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前期沟通交流和系统部署,目前已经具备开始报表工作的前提了,但厂家想在我们开始工作之前再进行一次“应用层级培训”。这很容易理解,再好的产品也需要在日常工作中磨合,逐步替代原有工作方式,这个是新工作模式与传统工作习惯的博弈,培训是从思想上进行逐步改变的方式。所以呢,我就组织相关人员来个远程视频培训,但由于场内机组小修的原因,加上我只有两个人被培训(有点不好意思),但培训效果还是不错的。今天,我把培训的内容总结一下,算是内容复盘,同时和大家分享一下。培训内容主要是如何使用《行列视》,包括基础知识、界面设计、指标管理和指标关联、报表管理和维护等几个方面。(一)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主要是对系统的一些基础约定、定义及能力的描述。1. 报表周期类型周期类型确定了该报表所对应的时间周期,分为⽇报、⽉报、年报、⽇报时间间隔、⽉报时间间隔、年报时间间隔、即时报表。常⽤的类型为⽇报、⽉报、年报,基本满足了生产企业所需的各种周期类型的报表需求。

报表颜色管理(行列视RCV生产报表工具之初见感受)(1)

周期类型

2. 报表生成方式报表生成方式是⽤来确定最终报表生成的类型,分为⼈⼯填报、⾃动⽣成和混合填报。⼈⼯填报的报表就是完全由人工录入形成最终的报表,人工录入后保存报表即可;⾃动⽣成是报表通过模板全部由自动数据采集完成的方式,自动生成后,⽤户确认完成后保存报表形成最终报表。混合填报是指该报表既有⾃动⽣成的数据⼜有⼈⼯录⼊的数据,在⽤户填写完录⼊数据保存后才形成最终报表。3. 行列视的时间处理机制《行列视》系统内置了一套独立的时间处理机制,所有的报表根据周期类型具有特定的时间处理方式,每一张报表一般都有几个固定的时间参数:RSD:表示偏移时间为给定时间当天开始。比如给定时间(报表时间,下同)为“2017-11-12”,那么“RSD”则表示为 “2017-11-12”。RED: 表示偏移时间为给定时间当天结束。比如给定时间为“2017-11-12”,那么“RED”则表示为 “2017-11-13”。RSM: 表示偏移时间为给定时间当月开始。比如给定时间为“2017-11-12”,那么“RSM”则表示为 “2017-11-01”。REM: 表示偏移时间为给定时间当月结束。比如给定时间为“2017-11-12”,那么“REM”则表示为 “2017-12-01”。(如果给定时间所属月份没有结束,那么“REM”实际对应时间为当前时间,比如给定时间为“2017-11-12”,当前时间为 “2017-11-18”,“REM”则表示为 “2017-11-18”。)RSM 1d:表示偏移时间为给定时间当月开始加上一天。比如给定时间为“2017-11-12”,那么“RSM 1d”则表示为 “2017-11-02”。其他参数约定如下表所示:

参数

含义

y

q

季度

m

w

d

h

小时

f

分钟

s

rs

偏移开始

re

偏移结束

向后偏移

-

向前偏移

“时间偏移”解释:偏移:表示在给定的时间基础上进行运算,获取时间基础的之前或者之后的时间信息。前偏移:根据给定的时间基础将时间向前偏移,获取给定时间之前的时间。后偏移:根据给定的时间基础将时间向后偏移,获取给定时间之后的时间。4. 报表期次期次是《行列视》特有术语,主要用于报表展示的时间维度,如对于日报,“本期次”是指“当前日”的报表,“上期次”是指“前一日”的报表;对于月报,“本期次”是指“当前月”的报表,“上期次”是指“前一月”的报表。5. 调度时间针对⾃动⽣成⽅式的报表,系统提供了可以在指定时间⾃动⽣成报表的功能,该功能主要是解决报表的预处理问题。6. 函数函数是《行列视》系统中关键内容,是数据自动采集、计算、分析的核心点。类似Excel函数方式,函数是单元格与后台数据、单元格与单元格、数据与数据、格式与单元格信息交互的主要方式。7. 重算报表重算是指对已经⽣成的报表数据进⾏重新计算的功能,分为三种类型:保留填写数据、 删除填写数据、实时取数重算。保留填写数据是指在重算过程中如果该表内有在报表⽣成后⼈⼯填写的数据,在重算是会保留这部分数据进⾏重算; 删除填写数据是指通过原有的模板重新⽣成⼀张新的报表,对当前报表内的数据不进⾏保存; 实时取数重算是指通过原有的模板重新⽣成⼀张新的报表,同时报表内所有从实时数据获取的数据重新取值。

报表颜色管理(行列视RCV生产报表工具之初见感受)(2)

报表重算

l 界面设计

报表设计一般包括报表的界面设计、指标统计、指标关联设计、界面级的计算等几个部分,最终形成模板,完成报表设计工作。

《行列视》系统中的界面设计还是比较灵活的,模板设计界面如下图所示:

报表颜色管理(行列视RCV生产报表工具之初见感受)(3)

模板设计

⼀般功能配置包括字体、表格、插⼊、 公式、数据、 视图、 设置、多sheet页等功能模块。

这儿很多界面设计功能都类似Excel,操作方便简单,对于一般常规报表来说,格式设计已经足够用了,下面几个是我感觉比较实用的:

