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哭过,最近却被《奇葩说》的辩题湿了眼眶。

父母要和一个我不喜欢的人再婚,我该不该阻挠?

《奇葩说》的陈铭老师讲了肖骁的故事。

12岁时,肖骁的妈妈从外面带来一个伯伯,肖骁非常不喜欢,于是开始了一系列的阻挠:甩脸色、掀桌子、各种折腾,半夜擂门不让大人休息......

从小听话懂事的孩子长大后的人生(从小特别懂事听话的孩子)(1)

图片@《奇葩说》

最终,肖骁成功的阻止了妈妈再婚。

但大多数孩子并没有肖骁一样的勇气,他们可能会为了做一个“懂事”的孩子而不去阻挠,正如陈铭老师所说,真的做到了“多为父母想一点,多体谅一步”

结果会怎样?他们小小年纪就要逼自己学会消化和接受这份不喜欢。

其实,“父母再婚”给孩子造成的一种直观感受就是“我变成了外人”!他们只是害怕被取代,害怕不再被爱,总之就是说不出的害怕。

节目中,7岁父母就离异的奶茶就说了父母再婚时他的感受: 我只是本能地感到害怕。

从小听话懂事的孩子长大后的人生(从小特别懂事听话的孩子)(2)

从小听话懂事的孩子长大后的人生(从小特别懂事听话的孩子)(3)

图片@《奇葩说》

如果他想要重新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就必须学会体谅,学会“懂事”,学会克服自己内心的真实反应,用隐忍来适应那些让人不安的环境。

《请回答1988》中有一句台词:懂事的孩子只是不会无理取闹而已,只是适应了应该表现得成熟的环境,习惯了他人充满误解的视线罢了。

01、太“懂事”的孩子,大多让人心疼

从小听话懂事的孩子长大后的人生(从小特别懂事听话的孩子)(4)

图片@《你看起来很美》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小大人症候群。

指的就是那些从小得不到足够关怀,不得已变成一个“懂事”“体谅他人”的孩子的人。

懂事体谅他人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很多父母或许都忘了,这世上还有两个词,是“委屈”和“不快乐”。

➊ “妈妈说不能买的东西,我就不喜欢。”

朋友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那时候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偶尔过年过节出去逛街她从来不敢跟父母要玩具;

走在小吃街上,周围都是好吃的东西,她就忍住口水假装不想吃,从来不哭闹着要买;

每次去亲戚家做客,她都安安静静坐着,家长不点头绝对不碰人家的一饮一食,哪怕自己再想吃。

有一次,她看中一个特别喜欢的发卡,班里女生都有,正在犹豫着怎么向妈妈说出口时,妈妈拽着她的手说:“我们乖听话,不要了啊”。

她马上懂事地说自己不喜欢,低着头就跟妈妈走了。

她跟我说,那天自己是流着泪回去的,但没有让妈妈知道。

后来逛街,她偶然又看到了和当初一样的发卡,毫不犹豫便买了下来,其实,那个发卡又土又不好看,自己也绝对不会戴。买下这个发卡,只是想用这种方式,买回小时候的那一刻心动。

每个人都有童年,但不是每个人的童年都塞满了零食、童话故事与满满的快乐,有些人的童年被委屈裹挟,被“懂事”束缚。

从小听话懂事的孩子长大后的人生(从小特别懂事听话的孩子)(5)

➋ 总是忍不住先道歉

很多父母经常要求孩子主动道歉, 比如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父母经常说:

你这样做不对是错的知道吗?错了就要道歉,快道歉。

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马上承认错误并道歉是让父母停止训斥的最好方法,虽然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虽然他们心里也很委屈。

从小听话懂事的孩子长大后的人生(从小特别懂事听话的孩子)(6)

图片@优酷

马伊琍曾分享过自己的育儿经验,她说自己曾对大女儿爱马过于严格,导致爱马变得极易认错。平时只要自己声音稍微大点,她就马上会说:

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久而久之,爱马在面对其他人的时候,也变得懦弱,不敢说不,不敢反抗。

这样的孩子往往过于谨小慎微,生怕别人不开心,只要别人要求、责备自己,他们就会下意识的马上道歉,以寻求别人的原谅。

有研究报告称,那些将不幸归因到内部因素,而将好事归因到外部的因素的孩子,往往容易有更多的抑郁体验。

很多事情都无法通过自身的力量改变,习惯性的自责往往会演化为习惯性的否定自己的价值和真实能力。

就像一颗小树苗,成长的时候没有得到好好浇灌,一辈子都会营养不良。

从小听话懂事的孩子长大后的人生(从小特别懂事听话的孩子)(7)

