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胜刚强?你们赞同这个话吗?

我之前一直不明白,到底何为柔弱胜刚强?有人说水滴石穿,有人说英雄难过美人关。

我终觉得这理解不太对,如果,老子真提倡柔弱,提倡处下,那请问这跟提倡刚强,提倡处上有什么区别?

怎么推理,都觉得矛盾,因为,柔弱胜刚强,但刚强也可轻易摧毁柔弱。那怎么就柔弱要比刚强更好呢?

以前,不知听谁说过,老子说人当和婴儿一般,人壮年了反而不好。当时,我就一百个想不通,怎么婴儿还能比成人厉害?

直到现在,真正把《道德经》仔细读下来,方觉得弄错了很多东西。

而在我看来,老子还真从没教我们要柔弱处世,更没让我们做个柔弱的人。

柔弱胜刚强,并不是柔弱比刚强更好的意思。而是说柔弱可以克制刚强!用刚强对刚强,不如以柔克刚。

我认为老子眼里,柔弱和刚强是一样好的,没有哪个比哪个更好。所以,我认为老子没有提倡人应该柔弱。

道德经反弱之道(初解道德经36柔弱胜刚强)(1)

现在就第三十六篇,我们来看下老子提出“柔弱胜刚强”的语境: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简单翻译一下,然后我给大家说个春秋时的故事,大家就懂这段话的意思了。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微明

故事的名字叫“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就是郑国国君郑寤生,「段」是他的弟弟郑段,「克」是表达亲兄弟两个争斗像两个国君打仗一样,所以用克。「鄢」,就是郑寤生彻底击溃郑段的地方;

这里着重要讲的就是他们是怎么争斗的,郑寤生是怎么打败郑段的。

这里我截取一段李明老师在《一说春秋》里的讲述:

郑段被郑寤生分封在京邑,京邑很可能是郑国除了制邑之外防御力最强大的城市,但是京邑并没有让郑段感到安心。他到达京邑之后,立即开始着手扩建城市,加固城墙。这一切,都被有心人看在眼里,这个人就是郑国的大夫祭足。

祭足向郑寤生打小报告说:“都邑城墙超过百雉,是国家的灾难。先王的制度,大型都邑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型都邑不超过五分之一,小型都邑不超过九分之一。”

雉,是春秋时代城墙的计量单位。春秋的筑墙方法,是把木板用绳子束紧,填上土夯实,然后一板一板地从下往上摞。筑墙所用木板长1丈,高2尺,5板1堵,3堵1雉,一雉墙长3丈,高1丈。诸侯国都也有一定的规制,分为七里城,五里城,三里城。郑国是侯伯级别的国家,国都的城墙一面5里长,1里180丈,5里就是900丈,即300雉。国都300雉,大型都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不能超过百雉了。

祭足继续说:“现在京邑的城墙已经不合规矩,如果再不加以限制,必然要对国君您产生威胁。”

这里我们要加一个小小的脑洞。以今天来论,河南省的面积比北京市大了不知道多少倍,试问,河南省的省长,敢对中央指手画脚吗?能对中央造成威胁吗?肯定不能。原因是我们现在的省长是由中央委派,首先没赋予兵权,其次只有部分的治理权和财权,省长能够动员的力量十分有限。但春秋时候就完全不同了。

郑段虽然是郑寤生分封的,但他在自己的封地上拥有至高的权力,完整的治理权、财权,甚至征兵权,在他的封地上,他就相当于一个国君。所以,当他的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是有可能威胁到郑寤生的地位。这也是春秋中后期大夫权力逐步膨胀的一个根本原因。一个封臣,他的实力要用什么来证明呢?只能是城市的大小。所以春秋时代,对城邑的大小有很明确的规定。

祭足表达了他的忧虑,但郑寤生却说:“武姜想要,寡人又怎么能逃避危害?”

祭足又说:“武姜的贪心哪儿有个头啊?不如及早安置郑段,不要让他毫无节制,否则就不好处理了。杂草蔓延还不容易清理,何况国君宠爱的弟弟?”

