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思想不先进,装置就永远先进不了!”

“我们也深深地感到,当组织由衷尊重关爱每一名员工时,员工回报给组织的是无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冯瑛冰 尚前名

走进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以下简称燕山石化)烯烃厂的中控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面墙上悬挂的由反映中国第一套30万吨/年乙烯装置建设过程的老照片组成的“厂史墙”、烯烃厂历年来获得的各种奖项组成的“荣誉墙”、各类先进模范照片组成的“光荣榜”以及展示党建成果和企业文化的“文化墙”。

这其中,最抓人眼球的,是“让员工天天好心情 让好心情成为生产力”两行艺术大字。

“从心理学上说,人在心情好的时候做事情会更加积极主动。相反,人如果情绪不佳,不仅工作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还可能做出一些极端行为来宣泄情绪。”燕山石化公司烯烃厂党委书记顾建宁介绍说。

从2016年开始,烯烃厂围绕“好心情也是生产力”这一主题,主攻干部员工思想建设,从最初简单的主题关爱活动,升级到后来的党委品牌建设,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基层党建之路。

“这一活动的核心,就是把关爱员工和发展生产力结合起来。”采访中,燕山石化首席专家佟明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谈到,事实证明,通过开展这一活动,烯烃厂各党支部和全体干部员工在安全环保、生产经营、检修改造、攻坚创效、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完成各项任务目标提供了坚强保证。

十九大安全生产理念(瞭望促生产从强思想和多关爱入手)(1)

燕山石化打造千万吨级清洁高效油品生产基地。图为燕山石化炼油厂四蒸馏装置 燕山石化供图

思想先进了装置才能进步

穿行于“厂史墙”,一幅幅老照片仿佛诉说着燕山石化曾经的光辉岁月。

上世纪60年代,为保障北京成品油供应,中央决定在北京西南建设一座现代化炼油基地。1970年7月20日,北京石油化工总厂正式成立,成为我国第一个炼油化工联合企业。

1976年,随着国内第一套年产30万吨乙烯装置在这里正式投产,燕山石化迎来了又一个高光时刻。

“这是新中国化工领域的标志性事件,在此之前,全国乙烯年产量只有几万吨。”顾建宁说,每次看到这些光荣历史,内心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然而,到2016年,运行了整整40年的燕山乙烯设备老化问题日趋严重。那一年,依据国际流行的所罗门乙烯绩效分析,燕山石化乙烯装置的负荷、高附收率、能耗及固定费用等指标,在国内7套参评装置里均处于落后位置。

受此影响,烯烃厂(时称化工一厂)出现了技术经济指标落后、非计划停工增加、安全环保问题不断、“三基”工作滑坡、人才流失严重等不良局面。

“曾经的行业排头兵,如今成了落后分子。”顾建宁感叹,尽管企业不断改进考核办法,但效果却并不理想。干部员工士气低落,由此带来的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改变这一状况,时任烯烃厂领导班子广泛开展调研、反复研讨,一致认为,解决的关键是人的思想,最重要的是重新唤醒和激发干部员工勇争第一的精气神。

很快,一场主题为“忆传统·明责任·当标杆”的教育活动在烯烃厂深入开展。从编写企业文化故事、印制《光辉的历程崇高的使命》主题教育材料,到五四青年节组织题为“畅想青春,志在一流”的诗歌朗诵会;从员工围绕“对标先进,我们还有哪些差距?”等议题开展广泛讨论,到各班组深入查找本装置以及国内外同类型装置曾经发生过的事故来进行学习和反思……在为期一年半的活动时间里,烯烃厂打响了一场“从超越自我到争当标杆”的战役。

功夫不负有心人,笼罩在干部员工上空的愁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

2017年5月的一天,烯烃厂乙烯装置分离三班班长王新民在巡检过程中闻到一缕若隐若现的丙烯味。

“当时的第一反应,可能有泄漏了。”王新民至今还清晰记得当时的情景:为了查找漏点,他带领班组6名班员,人手一把喷壶,在因蒸汽管线辐射产生高温的压缩机房里,对丙烯压缩机附近的设备、管线进行地毯式排查。

在挥汗如雨中坚守了180分钟,他们最终将距离地面5米、位置极其隐蔽的漏点找到,避免了一起轻则环境污染、重则着火爆炸的安全环保事故。

“如今,像王新民这样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员工比比皆是。”燕山石化公司烯烃厂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伟说,虽然受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环保压力大等因素制约,很难在经济指标上持续处在行业排头,但烯烃厂没有放弃对卓越的追求,通过加强管理、优化运行向行业一流水平迈进。

为了保证装置运行,厂里先后成立了装置长周期运行小组、关键机组特护小组等,成功避免多次非计划停工;为了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各装置还成立节能降耗小组,进行技术攻关……活动开展的第二年,烯烃厂的技术经济指标就实现了大幅提升。其中2017年5月份乙烯产品收率达到33.71%,高附产品收率达到61.86%,均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乙烯能耗降低明显,超进度完成了燕山石化提出的“十三五”期间吨乙烯原料成本降低目标。

“事实证明,如果思想不先进,装置就永远先进不了!”顾建宁发自肺腑的一句话,道出了烯烃厂“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这一思想政治工作总思路的初衷。

让好心情成为生产力

沉闷——这是走进燕山石化烯烃厂的中控室,给人的第一感觉。

由于这里属于高温高压噪音很大的甲级防爆区,防爆墙就像一个密不透风的大壳子将操作室和办公室罩在其中,既不通风也没有采光,屋里一天到晚要开着灯。

“一个人常年工作在见不到阳光的环境中,是很容易情绪低落的。”燕山石化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郭真说。