(1) 基本操作:操作撤销恢复、单元格内容对齐方式、字体、单元格锁定和保护、单元格超链接、窗口冻结、基于报表的图表展示、条件格式;

(2) 数字格式,例如可以设置数据类型为常规、⽂本、百分⽐等。可以对单元格 内的数值型数据设置显⽰的⼩数位数,显⽰⽅式等不同配置。 该功能位于“开始—数字”。

(3) 函数,类似Excel函数,可以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二次计算和分析,系统支持近400多个函数。

由于界面设计部分是一些基本知识,对于我这样经常实用Excel工具的人来说界面设计还是很容易接受的,可以告诉大家,界面设计能够满足日常报表格式设计所需的各种功能,具体我就不介绍了,后面还有介绍。

l 指标关联和指标管理

指标关联功能是生产数据自动化的主要体现,前面介绍的报表界面设计是界面部分,是与用户交互的窗口,而指标的动态化是报表能力的内涵所在。经过培训,实时数据库指标的取值函数可以总结为13种,囊括了目前所有日常报表所需的取值方法。

报表颜色管理(行列视RCV生产报表工具之初见感受)(4)

取值函数总结

取值方式包括近50种:

序号

参数编码

含义

序号

参数编码

含义

1.

avg、1

平均值

24.

309

计算汇总值

2.

Total、2

积分值

25.

321

[小时]越限次数

3.

6

累计值(小时)

26.

322

[小时]越限累计

4.

Max、3

最大值

27.

323

[小时]均值最大值

5.

Min、4

最小值

28.

324

[小时]均值最小值

6.

5

累计时间(秒)

29.

325

[小时]均值最大值时刻

7.

8

累计时间(小时)

30.

326

[小时]均值最小值时刻

8.

minus、7

起止差值

31.

327

[小时]越限计算平均

9.

71

点差值

32.

328

[小时]越限计算有效次数

10.

9

算数累加

33.

329

[小时]计算汇总值

11.

15

算数平均

34.

331

运行累计时间

12.

59

加权平均

35.

332

停止累计时间

13.

74

由0变化为非0

36.

333

设备启停次数

14.

73

由非0变化为0

37.

334

设备停止次数

15.

80

有效前值

38.

335

设备运行占比

16.

301

报警次数

39.

336

设备停止占比

17.

302

报警时间

40.

337

设备持续运行最长时间

18.

303

报警计算值

41.

338

持续运行最短时间

19.

304

平均振幅

42.

339

持续停止最长时间

20.

305

平均超上限升速率

43.

340

持续停止最短时间

21.

306

最平均超下限降速率

44.

341

设备启动次数(触发)

22.

307

满足公式要求时间

45.

342

设备停止次数(触发)

23.

308

计算积分值

46.

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报表由专业的工具来支撑,看到这些约定,给我的感觉就是“专业”。《行列视》的动态指标关联能力很强,但他的指标管理能力更是厉害,可实现整个系统的指标统一管理。

具体做法就是利用指标树建立全局指标,所有报表都可以引用指标树种的指标,这样就可以通过指标数全局控制所有报表的指标。同时指标树种的指标可以实现复杂的计算(比较抽象,需要慢慢适应)。

报表颜色管理(行列视RCV生产报表工具之初见感受)(5)

指标模型

l 报表发布和应用

在学习行列视之前,厂家一直说完成报表发布后,只是完成了生产报表的一部分工作,并不是最终工作。当时并不理解,等培训结束后才真正知道,原来生产报表和管理类报表的区别这么大。

完成报表模板设计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报表浏览,如日报查询界面:

报表颜色管理(行列视RCV生产报表工具之初见感受)(6)

报表查询

(1) 导入、导出, 可以将当前日期的报表导出到Excel,也可以将修正后的报表以Excel文件导入,覆盖当前日的报表。

(2) 保存,发布后的报表仍具备编辑能力,报表发布后保留了取值方式函数、界面级计算函数、指标引用关系等内容,方便用户对报表进行在线修正、调整(就是作家),然后保存即可成为最终报表。

(3) 重算功能,上面已经介绍了,如果报表修正后想重新获取原来的计算数据,直接进行“重算”即可完成。

(4) 补算功能,针对生产过程数据异常、中断等各种特殊情况,可以采用统一的补算功能对历史报表进行补算。

(5) 对外服务,制作报表是为了生产管理、问题分析、结果汇报等应用,很多报表不但需要在本系统中使用,同时也需要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发布,《行列视》则提供了外部链接,方便其他业务系统集成。

……

这一部分功能,在生产报表中确实需要,以前调研其他报表工具的时候,明显是没有这一块的。

l 报表管理和维护

最后的这一部分培训的比较快,但也听了个大概,报表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存在,是有自己属性的,需要进行管理和配置,还有报表的对外服务及功能内容都需要维护。

(1)报表属性管理。

报表颜色管理(行列视RCV生产报表工具之初见感受)(7)

报表属性修改

(2)报表共享(分享)管理,以前的文章详细介绍过,后面也将有详细的介绍。

(3)对外发布,管理自己的报表对其他系统的集成。

(4)指标模型管理。

(5)系统级的轮值信息管理和维护。

(3)报表的增、删等功能。

截至当前,我对《行列视》理解更深了,学习再多也不如实际操作一下,作为信息人员先从自己下手,准备做一张接口监视和数据质量的监测报表,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行列视(RCV)生产报表工具之初见感受(三) - 知乎 (zhih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