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病毒后,有的人症状比较严重,不仅持续高烧、刀片嗓,而且还全身酸痛、肌肉无力,无法照顾自己。
这时候你可能会煮点白粥、小米粥之类简单的食物吃,甚至不吃。
这样吃,很难保证对抗病毒需要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各种免疫因子的合成原料,对抗病毒和康复都非常重要的。
本身营养状况就不好的人,比如消瘦的老年人,这个时候更要想办法注意保证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
吃什么可以补充蛋白质?几乎所有的食物都能提供蛋白质,只不过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有区别。
补充蛋白质,首选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的“优质蛋白食物”,包括:大豆、鱼虾、蛋类、奶制品、瘦肉等。
01 大豆和大豆制品
大豆包括黄豆、黑大豆和青大豆。
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可以代替“肉”。没有准备肉、鱼等荤菜的时候,记得来点大豆或豆制品。
大豆及豆制品还富含钙、钾,以及多种功能物质如大豆异黄酮、植物固醇;豆制品不含胆固醇,饱和脂肪很少,平常吃肉比较多的人建议适当的用豆制品代替肉,对心血管健康有很多好处。
推荐每天吃25g左右大豆。25g大豆≈70g北豆腐≈140g南豆腐≈60g豆腐干。
02 鱼虾
鱼虾等水产类的蛋白质含量和质量都很高,并且鱼肉肌纤维细短,比较好消化。煮粥、煮面的时候可以加点鱼肉、虾仁什么的。
鱼类还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可以缓解、抑制炎症;
贝壳类海产品还富含锌,锌对免疫系统也非常重要,锌还可以增加T细胞的数量和活性。有研究显示,补充维生素C和锌可以增强患者体内抗体水平[1,2]。
推荐一般成年人每周吃鱼2次或300~500克。
03 鸡蛋
熟鸡蛋可以说是最具有营养价值的食物之一了——小小的蛋壳里包含着孵化小鸡所需要的一切营养。
鸡蛋蛋白质含量高,营养齐全,除了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钙、锌等矿物质,还有对眼睛很重要的叶黄素。
一般成人每天都应吃一个鸡蛋,蛋黄和蛋白都要吃,因为大部分营养都在蛋黄里;血脂正常的老年人,可以适当增加蛋类。
煮粥、煮面的时候可以打个鸡蛋,鲜酸可口的番茄鸡蛋疙瘩汤就不错;也可以蒸鸡蛋羹,又嫩又滑,“刀片嗓”应该也能吃;还可以把鸡蛋打到面糊里,做鸡蛋软煎饼吃。
不吃鸡蛋的话,也可以替换成其他蛋类,比如鹌鹑蛋、鸭蛋,营养价值相差不大。
04 乳制品
牛奶的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含量不算高(3.5%),但方便饮用,很容易喝到几百毫升。
同时,奶类还是天然食物中难以替代的良好钙来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喝300-500ml的奶。液态奶、奶粉、酸奶、奶酪等可以。
对于需要补充能量,但胃口小的人来说,可以通过在其他食物中加入牛奶或奶粉方法来增加食物的营养密度。比如用牛奶煮粥、蒸鸡蛋羹。
05 禽畜肉类
畜肉——猪牛羊肉在营养学上属于“红肉”。各种红肉的营养价值相似,都富含优质蛋白质,还富含锌、铁等矿物质,也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尤其是猪肉中的B族维生素含量特别丰富。
与之相对的是“白肉”,主要指鸡、鸭、鹅等禽肉。与红肉相比,白肉总体上血红素铁、脂肪含量较低,饱和脂肪含量更低,但是优质蛋白含量也很高,推荐和猪牛羊肉换着吃。
推荐成年人每周吃300-500g的禽畜肉,平均每天大概是40-70g。
每天要吃多少蛋白质?
蛋白质对维持身体对抗病毒的“战斗力”很重要,但不是越多越好,吃太多了也会给身体造成负担。
建议大家按照膳食指南推荐的数量来吃:
- 每天1-2袋奶
- 每天1个鸡蛋
- 每天100g瘦肉(白肉 红肉)
- 每天25g大豆(或100g左右豆腐)
如果食物难以保证的话,可以每天吃一勺蛋白粉来补充。
同时注意:
- 主食不能少。保证能量,让蛋白质物尽其用。想要热量充足,不能靠蛋白质,主食还是最重要的。
- 分散吃。三餐都来点高蛋白食物,而不是放在一餐吃。这样更利于身体利用蛋白质。
如果没有条件在老人家身边照顾,可以给他们买一点肉蛋奶类的食物;打电话多叮嘱几句,比如告诉他们,煮粥煮面的时候可以打个蛋。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平安扛过。
参考资料
[1]Quek AML, Ooi DSQ, Teng O, et al. Zinc and vitamin C intake increases spike and neutralising antibody production following SARS-CoV-2 infection. Clin Transl Med. 2022 Feb;12(2):e731. doi: 10.1002/ctm2.731. PMID: 35184404; PMCID: PMC8858613.
[2]Wang, Fan et al. “Zinc and COVID-19: Immunity, Susceptibility, Severity and Intervention.”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1-19. 12 Sep. 2022, doi:10.1080/10408398.2022.21199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