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都讲究含蓄,中国的诗歌也是如此。比如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就完美运用了含蓄情感的表达。中国的诗歌讲究含蓄,最高的境界,莫过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中学时代,我们都学过杜甫的一首唐诗,叫做《登高》。其中的经典名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便是过去多年,今天依然能够把这两句古诗背诵出来。

青少年时期的杜甫(杜甫含蓄登高入选教材)(1)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但同时,我们通过学习历史,对于郭沫若的那首诗歌《天狗》,也有所耳闻。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

青少年时期的杜甫(杜甫含蓄登高入选教材)(2)

​这是郭沫若这首《天狗》当中的第一小节。

那么问题来了,对比这两首古诗,你是更喜欢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呢,还是喜欢郭沫若《天狗》当中的“我是一条天狗呀”?

其实绝大多数人的人的选择都是杜甫的那首古诗。杜甫的这首古诗,在今天看来更像是一首诗,而且也更加符合中国人内心的思维特征和情感表现方式。

青少年时期的杜甫(杜甫含蓄登高入选教材)(3)

​我们今天读那些经典的诗词,都会发现其中的一点:

无论诗人心中有多么复杂的情感,多么刻骨铭心的痛苦,多么浓郁的忧愁,无论诗歌的内容思想和情绪矛盾到什么样的程度,到达一种什么样的高潮,诗人都不会无所顾忌的爆发呐喊或者反抗。

他们更加倾向于把所有的情绪都放到诗歌的语言当中,在诗歌艺术当中达到一种纯熟的境界,寻找到情感上的平衡。

都说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诗歌当中的创作也是如此。杜甫的这首古诗就是明显的代表。

青少年时期的杜甫(杜甫含蓄登高入选教材)(4)

​而对比之下,郭沫若的这首《天狗》,虽然表现出了特定历史阶段之下个人要求自我更新的精神,但是语言太过于直白,情感太过于狂放,根本就失去了诗歌的味道。也正是因为如此,虽然这首诗歌在现代诗的变革过程当中依然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却远远没有资格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而杜甫的《登高》,历经时代的千锤百炼,今天依然能够打动人心。因为这才是纯正的中国的诗歌,虽然隐忍,虽然中庸,但永远不能抹杀其内在诗歌的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