还是在2016年,烯烃厂党委提出了“让员工天天好心情,让好心情成为生产力”的家文化理念,通过全方位多举措改善干部员工的工作环境,积极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以员工的良好心情促工作的良好状态,以工作的良好状态促企业提质增效升级。

打开烯烃厂网站主页,有一个叫做“最美烯烃人”的专栏。由烯烃厂员工亲笔撰写的一篇篇文章,讲述着那些平凡而令人感动的故事:有在EA-502D抢修中的临危不惧,有“10.28”紧急开停工中48小时的日夜鏖战,有技术出众的青年劳模,也有情系乙烯的首席技师……走近最美烯烃人,会感受到“自强不息、志在一流”的精神跨越了数十载,依然在这里传承。

这,就是烯烃厂党委推出的第一项举措:鼓励与赞美。

“心理学研究发现,受尊重、被肯定与赞美是人快乐的重要源泉,也是人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郭真告诉记者,烯烃厂在开展全员量化考核的基础上,推出季度优秀员工和先进班组评选,同时在厂网站和文化墙分别开辟了“最美烯烃人”和“光荣榜”等专栏,放大员工亮点,引领正面激励。

“每当烯烃厂得到公司的表扬或奖励时,领导班子成员都会抓住机会,在公开场合大加表扬,鼓励大家再接再厉。”燕山石化公司烯烃厂综合科副科长张玉瑶介绍,而一旦遇到因某项工作失误被批评的时候,厂领导在主动担责的同时,及时肯定大家做出的努力,帮助大家客观分析问题、整改问题,让大家在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同时不丢失信心。

烯烃厂党委推出的第二项举措是关心与关爱,通过为员工办实事、解难题,解除后顾之忧,让员工心无旁骛心齐气顺地投入到工作中。

操作室的座椅经过多年使用后破损严重,椅面已烂成丝丝缕缕,里面的黄色海绵暴露在外;椅子扶手是金属的,胳膊和手碰上去冰凉。“倒班员工在岗位上,一坐就是12个小时,椅子不舒服,他们的心里能舒服吗?”烯烃厂筹集资金购置了200把皮质带腰靠、扶手带海绵的新座椅。员工的手不冷了,心里也更暖和了。

类似的小细节还有很多:秋风刚刚吹落了黄叶,工会的暖心手套就已发到了手中;感觉工作压力有点大,可以去控制室里新建的“心灵港湾”,用自动血压测量仪、宣泄沙袋、心理服务自助机等设备减减压;数九寒冬,厂里为一线员工配备了自发热的托玛琳护腰、护膝、护颈……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温馨和谐的“家文化”,让烯烃厂员工有了主人翁的尊严感,有了家的归属感,有了发自内心的获得感,进而升华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党建品牌不断完善提升

2018年,燕山石化决定深入开展“一党委一品牌”创建工作,目的是推动各单位党委围绕中心任务打造具有示范性和推广性、具有影响力和公认度的党建品牌项目,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和单位特色的党建工作做法。

针对这一要求,烯烃厂党委决定将“好心情也是生产力”作为党委品牌的核心内容加以固化和发扬。

——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牢固树立“思想先进了装置才能进步”的理念,广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深入开展“打造标杆、再创辉煌”大讨论,对发展目标进行深入解码宣讲,引导干部员工深刻认识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保持积极进取的工作状态和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

——进一步强化组织引领。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做深做实“一支部一特色”工作,用好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传统载体,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裂解单元党支部成立裂解炉氮氧化物排放优化攻关小组,将裂解烟气达标排放作为党员量化考核依据,提升了装置环保水平;分离单元党支部设立党员示范岗,实行现场区域、机泵设施党员挂牌包干制,促进了单元基础管理……

——进一步强化文化引领。积极推进家文化建设,要求基层领导坚持每季度参加班组民主管理会,及时收集员工的意见建议,汇总整理后经领导班子会专题研究,逐一进行了办理或答复,畅通了民主管理渠道,使员工的困难第一时间得到帮助和解决。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征集员工意见和建议146条、83条、15条,员工意见大幅下降,满意度逐年提升。

“当我们努力尊重关爱每一名员工时,员工回报给我们无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采访中,顾建宁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

2018年,烯烃厂实现全年非计划停工为零,全年生产乙烯79.4万吨,乙烯高附收率累计达到61.963%,创同期历史最好水平。

2019年,烯烃厂全年共生产乙烯81.47万吨,创9年来最好水平,乙烯高附收率累计达到62.36%,损失率0.09%,再创历史最优,乙烯装置能耗创近10年新低。

2020年,克服了疫情和装置运行末期的种种困难,全年生产乙烯81.79万吨,创10年来最好水平,实现利润1.6581亿元,降本减费增效9116.07万元,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双战双胜”。

数据也许枯燥,却很有说服力。

采访中,佟明评价,近年来烯烃厂党委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了员工群众的心坎上,使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是照本宣科、不苟言笑的刻板说教,而是有声有形的精神引领、有血有肉的温情关怀,把党的主张与声音变成了员工真心热爱与自觉追随的鲜红旗帜,营造出心齐气顺、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从而促进了党建工作优势转化,全面提升了企业生产经营水平。

如今,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烯烃厂又赋予品牌发展新的内涵:将中央强调的“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作为“好心情也是生产力”党委品牌的理论支撑,以“好心情”为出发点,以“生产力”为落脚点,不断增强员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荣誉感、归属感,大力倡导主人翁意识,全面促进生产力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