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的一张纸,能否害了一家人呢?这要看上面写了什么,而且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

如果放在民国中晚期,国民党百万大军,去“围剿”工农红军的时候,谁要是敢帮助红军,必定会招来国民党的报复!

例如河南省的卢氏县,有一位妇人名叫项小翠,她借给了红军几斗粮食,红军自然会留下借条。

这张借条如果被国民党和土匪发现,项小翠一家人必定会惨遭血洗……

陕西老农一铲子挖开地下千年秘密(河南老农盖房子)(1)

(因为项小翠的丈夫姓李,所以借条才说是李大娘)

项小翠将红军给的欠条,保存在了子弹壳里,随即藏在了瓦片下面,不敢告诉任何人。

红军革命之路是艰难的,当时老百姓帮助红军,也是要担风险的。

等1949年,解放军以迅猛之势,打得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项小翠却并没有拿出欠条去找政府要钱,她认为国家也有困难,自己不能添麻烦。

一直到了2008年,项小翠早就去世了50多年,她的孙子李明山,要修缮房屋的时候,于是上了房顶揭开旧瓦,无意间发现了一枚子弹壳。

李明山这位老农民,当时已经67岁,他打开了子弹壳之后,从里面抽出了一张小纸条,这才揭开了当年的那一段往事。

上面写着:今借到高河村李大娘苞谷五斗食盐叁斤,工农红军手枪连,甲戌年冬月十三日……

李明山赶紧去找父亲询问情况,父亲小时候,也只是只听说过有借条这件事情,并不知道借条藏在什么地方。

此事传开之后,很多记者和很多古董收藏家,来到了卢氏县官坡镇。

陕西老农一铲子挖开地下千年秘密(河南老农盖房子)(2)

记者想要采访军民鱼水情,而古董收藏家就不必说了,他们想要买走这张借条,在2008年的时候,一度出价三万!

甭说放在2008年,即使放在咱们今天,三万也绝对不是小数目。

与此同时,县政府也会派人来,要按照借条上的物资,给予李明山一家五倍偿还,同时想要拿走借条,放在博物馆当中永久保存。

李明山原本是普通人家,如今因为这张纸条,成了全县的焦点。

李明山的老父亲,除了对欠条的事情记不清之外,其他关于红军的事情,至今记得清清楚楚。

关于这张借条的来龙去脉,经过李明山老父亲的讲述、查阅县史的记载、我们才知道前因后果。

陕西老农一铲子挖开地下千年秘密(河南老农盖房子)(3)

一切的一切,要从1934年说起,也就是当时的甲戌年说起,距离2008已经过去了74年。

从农民的封建迷信角度来看,那年发生了很多事情,例如正月天狗吃了太阳、五月太阳出了日晕、七月天狗又吃了月亮……

十里八村的那些算命先生,说不好不好啦,即将天下大乱……这番话说出来的时候,周围的大人小孩都议论纷纷。

到了农历冬月(10月到11月)的时候,国民党的爪牙来到村里,他们说红军快要来了,造谣诬陷共产党多么多么可怕,让村民赶紧躲起来。那些地主听到后,自然早就跑没了。

那时候的兰草高河村,也就是17户人家,全村都是佃户,青壮年也跟着地主跑了,村里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

按照老人家的回忆,说当时的小伙伴只剩下五人没跑,除了6岁的自己之外,还有安老九、高老六、高老四、高老小。

小伙伴纷纷开玩笑,说咱们几个小孩子,现在能种600多亩地,这都是咱们的。

按照村里老人的回忆,当时是阳历12月8日的早上,村民正在睡觉呢,突然听到了哨子的声音,而且非常响亮。

而项小翠抱着年幼的孩子走过去一看,是队伍在吹起床哨,果然是红军来了,应该是昨晚到的。

陕西老农一铲子挖开地下千年秘密(河南老农盖房子)(4)

(兰草红军长征纪念碑)

也因为国民党的宣传,所以项小翠心里害怕,赶紧抱着孩子回到了家里,锁住了大门。

上午八点多的时候,又有几支红军队伍陆续进村休整,这些都是红25军的战士们,当时被称之为娃娃兵。

这支部队是红军历史上,最传奇的部队之一,更是功劳最大的部队之一,如果没有红25军,就没有未来的延安。

在长征时期,别的红军队伍越打越少,可是红25军越打越多,是红军长征路上,唯一一支增员的部队。

关于红25军多厉害?咱们放在文章的后面再说,且说此时的项小翠,脚下踩着凳子探出头,双手趴在了墙上,望着一支又一支的红军进村。

陕西老农一铲子挖开地下千年秘密(河南老农盖房子)(5)

项小翠这时候,看到远处走来七八位年轻的战士,吓得她赶紧领着孩子躲进屋里,很快就听到外面那些战士在敲门。

对方说:“老乡在家吗?我们有事想麻烦您。”

项小翠一听对方那么客气,思前想后犹豫了一会儿,随即打开了大门。

红军战士说:“大娘,我们是红军队伍,想在您家的打麦场驻扎几日,您看如何?”

