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读论语#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人生的六大修为(论语104真诚固然重要)(1)

昨天讲了祝鮀之佞、宋朝之美,虽然都是特长和特质,如果不用在正道上就会成为祸害。所以,一个人的才能和天赋还是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否则就会误入歧途,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造成伤害。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户,是大门。孔子说,谁从家出去不走大门呢?又怎么能不走正道呢?不走正道的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因为道路就是一种方向。

试想一条路前方本来就是断头路、死胡同,沿着它走下去,又怎么会有出路呢?只可惜,我们常常身在其中,不知道而已。

人生难免要走很多弯路、断头路、死胡同,只不过有些人还有重来一次的机会,而有些人和事,一旦错过和失去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这也许就是为人的无奈吧。

也正因为如此,人活着才纠结牵扯,让你爱恨情仇、欲罢不能。

你说,做保险有多难?其实不难,就是那条适合自己的路明明就摆在面前,偏偏走不下去,常常游离、徘徊、迟疑,被困惑迷住了双眼。总是想着会不会有更好的路可走?结果一再蹉跎,等到真正明白过来,大好光阴已经过去。

所以,人人都想走正途,只是何为正途、哪里是正途却很难有人给出答案。因为人人都有自己的路,与他人的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这就是人生的难点。

如果把每个人每天去的地方在地图上都标注出来,然后按照时间顺序连结成线,你就明白了,每个人的路线都是唯一的,重合的永远都是短暂的。

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脚画着自己世界的地图,所以一切遇见和相处都是短暂的。所以,人终究是孤独的。

实际的路线如此,更别说心的方向了。那种可以想想就能去的地方,变化之快、面积之广,更是实际地图无法比的。人,太复杂了!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说,做人如果率真纯朴成份胜过了文明礼仪,就会野蛮、桀骜不驯、粗俗无礼;如果文明礼仪规矩胜过了野蛮纯朴,就会变成迂腐不堪、木讷无趣的人;只有文明与野蛮两者平衡配比刚刚好,才能成为君子。

做人是不是挺难?一个面容娇好的女孩子偶尔任性刁蛮,会感觉很可爱;一个血气方刚的男人偶尔温柔起来,会让人感觉很温暖。这里的偶尔,就是彬彬的感觉,不是一味、总是的意思。

总是刁蛮任性、撒泼耍赖的女人就是泼妇了,总是温柔弱弱的男人就太娘了,刚柔并济最好。质是本心本性,文是后天修饰修炼;质是刚、直、真,文是柔、曲、假。

文人说话做事弯弯比较多,特别是诗歌,一个爱有无数种表达方式。文人创造了虚幻的现实,制造了浪漫。没有不行,过多也太假。

质就是实实在在,赤裸裸地,轰轰烈烈、刻骨铭心。直觉本能做事,不计后果。饿了就吃,不管吃相;困了就睡,姿势怎么舒服怎么来。

吃螃蟹分文吃和武吃,就是文和质的区别。所以文和质一定要相融调剂平衡,粗中有细、柔中带刚,够坚强靠得住,有韧性能持久。既要考虑自己的需求,还要照顾他人的想法和利益。

君子一定是个文质彬彬的人,偶尔调皮、放纵、粗俗一些,接地气。不能端得高高的、不食人间烟火,活得太不真实,没劲。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说,人生来就是纯朴、真实、真诚的,要保持这些先天的本性。随着人生经验越来越多,就逐渐丢掉了这些,变得虚伪起来,丢掉了真实、真诚去做人。能有成就的话,也是极少数幸运的人,绝大多数失去了诚实、正直本性的人都没有好的结果。

文质彬彬固然是君子,但直和质是必须要守护的起点。真实些多好!不要装,太累!自己都玩不下去,你说能有好结果吗?

所以,虽然文质彬彬是调和平衡,绝对不是半对半。质是基础,文是辅助调和;质是要占大比例的,文做个约束、点缀即可,恰到好处即可。

真实真诚最重要。所以,大家不要误解文质彬彬,不能解读为文更多的人。

懂礼貌讲文明、谦谦君子固然是好,但一定要保持初心本色,保持野性,不循规蹈矩,不自我设限。会冲动、有激情,不走寻常路,鲜活、有生命力,这样的人才叫文质彬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