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界自古以来就有这么一句话“国家不幸诗家兴”,每当山河破碎、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候,往往更能激发诗人们或者豪情或者伤感,留下来千古传唱的诗篇。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经的朝代更迭更是数不胜数,有许多诗人都为之慷慨悲歌。有时候我们读起这些作品来,也会感同身受地理解作者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忍不住为之潸然泪下。
尤其宋朝之后,其他民族入主中原,打击了汉人文化的传承,更是令诗人们愤愤不平。我们不妨重读这些作品,看一看当时的诗人究竟是以一种怎样愤慨的心情痛声疾呼。
陆游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人,他一生有诗词近万首传世,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表达山河破碎的愤慨之情。试看这首《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投降派苟安江南,不思抗击胡虏,只知道声色犬马在朱门高楼里欣赏着歌舞,军队里却是马匹老死弓弦绷断毫无用武之处。北方的人民生活在胡人残酷统治之下,只因期盼着南朝能够派兵收复,这才苟且偷生。多少人都要涕涘垂泪,可悲可恨,无能为力!
这种爱国忧民的情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北方土地的丧失,人民生活的痛苦,诗人怀着一种极大的悲痛之感。这种爱国情怀贯彻了他的一生,直到他八十五岁时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与世长辞,临终时还写下了这样的一首《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就算自己已经身死,死后也要继续牵挂着中国国土的收复,让儿子在祭祀的时候禀报自己,可见诗人对祖国深沉挚爱。但这更多是让我们敬佩,而非悲痛。真正有伤心流泪之感,是南宋灭亡之际当时人民受到陆游感召所发出的共鸣。
林景熙在读过陆游的《示儿》之后写了这么一首《题放翁卷后》:
青山一发愁濛濛,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当时蒙古的骑兵已经南下,颠覆了南宋苟且偷生的小朝廷,统治了整个中国。这个时候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已经划入到了元朝的版图之内,可以说是九州同了。
然而这种境遇,家国沦丧,尽为胡虏所占,子孙固然是见到了九州一统,但这样的统一又有何颜面去禀报先祖?若是陆游得知,恐怕是气的要从坟墓里爬出来斥骂这些不肖子孙。
两首诗结合起来看,前一首尚且还在期盼着九州一统,如今却是被敌人统一了中国。悲惨意味更是沉痛万分,忍不住便要为陆游的爱国情怀,为之一同老泪纵横了。
,