郑寤生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就等着看吧。”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源出于这里。从郑寤生口中说出,一直流传到今天。

郑寤生对郑段筑城这件事没响应,可郑段却没闲着。没过多久,郑段要求郑国西边和北边的边邑向郑寤生效忠的同时,也对自己效忠。我们前面讲过,京邑,在河南省的荥阳,而郑国的都城,是在河南省郑州的南边,相对位置来说,京邑是在郑都的西北边。郑段要求西边和北边的边邑同时向他效忠,也就意味着郑国从东北角到西南角的对角线划开,被一分为二了。

这下连郑氏公族里都有人开始感到不安了。郑国的公子郑吕跑来劝郑寤生说:“国家经不起这样的分裂,国君您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将国家送给太叔,请让臣去侍奉他;如果没有这样的打算,就请除掉太叔,不要让民众产生二心。”

但郑寤生还跟没事人似的,说:“无需烦恼,他会自取灭亡。”

无论郑寤生不敢管还是不想管,郑段继续加紧攻势。他又要求西边和北边的边邑完全效忠自己,势力直达廪延,郑国实际上已经分裂了。郑吕又坐不住了,跑来找郑寤生说:“行了行了行了,已经够了,如果郑段力量再加强,就无法限制了。”

郑寤生还是老样子,说:“不行仁义,民众就不会和他亲近,实力再强迟早都会崩溃。”

前有祭足提出担心,后有郑吕三番五次的劝,可是郑寤生好像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掌握了问题的关键,那就是制邑。我们再打开地图看一看,京邑是在郑都的西北角,但是制邑也在京邑的西北角。制邑就像一根芒刺,郑段不管怎么折腾,都没办法实质性的分裂郑国。正是因为牢牢掌握了制邑,所以郑寤生一点儿都不担心。

再说郑段,加固城墙、聚集粮草、修缮武器、备足了步兵和战车,准备偷袭郑都,武姜则做为内应准备为他打开城门。这个计划被郑寤生知道了,他听说了发动攻击的时间,说:“时机已到。”接着命令郑吕率车兵200乘讨伐京邑。

郑吕兵临京邑城下的时候,京邑背叛了郑段,投降了。郑段正在攻打郑都的路上,一听说大本营没了,哪还敢攻击郑都,他绕过了郑都,往北逃亡到了鄢邑。郑寤生完全没有给郑段喘息的时间,继续讨伐鄢邑。郑段在鄢邑无法立足,本年的五月二十三,郑段流亡到共,共是卫国的地盘,郑寤生就没再追击了。

好了,截取的故事有点长,不过,李明老师实在讲的很好。删减了,就没有哪个味道了。

道德经反弱之道(初解道德经36柔弱胜刚强)(2)

我们回归正题,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哥哥的郑寤生一开始其实就可以打消弟弟的气焰。但是,他没那么做,反而是用了老子的,“将欲废之,必固兴之”。放任弟弟越来越猖狂,而他呢,一开始就知道结局,所以他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而最后的结局也如他所料,其实,他要的就是完败弟弟。

如果一开始郑段什么都还没行动的时候动手,那他就会得罪母亲,会需要面对国人的舆论。但是,在郑段越来越张狂后,那他再出手就变的名正言顺,还得国人的拥戴。

所以,我说老子说的这几招简直是帝王权术。当然,这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运用。比如庞氏骗局,比如股市割韭菜,比如溺爱捧杀。

我记得前几年网上有个很有名的句子是这样说的:

“世人秽我、欺我、辱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我应该怎么办呢?”

“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几年你且看他!”

这一段对话,我觉得和老子说的是一个意思。而且,一定要注意,他绝不是教人忍气吞声!

郑寤生从始至终都是把握大局,胜算在握的人。他只是将自己潜伏起来,等一个一举反击,彻底击溃对手的时机。可不是真正的忍气吞声。

所以,老子接下来说: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德经反弱之道(初解道德经36柔弱胜刚强)(3)

你现在还觉得老子说的柔弱胜刚强,是让我们以柔弱处世吗?

老子是教我们用柔弱克刚强,用最小的力气来打倒刚强,不要硬碰硬!可不是让我们时时都要保持柔弱。

我依旧坚持老子提倡的是正反两用,不要去死守柔弱,或者坚持刚强。该柔时柔,该刚时刚,始终不失本心目标才是正解。

下面说下“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这个还真琢磨了老久,最开始用觉得感觉很突兀,似乎和前文意思不搭调。

后来,我觉得的应该这样翻译:

鱼不能脱离它生活的深渊潭水,利国之器是无法看见的。

鱼和渊是一体的,如果鱼脱离了渊就死了。而国之利器,并不是指强大的武器或者政权。它不明确指什么东西,但是这个东西一定是利国的。

不可示人,通行版一般翻译为,不可以随意拿出来给外人看。

我认为这里应该是看不见的意思,不是不能拿出来给人看。而是表达,真正利国之器,人们看不见。

这里暗指“道”。就像老子自己在二十九章中写道“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这里说的也是道利天下,而不可让人看见。

如此,也可以印证我们前面说的老子并没有提倡柔弱比刚强好。而是,让我们认识到柔弱和刚强本来一体,不可分割,分开了就可以被消灭。

故,我们当守一,用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