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教的创立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mù)尼,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罗汉菩萨谁的地位高(菩萨和罗汉的地位谁更高)(1)

[世界三大宗教]

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2500年,就产生了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

公元前20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西北部,并逐渐向南扩张,战火不断,群雄混乱。

到公元前16世纪初,印度形成了16个国家。

罗汉菩萨谁的地位高(菩萨和罗汉的地位谁更高)(2)

[雅利安人入侵路线图,图源:百度百科]

其中,北方的乔萨罗国和南方的摩揭陀(jiē tuó)国的势力最强大,两个国家以恒河为界互相对峙。

当时印度思想界主要有两大潮流,一个是正统的由雅利安人主导的婆罗门教,一个是包括佛教由多种教派组成的反婆罗门教,被称为“异端”。

婆罗门,是雅利安人的祭师阶级,他们在宗教上占有无上的权威,所以雅利安人的宗教被称为婆罗门教。后来融合佛教、耆(qí)那教、民间信仰而成为印度教,19世纪后逐渐改革为新印度教。

罗汉菩萨谁的地位高(菩萨和罗汉的地位谁更高)(3)

提到婆罗门就不得不提印度的一大特色:“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创立的。“种姓”或“种性”这个词儿是从梵语翻译过来的,它的原义是“颜色”或“品质”。婆罗门教将其分为四个种姓:

第一种姓是婆罗门,

在雅利安人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依靠婆罗门教来解决问题, 他们为了维持自身的权利,巩固在社会上的崇高地位,婆罗门就成为第一阶级,也就是最高阶级。

第二种姓是刹(chà)帝利,

包括王族和武士阶级,其职责主要是治安及保卫人民。

罗汉菩萨谁的地位高(菩萨和罗汉的地位谁更高)(4)

第三种姓是吠(fèi)舍,

也就是一般庶民,受婆罗门和刹(chà)帝利权势所压迫,没有受普通教育的资格,他们主要从事农工商业。

第四种姓是首陀(tuó)罗,

也就是最低阶级的奴隶或贱民,他们主要是被雅利安人所征服的原住民。

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这种环境中,反对婆罗门种姓制度教义的学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和欢迎,当时反对婆罗门教的思想有近百种之多。

针对这种不合理、不公平的阶级制度,佛教提出反对阶级制度,主张四姓平等,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相当的契机。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他的姓是乔达摩,名叫悉达多。因为他属于释迦(jiā)族,所以又尊称他为释迦牟(mù)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罗汉菩萨谁的地位高(菩萨和罗汉的地位谁更高)(5)

[释迦牟(mù)尼佛像]

释迦牟(mù)尼还常常被称为“”、“佛陀”,民间的俗称叫“佛爷”。 在佛经中,还常用“世尊”代指释迦牟(mù)尼佛。“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又译作“浮陀”、“浮屠”、“浮图”等。

释迦牟(mù)尼还有个较为熟知的称呼:“如来”和“如来佛”。“如来”是梵(fàn)文Tathdgata的意译。“如来”指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者。通俗点说就是觉悟和知道宇宙真理的大智慧的智者。

释迦牟(mù)尼有十大称号,其中“如来”和“世尊”最常用。

狭义的“如来”专指释迦牟(mù)尼,广义的“如来”则泛指一切佛,如阿弥陀如来、药师如来等。

佛教通过不同渠道传入中国,形成汉地佛教(大乘佛教)、藏(zàng)传佛教(密教)和云南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三大流派。

罗汉菩萨谁的地位高(菩萨和罗汉的地位谁更高)(6)

三派对佛的观念有所区别,各具特色。

2.佛教神祇(qí)系统

佛教从本质上的无神教,在实际的演化流布中逐步注入了神性,后又由一神发展为多神直至发展起一个庞大的佛国系统的统治集团。其最高统领就是【佛陀】释迦牟尼。

仅次于佛集团的第二阶层就是菩萨,其职责就是作为佛的助手,解救芸(yún)芸众生;

菩萨之下,就是罗汉集团。除此之外佛国的护法队伍就更庞杂了。

罗汉菩萨谁的地位高(菩萨和罗汉的地位谁更高)(7)