图片@《你看起来很美》

➌ 习惯性讨好别人

影视剧《我的前半生》中,凌玲的儿子佳清也是个特别听话懂事的孩子。

爸爸妈妈离婚,佳清努力讨好妈妈,妈妈再婚,嫁给陈俊生,他又小心翼翼地讨好着新家人,从不像陈俊生的儿子平儿一样吵闹着要任何东西。

他也爱变形金刚和滑板车,但他更爱妈妈。为了博取关注和爱,他努力地讨好着每个人,却唯独忘了他自己。

从小听话懂事的孩子长大后的人生(从小特别懂事听话的孩子)(8)

图片@《我的前半生》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小时候为了让爸爸喜欢自己,总是扮鬼脸逗爸爸开心,把扮鬼脸变成下意识的本能动作,努力按照爸爸的要求去读书,去工作。

长大后,她又讨好自己的同事,男友,即使遭遇家暴也还在心里坚定地爱着对方。

从小听话懂事的孩子长大后的人生(从小特别懂事听话的孩子)(9)

图片@《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这些拥有「小大人症候群」症状的孩子如同《麦田守望者》中的成熟战士,懂事到不敢表达需要,不敢拒绝别人,把自己变得像空气一样透明,在窘迫中自我牺牲,坚韧得让人心疼。

你的孩子有让你心疼的这种瞬间吗,或者你也是那个从小就懂事的孩子吗?

02、聪明爸妈,这样教出“不懂事”的好孩子

天真烂漫的年纪,孩子不体谅,不懂事,才是真实的人性。

像肖骁一样所谓的“熊孩子”,内心才是快乐的。他们开心大闹,不开心大哭,在家这个最温暖的地方,向父母真实的释放自己的情感,这样的孩子往往性格开朗、身心健康。

从小听话懂事的孩子长大后的人生(从小特别懂事听话的孩子)(10)

图片@《奇葩说》

从小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想方设法拿到,不压抑自己情感的人,长大后往往也是敢于追求梦想,最能够获得成功的一群人。

聪明的父母从不会对孩子严厉指责,而是懂得尊重和倾听他们的内心感受,让他们努力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评价。

➊ 遇事不指责,不过度严厉

从小听话懂事的孩子长大后的人生(从小特别懂事听话的孩子)(11)

罗曼罗兰说过:“严厉的教育会像烧红的烙铁,深深印在孩子的心中。”

父母也可能犯错,更何况是孩子,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越是严厉地指责,孩子越会不知所措。

上文马伊琍也提到,自己的严厉教育导致女儿爱马习惯性认错,不敢拒绝别人。

好在马伊琍及时发现问题,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式,正如马伊琍后来所说:“对孩子不要采用过于严厉的教育,哪怕一遍遍讲道理,也不要压迫他们,否则会让孩子容易屈从于他人霸道的言语或者行为。”

➋ 倾听孩子的内心感受

从小听话懂事的孩子长大后的人生(从小特别懂事听话的孩子)(12)

孙晓云老师说:中国父母最难能可贵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乖要懂事,却又会自觉不自觉地忽略孩子的感受。

特别是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他们表现出来的方式可能是哭,也可能是委屈的默不作声,还有些年龄小的孩子词汇量有限,不知道如何表达,这时更需要父母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孩子想表达的意思,并及时给予他一些安慰和建议。

还有一些男孩的父母,认为孩子哭是不好的情绪,便生硬地让孩子不要哭,要坚强、懂事,殊不知这会让孩子更委屈更受伤。

父母可以试着蹲下来,像会听话的孩子一样,像尊重我们自己一样尊重孩子,给他无条件的信任与关爱,鼓励他们大胆说出心中所想。

➌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从小听话懂事的孩子长大后的人生(从小特别懂事听话的孩子)(13)

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需要和权利,鼓励孩子在遇到事情或需要做决定的时候表达自己,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比如说:

“你想和妈妈说什么?”

“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

“你今天想穿哪件衣服?”

这些话都在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你在意他,尊重他,希望听到他对事情的态度并表达出来,能够表达自我的孩子也会更快乐,更自信。

➍ 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

从小听话懂事的孩子长大后的人生(从小特别懂事听话的孩子)(14)

图片@爱奇艺

简·尼尔森说: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

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要多引导孩子关注自身,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闪光点,让孩子在兴趣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收获成就感,自我认同感,自我满足感。

快乐在自己手里,而不在其他人的嘴里。

《孩子们的诗》里,有这样一小节: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答,我在天上挑妈妈。

看见你了,

觉得你特别好。

想做你的儿子,

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没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可爱的小孩,他因你而出现,并且,永远用心爱着你。

父母的心愿或许更想让他“不懂事”地快乐长大吧。


最近,Parents分享了很多独到的育儿观点,欢迎关注父母网fumu_com,精选欧美顶级育儿杂志《父母世界Parents》内容,全方位关注0-6岁育儿生活。你的视界决定了孩子的世界,加入我们,一起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