项小翠说:“当然可以,只是天这么冷……”

项小翠话还没有说完,而领头的那位红军战士,一听主人家答应了,所以就大手一挥就喊来了二十多位小战士,抄起扫把就开始扫雪。

在中国近代,甚至是十多年前,农民都会在田间地头修一片打麦场,农忙的时候用来晾晒小麦,农闲的时候用来堆放秸秆。

陕西老农一铲子挖开地下千年秘密(河南老农盖房子)(6)

(红25军后人鉴定借条)

项小翠心疼这些小战士,所以悄悄的对一位连长说,可以使用自家的麦秸垛,可以让红军战士们用那些秸秆,铺在身下睡觉。

红军的战士们,在扫完打麦场之后,主动来到了项小翠的家里,前后院落都给清扫干干净净。

到了半上午的时候,整个村子都已经干干净净,战士们帮助老乡劈柴、挑水、修缮房屋。

有胆子大的老乡,偷偷把干柴送给红25军,而红军当然不肯收,因为部队有纪律。

年轻的读者可能会疑惑,几根干柴而已为何要偷偷给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害怕被邻居举报,害怕被国民党知道,害怕招来报复……

村里剩下的都是妇女和孩子,青壮年都躲在了后山坡,因为这些人听信了国民党的虚假宣传,害怕被抓壮丁、被挖眼泡酒、挖肝脏入药……

项小翠认为,国民党宣传的红军多么多么恐怖,而自己看到见红军却那么友善,于是认为国民党散步的都是谣言。

于是项小翠跑到后山,喊自己家里的青壮年,她说:“福荣子别怕,是红军队伍来了,你们回来吧。”

家里的父亲、叔叔、哥哥、俩姐姐、这才下了山坡,回到了自己家里。

到了第二天,群众一看王小翠的家人都回来了,于是都去喊自己的家人,原本冷清的村子,这才热闹了起来。

有一位红军的班长,来到了项小翠的家里,他说:“大娘,我们准备支锅做饭,可是石头都冻在地上搬不动,能否把你们的土坯让我们用几块?还要借你们的柴火用。”

陕西老农一铲子挖开地下千年秘密(河南老农盖房子)(7)

项小翠自然说,这些都是不值钱的东西,让大家尽管使用。

没过多久,炊事员就做了一锅稀粥,战士们拿起茶缸,排着队过去领饭。当时将那种粥,称之为“连根捣”意思就是粥里有青菜和盐巴,然后用一根木棍直接在锅里捣碎。

项小翠看着眼前的战士,眼角流出了泪水,红军战士走过来问,老乡你哭什么呢?

项小翠说想起了自己的大儿子,前些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从那之后再也没了音讯,说是国民党中原大战的时候,死在了军阀混战的枪林弹雨当中。

项小翠触景生情,哭得晕了过去,战士们一看老乡晕倒,赶紧放下饭碗走过去搀扶,赶紧去喊随军的医生。

等项小翠醒来之后,周围的红军战士不停安慰说:“您的儿子虽然在军阀混乱中战死了,但我们都是您的儿子,等我们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红色政权,人民当家做主的时候,我们会来孝敬您老人家的。”

前文说过,项小翠把麦秸秆给了红军战士,而今天又把自家的玉米杆,给了红军的战士们,可以铺在身下睡觉,避免被冻得瑟瑟发抖。

陕西老农一铲子挖开地下千年秘密(河南老农盖房子)(8)

那时候的河南,冬天气温非常低非常冷,项小翠看自家牛棚还空着,于是又说:“天寒地冻,睡在场里冻坏了,你们这几十个人就睡在我家牛棚里。”

红军战士一听这话,再次对着项小翠敬礼,连连说着感谢的话,随即让那些年龄较小的红小鬼,去牛棚当中睡觉。

恰巧在这个时候,有红军的战士用担架抬着重伤员,来到了项小翠的门口,想要借用二楼。

军医说:“我们人多住不下,能否让我们在您家楼上住几个战士?我们纪律严明,绝不踏进你们里屋半步,不动你们的一针一线。”

项小翠一听这话,赶紧让自己的二儿子,在楼上腾出一间屋子。

按照那时候的建筑结构,严格来说不是二楼,准确来说应该是“合缝楼”。

如果通俗解释的话,大概意思就相当于天花板(只是大概解释,各位读者可别钻牛角尖)。

那时候没有平房,房屋都是有屋脊的,所以从“天花板”到屋脊的距离,就是合缝楼。

房间腾出来之后,一位班长首先上楼,清点楼上的粮食,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到了下午的时候,战士们又来找项小翠,说:“早上我们米袋子腾空了,才做了半锅粥,下午没吃的了,能不能把你们的苞谷借给我们一些?等明天,我们去东西两川打土豪之后,搞到粮食就还。”

