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过止血慢、难愈合的经历?
别担心!
福大学子研发出止血胶产品“秒凝1号”
有效攻克了止血困难问题
他们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
一路披荆斩棘
凭借《秒凝科技——开启流体止血新时代》项目
在全国总决赛斩获金奖!
他们经历了哪些困难
又收获了怎样的经验和成果?
让我们一起走进“秒凝科技"团队
了解他们的故事吧!
团队介绍:《秒凝科技——开启流体止血新时代》项目的获奖团队来自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该团队获得杨黄浩副校长的大力支持。杨黄浩副校长亲自带队,与张进、伍宇翔、林泉富三位老师共同担任指导老师,研究生李飞翰担任团队负责人,与本科生谢静雯、李佳琳、王冬冬、陈怀洋等9人组成学生团队。在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秒凝科技”团队获得了福建省主赛道唯一金奖,也为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创造了历史首金。
01
▶攻坚克难,“让技术成为硬实力”◀
“我一直告诉自己,有问题就该解决问题,而不是怨天尤人。”
一份从容面对国家级大赛的底气
一个缓解焦虑感的“小窍门”
那就是——
克服重重困难
突破层层瓶颈
找到过硬的产品技术!
传统的止血方式,比如纱布按压、缝合或者电凝,在大剂量喷血、肝脏渗血、神经错综复杂等情况下的止血速度非常慢,持续的按压更会对伤口周围组织造成二次伤害,进而影响愈合;此外,现有的止血凝胶在湿态环境下有效性差,容易脱落。而“秒凝科技”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止血机理,研发出止血胶产品“秒凝1号”,成功攻克了上述传统止血方式的“硬伤”。
什么是“三位一体”止血机理?
队长李飞翰介绍:“我们将止血胶注射在伤口上,首先,它黏附组织,快速封闭伤口;其次,它构筑物理屏障,形成保护膜保护伤口;最后,它能激发内源性凝血机制,促进红细胞血小板聚集,加速止血。”
“秒凝1号”的诞生来之不易
即使课题组已积淀5年的实验成果
仍然存在产品耐压能力和生物相容性等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团队成员们从零开始打磨
李飞翰坦言, 过去研发的产品酸性强,会对肌肉、骨骼有一定的腐蚀性。产品研发的前期过程可谓煎熬:由于疫情,她有近半年的时间无法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只能通过海量地参阅文献为产品寻找突破口;返校进入实验室后,她的项目仍然未见转机,预实验频频失败。
面对瓶颈期,灰心是难免的,李飞翰甚至产生过“自己究竟是否适合从事科研工作”的怀疑。但是,张进老师引导她突破思维惯性,选择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李飞翰本人也迎难而上,永不言弃,她说:“我一直告诉自己,有问题就该解决问题,而不是怨天尤人。”
经过了大量、重复、枯燥的实验,“秒凝1号”终于问世——李飞翰在海洋生物贻贝、藤壶处获得启发,仿生海洋贻贝黏附蛋白中酚羟基和藤壶粘附中静电相互作用的粘附机理,选取含有大量酚羟基的单宁酸作为粘合剂,选取与藤壶黏附蛋白有重复基因并且具有共同的进化起源的丝素蛋白作为粘合加强剂,同时引入海藻酸钠去除表面结合的水层,打通了过去止血凝胶的死穴。
张进老师补充:“‘秒凝1号’的止血速度非常快。在被钝器捅破的猪心脏上注射凝胶,30秒内心脏立即停止出血,血压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此外,它不会留下疤痕;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解决了生物相容性的问题,它的酸碱度和人体环境类似。”
02
▶“把知识从书架搬到货架上”◀
“在与医药企业攀谈的过程中,我终于对厂房成本有了概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需要强大的技术基础
市场的推动力也不容小觑
因此团队成员走出实验室
以市场为驱动
不断探索新渠道
“秒凝科技”团队秉持“渠道优先,学术致胜”的推广理念,力求更快更广地扩展市场。在产品研发阶段,“秒凝科技”团队多次前往多地的医院、医药企业考察,了解临床手术的痛点和需求;在“秒凝1号”的生产过程中,团队自建生产线,自主把关核心的改性、配方工艺,从而避免核心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泄露;在市场营销阶段,团队采取“合作医院直销、委托代销”相结合的方式销售产品,以实现更快、更广地拓展市场。
团队成员陈怀洋主要负责市场部分,由于行业信息的敏感性和不透明性,很多行业内部的数据难以在公开的信息平台获得,为此,他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挖掘有用的信息。他举例说:“当时为了了解一平米厂房的价格,我通过一层又一层的人脉关系才联系到了一家医药企业的老板,在和他攀谈的过程中,我终于对厂房成本有了概念。”
“秒凝科技”团队通过推进产品落地实现将知识“从书架上搬到货架上”。目前,“秒凝1号” 完成从大鼠、兔子到猪的临床前全部动物实验,已经成立公司并正在进行相关申请和评估,预期2024年初完成上市申报。某海外品牌止血胶的代理商这样评价“秒凝1号”:“产品的成果超出我的预期,这让我很激动。”
03
▶各司其职,百折不挠◀
“这是一场对身心的历练,但同时也见证了我们的蜕变。”
在团队不断磨合的过程中,为了成员能更高效地各司其职,团队成员的分工都有所调整,比如,起初负责市场的李佳琳在备赛后期挑战了线下路演;负责财务的陈怀洋转攻 PPT 的制作和视频的剪辑。石化学院的谢静雯在初入团队时,主要负责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对接以及商业策划书中专业性强的部分,但是经过了几次培训营,成员们认为她的复盘能力比较优异,于是她便成为了团队的秘书,负责每一次会议、培训的总结。
被问及“用一个词语形容自己的团队”这个问题时,“秒凝科技”团队的成员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百折不挠”。
他们说
谢静雯回忆备赛期间的艰难时刻,她说:“比赛后期,我们希望能够尽善尽美。可是,已有的 PPT 内容已经非常丰富,跳出原先的思维圈套又是很困难的,所以很难做出新颖的改动。”这让团队成员心力交瘁。即便如此,“秒凝科技”团队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借鉴往届作品、寻求指导老师建议,反复地修改 PPT,将精益求精的态度贯彻比赛始终。
李佳琳补充道:“在比赛后期,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到 PPT 的制作过程中,甚至有成员专门负责核查 PPT 的文字间距。自始至终,我们团队的成员都是固定的,从来没有人离开。7个多月,从头走到尾,大家成了很好的朋友。”
在整个备赛期间,“秒凝科技”团队参加了一百多场培训,这也意味着,他们进行了至少一百次头脑风暴,组织了至少一百次复盘,准备了至少一百份 PPT。
陈怀洋说:“比赛结束后,我回顾了自己做的第一稿 PPT,看完直呼‘看不下去’。100多场培训,100多份 PPT,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对我们来说,这是一场对身心的历练,但同时也见证了我们的蜕变。”
“秒凝科技”团队的佳绩
成为2021年福大十大新闻之一
这一支自始至终同甘共苦的团队
被载入福大史册。
不久的未来,
团队将在稳步落地进程的同时,
通过开拓大动脉止血领域和开发系列产品
来增强品牌的底气,
进一步开启流体止血的新时代。
让我们共同为优秀的他们喝彩!
来源:福州大学
编辑:黄灵箫
审核:王晓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