佛——第一阶层

罗汉菩萨谁的地位高(菩萨和罗汉的地位谁更高)(8)

除了释迦牟(mù)尼佛之外,还有无数的佛。如药师佛、弥勒佛、五方佛、过去七佛、东方八佛、十二光佛等。

罗汉菩萨谁的地位高(菩萨和罗汉的地位谁更高)(9)

[弥勒佛佛像]

还有许多不太著名的佛,这些佛一起组成了佛教神祇(qí)系统的第一阶层。

菩萨——第二阶层

罗汉菩萨谁的地位高(菩萨和罗汉的地位谁更高)(10)

菩萨的队伍很庞大,著名的有文殊、大势至、弥勒、金刚手、虚空藏、除盖障、普贤、地藏(zàng)等“八大菩萨”。

罗汉菩萨谁的地位高(菩萨和罗汉的地位谁更高)(11)

[观世音菩萨像]

观音是菩萨中最著名的一位,但菩萨并不都是观音。这些菩萨是神祇中的第二阶层。

罗汉——第三阶层

罗汉菩萨谁的地位高(菩萨和罗汉的地位谁更高)(12)

大乘对罗汉指明的任务是在世间流通佛法。据《弥勒下生经》记载,最早有四大罗汉,他们是接受释迦牟(mù)尼亲自托附的遗命,为佛教弘法而住世不涅槃(niè pán),这四位罗汉就是著名的佛的四大弟子:大迦(jiā)叶比丘、屠钵(bō)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喉罗比丘。后来,逐渐形成十六、十八乃至五百、八百罗汉。

罗汉菩萨谁的地位高(菩萨和罗汉的地位谁更高)(13)

[十八罗汉]

3、中国佛教历史

佛教通过西北印度由今新疆传到中国。由于和中国儒家道家及儒道文化的相互激荡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汉传佛教,

汉传佛教共有十三个宗派均是由于不同的高僧所根据不同的佛教的经典和论典,由不同的角度,发挥了他们的见解其中禅(chán)宗可谓一枝独秀。

罗汉菩萨谁的地位高(菩萨和罗汉的地位谁更高)(14)

[菩提达摩与慧可]

在佛教史上,大多以汉明帝刘庄永平十年(公元67年),迦(jiā)叶摩腾和竺(zhú)法兰以白马驮经像来华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元年。

汉明帝为了纪念白马驮经,将二僧所住的鸿胪(lú)寺改名为“白马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

罗汉菩萨谁的地位高(菩萨和罗汉的地位谁更高)(15)

[白马寺]

从此之后,凡僧尼所住之处即称为“寺”。白马寺被后世佛弟子尊为“祖源”和“释源”,而二僧所合译的《四十二章经》,也成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

经过三国、两晋以至南北朝,先后译出大量佛教典籍,研究风气一时盛行。到了隋唐时代,基本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佛教框架。

罗汉菩萨谁的地位高(菩萨和罗汉的地位谁更高)(16)

[敦煌莫高窟盛唐释迦牟尼彩塑]

罗汉菩萨谁的地位高(菩萨和罗汉的地位谁更高)(17)

[陕西扶风法门寺]

罗汉菩萨谁的地位高(菩萨和罗汉的地位谁更高)(18)

[敦煌隋代壁画说法图]

罗汉菩萨谁的地位高(菩萨和罗汉的地位谁更高)(19)

[敦煌莫高窟中唐壁画《舞乐》]

佛教逐渐渗透到中国的文学、哲学、伦理、语言、艺术等各个领域,开拓了中国文化的视野,让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回味无穷。

>完<


参考资料:

[1]星汉.《图文佛教大百科》.2010

[2]马书田.《中国佛菩萨罗汉大典》.2003

[3]禾三千,吴乔.《佛教知识小百科》.2006

[4]马书田.《中国佛教诸神》.2010

[5]黄忏华.《图释中国佛教史》.2010

罗汉菩萨谁的地位高(菩萨和罗汉的地位谁更高)(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