项小翠立马喊来二儿子,拿出五斗的玉米,战士们看到这一幕,都高兴地笑了起来。

项小翠没有谈及归还的事情,而是直接说送给红军了,以后不用归还。

陕西老农一铲子挖开地下千年秘密(河南老农盖房子)(9)

而红军的战士们,连连道谢之后,就赶紧兵分三路,一路去借老乡的石磨,将苞谷给碾压成粮食;二路去山上寻找木柴,拿回来烧火做饭;三路是年龄较小的少年,负责站岗放哨。

没过多久,战士们就从山上,背回来四捆木柴,自己使用其中一捆,另外三捆还给项小翠。

行军大锅刚刚烧开,那些负责磨苞谷的战士们,也背着粮食来到了项小翠家里,炊事员开始为部队做饭。

一顿饭吃完之后,受伤的战士围在火堆边取暖,而部队里的老兵,则使用项小翠赠予的苞谷秆,在附近的制高点搭建了哨棚,也就是放哨的草棚。

项小翠从昨天看到今天,没有看到红军战士吃菜,于是赶紧让家里的儿媳妇,从缸里捞出了一大盆酸黄菜,又在上面撒了盐吧,送给眼前的战士们。

战士当然不会收也不会吃,赶紧说:“大妈,我们不能白吃老百姓的饭菜,这是要违反纪律的。”

项小翠回应说:“你们不是说是我的儿子吗?儿子吃娘的菜不应该吗?”

战士们一溜小跑的,就跑去请示营长,得到了营长的批准之后,又一溜小跑回到了项小翠的家里,这才肯收下那些咸菜。

陕西老农一铲子挖开地下千年秘密(河南老农盖房子)(10)

(红军吃饭喝水的茶缸)

过了大概半个多小时,有战士来到了项小翠的家里,说想要借一点盐巴,等明天连同苞谷,一并归还给项小翠。

项小翠没有拒绝,赶紧让家里的二儿子,拿出了一袋盐借给红军,战士则拿出随身携带的秤杆,计量出三斤的重量。

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老人谈起以上回忆,不厌其烦的提起一个词汇,那就是红军“纪律”非常好。家里有两千多斤玉米,和一大缸的盐,这在当时都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但红军从来没有任何人,拿过老乡里的食物,这要是换成长毛贼,恨不得把把缸搬走。

陕西老农一铲子挖开地下千年秘密(河南老农盖房子)(11)

大门口有哨兵背着枪站岗,周围的邻居家里,也都住着红25军的伤员,村子里到处都有游动哨。

村外的庙里有地铺哨,房顶上有瞭望哨,战士们非常警惕,随时做好了跟国民党战斗的准备。

而剩下的那些战士,也都没有闲着,为村里打扫卫生,为老人烧火做饭。

大概有两百多人,早上离开了村子,分别向东边和两川进发,中午回来的时候,扛着一些为数不多的粮食。

他们把苞谷炒熟之后,装进了战士们的口袋当做干粮,等一顿饭吃完之后,有一位三十多岁的红军老兵,来到了项小翠的家里。

那老兵自我介绍是指导员,项小翠随即意识到,这位老兵是红军的领导。

指导员非常抱歉的,对项小翠说:“原来,我们估计能从土豪那里搞来粮食,把借您家的还上,谁知你们这里的土豪不多,今天搞来的粮食太少,不能还给你们了,现在我给您写个借据,以后再还。就是我们不过来,只要是红军的队伍从这里过,不管是那支队伍,借据照样管用。红军绝不欠老百姓的账。”

指导员说完这些之后,连连对着项小翠道歉,随即掏出了自己的铅笔和小本子,趴在一张破木桌子上,写下了那张欠条。

指导员将欠条给了项小翠之后,那真是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一定要存好,千万千万别张扬,万一被国民党和土匪知道了,肯定会有麻烦。

项小翠握着欠条,再次感受到红军的与众不同,以前这边的国民党士兵和土匪,进村之后烧杀抢掠,更别说打借条了。

关于这位指导员,按照李明山父亲的回忆,他对记者说:“那天早上,那位指导员发动群众去兰草关帝庙参加军民联欢会。人们奔走相告,大家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欢呼起来,纷纷拥向兰草关帝庙,霎时间庙院里人山人海。”

关帝庙前有戏楼,上面搭有主席台,后面挂着横幅,写着:军民联欢会。

陕西老农一铲子挖开地下千年秘密(河南老农盖房子)(12)

