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高等教育?大学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都体现了____要求(教育的目标是确保学子们能辨别)(1)

01 何为高等教育?

我们整天都在提“高等教育”,但它究竟是指什么?从起源上看,高等教育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以及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逐渐演变形成的。

时至今日,高等教育已经发展为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进行高级专门知识的教育学的专业教育活动。大学是承担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因而高等教育又称大学教育。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都体现了____要求(教育的目标是确保学子们能辨别)(2)

02学历是衡量高等教育的唯一标准吗?

一般而言,在多数初步环境下,学历可以作为敲门砖。因此,高考分数在“特定人群眼里”,成为了人畜分界线。但在刨除筛选后,单从学历判定一个人的综合性,显然是不可取的。

而“真正”能判定一个人的综合性的,则是两个方面:知识和技艺。这两者的区别则是,知识不能养活人,技艺却可以。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都体现了____要求(教育的目标是确保学子们能辨别)(3)

说一下我所见闻的两种特列。

一、大学无用论。 针对于这点,首先不是大学无用,而是大家所读的大学,真的符合标准下真正的大学资质么?如果符合,在大学中,自我的犯糊涂耍混才是无用。

二、知识阶级无用论。举个例子,我们在读书时,经常听到这样的对比言论:“我们不深学这个不深学那个也不影响我们去买菜,买菜又不用高数之类的。”乍一听貌似有道理,但当我们以“通俗”去对比“通识”,就证明我们只配在“买菜”的水平了。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都体现了____要求(教育的目标是确保学子们能辨别)(4)

03 教育的目标

教育的目标,归根结底,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从教育的目标来看,高等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教育,另一种是博雅(广博和文雅)教育。

专业教育在于提高某一个方向的知识和能力,博雅教育是对各个方向有全面的了解,并不局限于在某个方面。

前者更倾向于培养一种高级技术分子,相当于现代工业某一个环节或者方向需要的专精人才,换个不好的表述,叫做人力螺丝钉。这也是绝大多数大学教育设置的培养目标。

后者不希望培养出一个专业精通人才,而是培养一个全面基础人才。意欲通过多方面多学科的基础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知识教养,提升对于各种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整体局面的判断能力。这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大学,都是少数。

前者指望依靠专精吃饭,相当于高级的工匠;后者并不指望能够依靠知识直接获得什么,更像是高级经营和管理人员。或者说,前者是倾向于中产阶级的,后者是倾向于贵族阶级的。

而教育的目标,是确保学生能辨别“有人在胡说八道”,而不是从为一个稀里糊涂的耗材。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都体现了____要求(教育的目标是确保学子们能辨别)(5)

04 教育的发展

在教育逐渐平民化的今日,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教育的发展。

早期的教育,是贵族阶级的特权(不考虑僧侣和神学科)。最早的大学,就是让贵族子弟进行游乐并且度过青春的地方。因此,入学是通过关系推荐,而不一律通过考试。

在学习内容上,对于贵族子弟来讲,则是围绕贵族技艺、识字著文、判断力、社会交往。

首先是贵族的技艺,也是军事方面的训练、武艺和指挥(打猎训练出来的);其次,略高一点要求是识字,最多是作诗(作诗是不需要写字,重点在于押韵方便记忆);再次,要求再往上是判断力,主要体现为经营能力和政治判断。再加上认识朋友,这就是一般常识(大学玩乐)重要的地方了。

孔子时代的君子,和欧洲中世纪的封建贵族十分近似。《论语》中有个表述:“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应该像器皿那样只有一定的用途,有整体的判断力、掌控全局就好了。

至于封建时代的专业教育,是在城市里面的行会进行的。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都体现了____要求(教育的目标是确保学子们能辨别)(6)

05 如何利用好大学?

大学,是一个充满知识的地方。这里接受着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也寄托着全民的期待。同时,大学是也是象牙塔,是充满了理想的地方。外面很喧闹,而象牙塔内始终是一片净土,这是整个社会的善意。

注重实践。对于世界的描述,前人纸张上的描述是有限度的,要从实践得真知。

学会自省。要学会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检查自己的过失,这样才能要真正清楚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

多去外面的世界走走。不同的地方风景各异,也有不同的人。不去接触,是一种局限,也是一种遗憾。

关注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情。很多最尖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例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要多关注,要大胆想。

最后希望广大学子们,当走向社会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整个社会对你们的期待。未来在你们手里,请不要辜负今天的美好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