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多年以后,当一个新南京人带小孩来玄武湖玩时,他将会想起刚从南京站走出来,以为面前就是长江的懵懂自己。

他将会想起在马群的迷失、南湖红庙的觅食,想起加班至凌晨的河西飘着雪,想起第一次吃六合蟹黄包被鲜得七荤八素……

究竟在哪个瞬间,新南京人真正决定留在南京,不再宁漂?

南京到哪是1000公里(从来到南京到)(1)

南京到哪是1000公里(从来到南京到)(2)

留在南京的第一步,是吃懂这座城。

所幸,除了活珠子这种逆天玩意儿,大家一天到晚吃的烤鸭馄饨汤包面条,都是很基础的美味,全国人民接受起来基本无门槛。

因此,你需要跟随南京土著的姿势,更深层次地解锁它们的魅力。

南京到哪是1000公里(从来到南京到)(3)

南京到哪是1000公里(从来到南京到)(4)

比如,七弯八绕找到柴火馄饨摊,目击老板往馄饨碗里㧟一小勺猪油。

再比如,在清晨的菜场买到一把滴着水的芦蒿,放两块干子清炒。

再再比如,在35° 的七月都敢吃皮肚面,煮的时候加辣油,并要求加一份油渣。

吃完推开皮肚面馆的门,抹一把脑门上的汗,一溜烟钻进街边梧桐树荫下,树后面的南京天高云淡。

那一刻,南京的夏天从未如此色香味俱全。

南京到哪是1000公里(从来到南京到)(5)

南京到哪是1000公里(从来到南京到)(6)

真正爱上南京的时候,你已经熟悉城市的春秋冬夏——这里当然不仅指气候,你必须对什么季节去哪玩这件事了如指掌。

这样一来,当远方有客来访,你随时都能让他们不虚此行,且知道你在南京过得还不赖。

Like鸡鸣寺的春樱,灵谷寺的夏虫,栖霞山的秋叶,雨花台的冬梅,你来南京的头一年就已留下游客照。

接下来是白马公园的四月桃花、将军山的峡谷深湖、老鼓楼的银杏之秋、芥子园的围炉冬雪……

南京到哪是1000公里(从来到南京到)(7)

每一季,你都能在庸常生活之外,看到另一个南京。你会感慨南京城冬夏如常,唯春秋短暂。

高情商:乍暖还寒;低情商:一ker冷一ker热滴烦死的赖!

但你已经可以精准判断出南京的秋天何时不再“乍暖”,并及时穿上棉毛裤。

那一刻,它包裹住你的小腿,如此温软,如此贴心。

南京到哪是1000公里(从来到南京到)(8)

南京到哪是1000公里(从来到南京到)(9)

慰藉完胃与身体,现在轮到“语言”——

南京话,鉴定宁漂/土著的显性指标。

朴实无华的南京话啊,以极快的语速和彪悍的措辞睥睨整个江南的吴侬软语。一词一句力求全国人民都能听懂,全是感情没有技巧。

南京到哪是1000公里(从来到南京到)(10)

所以说,它不难学。

来,用经典的“啊”做发语词,然后想象自己是刚刚捞出一碗馄饨的摊主:

“啊要辣油啊?”

五个字脱口而出。

那一刻,在南京耳濡目染的“甩”上了身,六朝烟水从你的五官七窍灌了进去,自此看馄饨的眼光都多了一丝热切。

南京到哪是1000公里(从来到南京到)(11)

南京到哪是1000公里(从来到南京到)(12)

极少的几次,你拥有工作日上街溜达的特权。

只见满街南京大爷大妈红光满面。

他们出没于各大公园——莫愁湖乌龙潭玄武湖,绿草地八角亭湖水边,唱歌的健身的吹萨克斯的,每一座郁郁葱葱的城市公园,都是退休生活的主场。

南京到哪是1000公里(从来到南京到)(13)

他们奋战于家门口的菜场,往往起得比社畜还早却十分精神抖擞,拿下菜贩子手上头一茬新鲜菜。

他们乐得用退休生活享受南京城,去爬一爬紫金山,去秦淮河边垂钓,去南京博物院陶冶情操,在家门口的小区打牌下棋跳广场舞就很好。

那一刻,大爷大妈的快乐,让你畅想起30年以后——当晚年来临,在南京幸福老去。

南京到哪是1000公里(从来到南京到)(14)

南京到哪是1000公里(从来到南京到)(15)

南京到哪是1000公里(从来到南京到)(16)

南京到哪是1000公里(从来到南京到)(17)

房子——横亘在“宁漂”和“土著”之间的最后一座大山。

所有新南京人的起点都是一间出租房,它在桥北在马群在油坊桥。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这只是一次暂时的落脚。

南京到哪是1000公里(从来到南京到)(18)

你开始上班,开始攒钱,毕竟“留在南京”是最初的心愿。

你一边攒钱一边嗦皮肚面,在春秋四季爬紫金山,羡慕同行的大爷大妈。每一次与城市零距离接触,实现心愿的信念更坚定了一点。

然则终究,你喜获购房资格,勉强掏出一笔首付。南京楼市笑嘻嘻地向你敞开,你面前就是终点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