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打片或者说功夫片,一直都倍受华人观众所欢迎。而李连杰出演的《霍元甲》在我看来是很成功的一部武打片。当年上映之后,曾经引来了很多争议,即便如此,小编个人看来,是李连杰后期作品里十分出色的一部。也许是李连杰想通过这部电影要表现的东西太多,继黄飞鸿之后,想用“霍元甲”这个人物,作为一种符号,来阐述中国人眼中的“侠”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以至于让很多观众认为说教气息太严重。

不管怎么说,作为功夫片,这部戏无论是武打设计还是动作完成度,都是非常流畅且惊心动魄的。

青年才俊霍元甲(终是年少轻狂不在)(1)

它是以霍元甲的一生为主线来讲述的,从孩童时期违背父亲自己偷偷学武,到年少轻狂誓要做津门第一,最后幡然醒悟领悟到武学真谛的霍元甲。每个时期丰富的人形象,完美的构成了最终的霍元甲。

青年才俊霍元甲(终是年少轻狂不在)(2)

少年时期,父亲以其体弱多病不让其练武去读书写字,但结合父亲在擂台上那未打出的一拳,不由得让我们猜测是真的因为他体弱多病吗,还是怕他年少轻狂,争强好胜终会酿下大祸呢?这里不得不说父亲才是真正的武学宗师吧!其娘亲的说教也是被很多人来诟病吧,但我觉得这里设置的挺好,无论是“被人怕你和敬重你是两回事啊”,还是“练武不是为了报仇啊”都能很好地契合其中期的挫折和后期的成功。但是显然少年时期的他并未能真正的明白,或许是并不想去明白吧!

青年才俊霍元甲(终是年少轻狂不在)(3)

年少轻狂的青年时期是人物形象最鲜明的时期吧。执着于津门第一,争强好胜,年轻气盛不懂得收敛终日与他人打打杀杀。锋芒毕露,因为徒弟受欺不问缘由在秦爷寿宴逼迫进行擂台,最终失手将秦爷打死。导致其最看重的两个人他的娘亲和他的女儿惨死,最终精神恍惚远走他乡。

江湖侠义看得太重,五湖四海皆兄弟“喝了这杯酒就都是兄弟了”,终天与徒弟,兄弟喝酒,从而忽略了对自己期盼无比的女儿和娘亲,没怎么陪伴在她们身边也是其精神恍惚的一大重要原因。

青年才俊霍元甲(终是年少轻狂不在)(4)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霍元甲与其好友农劲荪在空擂台上的对话,霍说“台下看的人只是看个乐子,可是台上的人则是拼着生死不能输”而农说“你可以不用站上这个擂台啊”。两个人从两个选择再说,我感觉无论是霍还是农都是无可挑剔的但又互相矛盾。正如这世上多数事相互矛盾的但却彼此依存。

青年才俊霍元甲(终是年少轻狂不在)(5)

流浪在外的霍元甲被月慈姑娘所救,再被细心照料和淳朴浓厚的村民影响下,他的心慢慢复苏。月慈姑娘说过一句话“虽然我的眼睛看不见,但是我的心里却比谁都明亮”,确实啊 !无论是劝其化解心中的结,还是通过秧苗告诉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都不难看出月慈姑娘明亮且聪慧的内心。

在三年的田园生活中霍元甲终是悟道了武学的真谛,在我看来这正是古话说的大道至简,往往在平淡的生活中才能悟出最真挚的道理,才能悟出真谛。在最后也能看出来霍元甲深受月慈姑娘的影响,虽然眼睛看不清。就索性用心去感受,用手去触摸,使得他在面对四国以四敌一的情况下说“的却不公平,但谁能保证人活在世上件件事都是公平的呢”!

青年才俊霍元甲(终是年少轻狂不在)(6)

在最后霍元甲归来,面对早已物是人非的津门,他首先做的事是去道歉,对他以前年少轻狂惹下的祸去忏悔。他已经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击败打倒别人,而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别人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

在与田中安野的茶道交流上他锋芒尽敛,坦然面对安野的锐气,说“只有通过竞技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到了最后霍元甲才终于明白了小时候娘亲对自己的说教啊。但是世上不就正是这样吗,不管别人说的再多,只有自己真正的经历过了才会真真正正的明白。有些事是无法通过别人的说教就能明白的。

青年才俊霍元甲(终是年少轻狂不在)(7)

当别的国家在我国嚣张之时,霍元甲站了出来,不仅仅是击败了美国的大力士,而是战胜了,用人格魅力从心里真正的征服了他。不仅挽会我国颜面,更加彰显我国的大国风范。

在三年的田园生活中,他学会了悠然安然面对的态度。插秧而不拘于插秧,习武而不挟于斗法,于是他的擂台风范带着儒雅的气质。即使身中剧毒后也安然面对,选择自己生命的终点。就像他说的“人无法选择生命的开始,但是一定要有勇气走到最后一步”。

青年才俊霍元甲(终是年少轻狂不在)(8)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还是很不错的,细心去看会发现里面会有很多道理,他已经不能说是一简单的动作片了,里面还蕴涵着很多内涵。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见解,里面还有很多我没有说到的。像霍元甲与农劲荪的友情,霍元甲与月慈姑娘在田园的生活等等。我只是说了很小一部分,更多的就来让我们自己探索发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