墙壁上和树上,也都贴着红色和绿色的标语,宣传共产党的革命思想。

在联欢会开始之后,有一位白白净净的战士担任主持人,说下面让红军的宣传队,为群众表演秧歌舞。

村民纷纷拍手鼓掌,看到宣传队扭秧歌,所以气氛很热闹。

等联欢会表演结束之后,那主持人又说,请鄂豫陕边区的同志,为大家讲一讲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

领导随即上台,声音非常洪亮的说:“我们工农红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是人民的子弟兵,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打垮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的红色政权,使劳苦大众当家做主,再也不受剥削,不受压迫……”

这位领导的演讲结束之后,十里八村的群众,爆发出雷鸣一般的掌声。

紧接着边区妇联主任登台演讲,主要宣传民主政府婚姻法,她说:“我们中国广大妇女千百年来深受封建统治的压迫,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女孩子的婚姻由父母包办定终身,在男人眼里女人是‘娶到的媳妇买到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现在我们苏维埃政府取缔买卖婚姻,提倡婚姻自由,实行一夫一妻制,彻底砸烂几千年来套在妇女身上的封建枷锁,妇女和男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妇女要顶半边天……”

联欢会结束之后,很多年轻人决定参加红军,拿起武器反击国民党的高压统治,例如18岁的傅能祥,和17岁的高炳耀,都是那时候参加的红军。

陕西老农一铲子挖开地下千年秘密(河南老农盖房子)(13)

到了第三天的早晨,公鸡才刚刚打鸣,天还没有大亮,红军战士纷纷起床,再次为村子打扫卫生。

昨晚落下来的积雪,足有半尺多厚,经过战士们一个多小时的忙碌,才把村子里的家家户户打扫干净。

一顿饭吃完之后,部队在村口集结,占得是整整齐齐,随即团长一声令下,部队开拔奔向了远方。

按照项小翠对儿子的说法,红军离开之后,没过几天再次回到了村里,抬着好几位重伤员,接连昏迷了好几天。

一直到了解放之后,傅能祥回到村里,对项小翠说,那些重伤员当中,有一位红军领导,正是开国大将徐海东!

陕西老农一铲子挖开地下千年秘密(河南老农盖房子)(14)

徐海东疗伤的地方,是在村里的“贾来朝”家里,接连住了很多天。

记者采访卢氏县委的领导,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党史班主任名叫海江黎,对记者说:“这个情况应该是红军到陕西后的庾家河战斗,那次战斗徐海东服了重伤,昏迷了几天,所以来我们这里疗伤。”

1959年3月,项小翠已经八十多岁,她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望着床前的儿孙,声音断断续续的说:“共产党好,红军好,他们打下了天下,咱才有饱饭吃,旧社会哪有穷人过的日子……红军在咱家住时,曾借了咱的粮食和盐巴,还打有借条,现在解放了,以后就别提这事了,这也算咱家给国家作点贡献……”

到了2008年的时候,项小翠的孙子李明山,因为老屋一直漏雨,所以爬上了房顶修缮。

陕西老农一铲子挖开地下千年秘密(河南老农盖房子)(15)

结果在这过程当中,在一块青瓦的下面,看到泥巴当中有一点点子弹头,他随手拿了起来。

李明山当时心里还挺惊讶,他轻轻一拔就取下了弹头,本想看看里面有没有火药,谁知道里面却装着一张字条,这才有了前文的那一幕幕。

到了2012年的时候,兰草中学退休教师丁宝山,来村里整理红色故事,发现了这张借条,随即报到了县里。

县里自然来确认,经过调查鉴定之后,的确是长征时期红25军留下来的借条。

县文管办的领导,对李明山说:“这是珍贵文物,我们给你几百块钱,交给我们保管。另外,根据借条上的东西,你可向政府申请加倍还你。”

李明山认为,这应该是传家宝,所以决定自己珍藏。

家人经过商议之后,没有收政府给的钱,也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而且奶奶说过,不要给国家添麻烦,不能向政府伸手要钱。

陕西老农一铲子挖开地下千年秘密(河南老农盖房子)(16)

文章写到最后,简单说说一代名将徐海东,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毛泽东找徐海东借钱。

1935年,那是红军长征时期,党中央转战南北,突然听说陕北的徐海东,建立了一大片根据地,有兵有枪有粮食。

毛泽东这边虽然是党中央,但是人少枪少粮食少,徐海东那边自然是要什么有什么。

毛泽东提出找徐海东借钱,其实所谓的借钱,就是一次试探。徐海东接到信之后,直接就说这不是借,而是要给!信上说借一千,直接给五千!

建国后,接受国外记者采访的时候,说那时候是自己一生最黑暗的时光。

1955年授衔,虽然徐海东因为伤势过重,多年没有参加战斗,但毛泽东亲自批示,授予开国大将军衔,而且排名第二,仅次于粟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