就会带有蛇的其他意思,但实际上【巴】字也和【扁】字一样,只是一种象,就是弯曲凸起的一种象。把【巴】字解释为“蛇”就如同把【扁】字解释为“扁担”一样。注定是解释不通的,许多研究甲骨文的人就是犯了这样一个错误,太注重于形,偏执于形,总是有一些人认为汉字就是象形的,象形本身没有错,但并不是像一个事物的所有形,是像它的特点。这个特点经常是很多事物的共同特点,不是单个东西的。所以汉字几乎从来不会单独去表示任何一种具体的事物。比如【单】字,【单】表示的是“被单”吗?或者表示的是“菜单”?我们会用“被单”或“菜单”去解释【单】字吗?不会,【单】也是一种象,薄象,孤独象,不二象,也是被单和菜单的共同特点。

传承,有些研究甲骨文的人认为,从甲骨文到金文到《说文》的内容,它们是存在传承性的。所以他们认为,甲骨文是字的根源,甲骨文不会错的,而今天的某些含义是错的。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如果甲骨文的意思和今天有所差异,本身就证明甲骨文的确切性值得商榷。语言是大家实践和使用的最终结果,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意思(包括文言文和方言)才是汉语言真正传承的结果。其他的书籍注释都参杂着个人的看法,是理论和指导。但我们的语言已经实践了。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已经完成了,现在是实践反馈理论的时候了。也就是说,我们实践的意思才是某个字的真正意思,因为实践来源于大众,而不是某些名人说了是这个意思,它就是这个意思。如果甲骨文真的存在,也一定要参照现代语言或者参照文言文。而不能异想天开,随意想象。

比如【高屋建瓴】的【建】字,现代字典就把这个【建】字解释为,“倾倒”。整个词的意思是,在屋顶倾倒水,比喻顺势而下,势不可挡。但是我们查看所有的古籍字典注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有把【建】字解释为“倾倒”这个意思,现代的语言普通话方言词语,也没有任何一处可以把【建】字解释为“倾倒”,它衍生义也和“倾倒”没有任何关系?请问【建】为“倾倒”这个意思怎么来的?没有任何依据。“倾倒”就是某些专家专门为“高屋建瓴”而制造的意思。请问我们可以随意为一个字制造意思吗?这就是随意想象,异想天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