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白茫茫的芦苇林,伴着哀婉的箫声呈现在我们眼前,青山、绿水如画镜般美,入眼就让人感觉舒心和温暖,唯独音乐让人略感悲伤,这似乎也给整部影片埋下了基调——温暖且悲伤。

初看《暖》这部影片,感觉便是普普通通的爱情片,一个男人对年少情事的回忆和忏悔,但在某一日的寒冬中再细品味这部影片,却又有不一样的感触。

一开始就冷淡的爱情(暖一出感性真爱和理性的爱情悲剧)(1)

影片是通过井和的自述而展开的,追忆了那年少时的爱情。影片多用横笛和小提琴来作北京曲调,很符合《暖》的基调,加之以井和那诚实平淡且极为抒情的独白、反省的语气再告诉自己也是同样是告诉观众——都过去了。

一开始就冷淡的爱情(暖一出感性真爱和理性的爱情悲剧)(2)

既然都过去了,又何必再执着。

影片的导演也是用了十分简单的场景和人物来讲述主题。井和、暖、哑巴、小武生,都是这出简单影片中各种爱情的代表,女主角当时正值豆蔻之年,对未来满是憧憬,自然,对爱情也是极度的向往。

暖先后被两个男人或抛弃或遗忘——小武生、井和,暖是爱他们的,两个男人当然也是爱暖的。小武生英俊潇洒,唱得一手拿手好戏,是当时众多女青年心中的白马王子;井和诚实善良,不善言辞,对暖呵护有加。

一开始就冷淡的爱情(暖一出感性真爱和理性的爱情悲剧)(3)

但是女主角对两个人的态度也是有差别的。

暖爱上小武生,纯粹是感性上的爱,满足了一个少女对美好爱情的一切向往。想想当下的年轻人爱情观,不也是如此嘛?一个帅气英俊有才华的男性,定然是受到女性欢迎的,哪怕对对方一知半解,也会奋不顾身地爱上对方,暖就是如此。

一开始就冷淡的爱情(暖一出感性真爱和理性的爱情悲剧)(4)

而对于井和而言,却是暖的真爱,经历过冲动爱情的女子,一般都会成熟地看待爱情,井和作为暖忘不了的男人,即便双方已经结婚生子,即便井和也抛弃了暖,却也无法忘记彼此,留下的只是无奈的伤感和喟叹。

而作为影片最戏剧性的一幕:哑巴最终成为暖的丈夫。这不论是从主角本身和观众而言,大概都无法接受,一个美丽的女性怎么会嫁给其貌不扬甚至身体有残缺的男人呢?这不合理,也不般配。

一开始就冷淡的爱情(暖一出感性真爱和理性的爱情悲剧)(5)

但纵观影片我们可以从暖的心路历程来分析,暖被两个自己爱和爱自己的男人欺骗和抛弃,心理上对爱情已经不再相信,或者说已经对爱情的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即找一个不会骗自己,对自己好的男人一起过日子,所以,哑巴就成了暖最终的选择,与其说这是一种理性的爱,倒不如说是对爱情的麻木。

电影虽然是对一个女人爱情的历程的回忆和探讨,但是悲伤中也露出一次温暖,我想,对于暖代表的女性而言,也许年轻时的回忆是美好和苦涩的,是充满故事的,是值得深埋在心里的。但是,好好珍惜身边人,才是生活的真谛。

一开始就冷淡的爱情(暖一出感性真爱和理性的爱情悲剧)(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